2021北京798藝術節之際,由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一帶一路研究院主辦的《回到敦煌》系列主題文化展第二單元“我在敦煌”9月25日在北京798藝術園區蔓空間開幕。

展覽現場參展作品《無相》與觀眾互動 敦煌藝術以其雄渾厚重的歷史底蘊、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美輪美奐的藝術形象對20世紀中國美術的繁榮發展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當代藝術家從敦煌藝術豐富的民族寶庫中獲得源源不斷的創做靈感與動力。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理事長
曹衛洲 致辭 敦煌石窟藝術包括敦煌的西千佛洞、莫高窟、瓜州的榆林窟、東千佛洞、玉門的昌馬石窟、肅北的五個廟石窟、一個廟石窟。本次展覽的第一部分將情景再現五個廟石窟藝術。

《勞度叉斗圣變》

《維摩詰經變》 五個廟石窟初創于北魏晚期,續修于五代、西夏時期、元初,開鑿在由積沙與卵石沉淀黏結而成的酒泉系礫石巖崖體上。

敦煌研究院畫家 牛玉生 展出壁畫為藝術家牛玉生團隊1:1原窟泥本復制3窟中的維摩詰經變和勞度叉斗圣變兩幅壁畫,較高的藝術水準再現敦煌藝術;第二部分以當代藝術家牛玉生、曹暇、張明弘、邢斯恬、牛佳、謝姝雯、黃威、李子牧臨摹、創作作品展示的形式致敬敦煌文化。

學術主持 林宏 本次展覽學術主持,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李可染畫院副院長,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一帶一路研究院執行院長林宏表示,希望通過這個展覽,保護、傳承、弘揚敦煌藝術,讓更多的人從中了解敦煌藝術在古代絲綢之路中所承載的文明交互作用,從而推動敦煌藝術在現代性轉化以及敦煌藝術在當代繼續創新性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