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商聯新聞通訊社高級記者:那桂付、吳怡欣、李曉丹編輯報道
2021年9月10日,智者藝術傳媒集團在上海召開了第五次【中國藝術家智庫】申請入庫管理工作座談會,會上就【中國藝術家智庫】下一步的管理、入庫審核工作做了系統的討論交流,并細化了入庫規定,強化了入庫標準。同時研究了2021年入庫人員名單,對新增的6名入庫申請人進行了嚴格的審核,通過此次的嚴格審核,批準了4名入庫藝術大師的申請。中國河南玉雕大師湯仁軍作為代表做了簡短的發言。

【中國藝術家智庫】是由智者藝術傳媒集團發起,聯合國內38家主流媒體、76家自媒體,422家主流網站,全國46家主題協會、學會組織,共同打造的一個藝術家宣傳媒體平臺。其主要宗旨就是為打造中國藝術家的工匠精神,為玉雕大師、工藝美術大師、石雕大師、玉雕匠人、雕塑家、等各類藝術家孜孜不倦創作精神的宣傳、推廣平臺。經過4年時間的平穩運作,目前已有4722名成功入庫。其中玉雕大師入庫2230名、工藝美術大師入庫1231名、石雕大師入庫322名、藝術名人17名、特別貢獻獎2名、終身玉雕成就獎18名。在已入庫的大師中,含概了多名獲得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職稱的藝術家。

【中國藝術家智庫】收錄平臺的創建,不僅僅為藝術家的創作提供了一個宣傳、創作、展示的平臺。也為大國工匠精神的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非物質文化的發揚光大,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作為【中國藝術家智庫】在創辦初期就得到了百度、搜狐、網易、騰訊、鳳凰等主流媒體平臺的支持,中華人物網作為最大的支持者也提供了相應的發布專欄。這些都給予了智者藝術傳媒集團的鼓勵。特別是智者藝術傳媒集團支柱機構,中國玉雕大師聯合會作為承辦【中國藝術家智庫】的承辦機構。在得到集團及媒體宣傳機構的支持下,在短短的4年時間里就積累了4722名藝術家入庫。充分的表明了【中國藝術家智庫】的社會效果,也是為藝術家提供了一個永久身份查詢的備份庫。

湯仁軍出生于1985年9月,河南鎮平人。受玉雕文化的熏陶。16歲開始學習玉石雕刻的基本技法,學徒期間以打大型為主,行業內俗稱“打丕”。打丕雖然是一個周而復始、枯燥乏味的事情,但是在玉雕這個行業是最基本的技術,俗話說:打丕不成型,師傅氣得臉變形。就是這樣枯燥無味的學徒生活。湯仁軍也是默默地堅持了下來,在學徒期間,湯仁軍自己也在不斷的琢磨玉雕技法。

玉雕藝術本身就是一個技術與文化藝術的集合體,需要大量文化底蘊知識的積累,只有這樣作品的創作才能持久如新,也才能留存的下去。這一點在湯任軍在創作學習的路上感同身受。于是2008年湯仁軍前往鎮平玉雕學習班學習玉雕擺件的繪畫與設計,在學習過程中湯仁軍幾乎是吃住在學習班提供的宿舍里,因為學習班不提供雕刻用的材料,湯仁軍閑下來就跑到10幾公里的獨山撿拾被玉雕大師丟棄的材料,然后拿到宿舍不停的研究、設計、雕刻,一塊幾公斤的獨山玉,幾乎在半個月時間就被他雕刻的所剩無幾了。就是這樣不停的設計、雕刻再設計再雕刻。 湯仁軍學習到了很多新的雕刻技法,同時也系統的學習了玉雕設計的精髓。對中國山水玉雕設計也有了更加深層次的理解。

獨山玉俗稱“中國翡翠”其紋理結構、多元化的色彩,是其他玉石所沒有的,加上當時獨山玉的材料價格也非常便宜,于是湯仁軍毅然決然的選擇了獨山玉作為創作載體來表現玉雕作品的獨特性。

2016年在朋友的資助與支持下,開辦了自己的《仁軍獨山玉玉雕工作室》主打獨山玉山水擺件的設計創作。從而開啟了自己的藝術創作生涯。
十幾年來,湯仁軍設計創作了幾百件獨山玉山水藝術作品。作品遠銷海內外,其中3件作品被中國重慶民俗博物館永久收藏。作品在國內也屢獲殊榮。作品《山河獨秀》獲得第五屆中國金雕杯玉雕作品大師賽銀獎。

獨山玉擺件作品《江山多嬌》獲得中國玉華獎大賽提名獎。
《盛世中華》大型獨玉擺件,獲得中國最具影響力藝術家玉雕作品終身成就金獎。此作品已經被臺灣收集家以巨額價格永久收藏。
鑒于湯仁軍在玉雕界的貢獻,【中國藝術家智庫】經過嚴格的評審,決定將湯仁軍的作品及個人資料進行入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