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17日,以“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為主題的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在重慶隆重舉辦。大會聚焦全球智能化領域最新思想和成果,500余位國內外重量級嘉賓齊聚一堂,對話時代重大發展主題;數十場高端論壇,立足產業頂端,聚焦科技前沿;集中展示全球大數據智能產業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
大會組委會主辦的“第三屆數字經濟百人會”同期舉行,以“數據要素驅動·融智賦能發展”為主題,聚焦數字經濟發展前沿,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總裁袁正剛受邀出席會議,深入解析諸多建筑企業信息化緣何失敗,建筑企業數字化成功的關鍵是什么。
圖:第三屆數字經濟百人會
建筑企業數字化成敗關鍵
如今,幾乎所有企業都意識到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鮮少能夠真正推進數字轉型并有效提升業務。特別是在產業鏈長、發展粗放的傳統建筑領域,數字化轉型步履維艱。對此,袁正剛認為,項目管理精細化、企業管理集約化、BIM應用深入化是建筑企業數字化的三大方向,但其背后各有痛點和難點。
圖:廣聯達董事兼總裁袁正剛
首先,在項目管理精細化方面,建筑企業管理標準化難以統一、難以推廣,人員培養缺少有效的選拔機制和持續的人才輸出,業務活動更難實現高效協調和多方合作。其次,在企業集約化管理方面,項目信息難以及時準確獲取,業務和財務管理信息不暢通,企業決策難以執行和監督到位。最后,BIM應用深入化也存在三大阻礙:其一,BIM模型建立難度大,正向設計做不到;其二,缺乏BIM信息,一鍵算量達不到;其三,BIM難以指導施工,施工模型不可見。
三大難題如何破解?袁正剛給出了方法論。
項目管理精細化的成敗,關鍵在于實現要素和活動的數字化,即生產要素管理一體化。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創新技術,來驅動人機料法環全要素的智能化,基于數據的協調與決策,將作業層、項目管理層和企業層打通。廣聯達近年不斷將創新技術融合到產業實踐中,把以前幾十款針對工地現場的軟件,融合成一個整體,推出了“數字項目管理(BIM+智慧工地)平臺”,為項目的精細化管理打造跨平臺的強大工具。
企業管理集約化的成敗,關鍵在于管理和協作在線化,即實現項企一體化。其核心還是人、機、料、法、環的數字化,通過“看不見”的數據自動化,來驅動“看得見”的管理過程智能化,打通作業層、現場管理層和公司決策層,形成高效閉環。廣聯達項企一體化解決方案,能夠面向用戶提供模塊化應用,并集成生態應用,打造技術、業務、數據、AI四個中臺,實現業務協作、數據互通、技術融合、高效運營、開放共享。
BIM應用深入化的成敗,關鍵在于方案和決策智能化,即設計算量施工一體化。廣聯達BIMMAKE基于廣聯達自主知識產權的圖形和參數化建模技術,為技術工程師全新打造的、聚焦于施工全過程的三維BIM建模和BIM應用的輕量化軟件,支持多種格式導入,準確快速建立施工信息模型,并應用于施工過程。
演講結尾,袁正剛解讀了數字建筑全新的“三全、三化、三新”理論范式。所謂“三全”,即全要素(生產要素管理一體化)、全參與方(項企一體化)、全過程(設計算量施工一體化)。“三化”是要素和活動數字化、管理和協調在線化、方案和決策智能化,“三新”是新項目管理、新企業管理、新BIM應用。這一范式將是未來業界需要攜手努力實現的方向。
他表示,數字技術的創新應用已深刻改變著生產管理模式,產業新生態在“大破大立”中逐漸形成,雖然數字化充滿挑戰與機遇,但只要選對方向,躬身入局、快速迭代,必定成功。
廣聯達數字服務和產品亮相智博會線上展廳
線上智博會按照“線上線下、虛擬現實”融合理念,集中展示全球大數據智能產業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線下設置“智造重鎮”“智慧名城”兩個精品實體展館;線上借助虛擬建模技術,300多家全球知名、行業領先的科技企業進行展示。
作為建筑業信息化領軍企業,廣聯達亮相智博會,線上展示了發展歷程、“數字建筑”理念和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廣聯達數字城市、智慧交易、智能造價、數字建造、數字金融服務平臺、數字供采、工程教育等一系列數字化產品和服務亮相線上展廳,受到行業矚目。
近年來,廣聯達利用數字化、在線化、智能化技術,依托數字建筑平臺,向建筑行業及企業提供覆蓋工程建設全生命周期的方案、產品和服務,助力行業數字化轉型。未來,廣聯達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扛起責任,擔當作為,積極投身建筑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讓傳統建筑行業迸發出新的生命力。
備注:辛苦編輯老師注意下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