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進行曲——彭和民老師精品賞析
文/郭 立
2016年11月12日,從中國空軍傳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中國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第一位殲-10戰斗機女飛行員,空軍上尉,二級飛行員,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中隊長余旭,在飛行訓練中發生事故不幸跳傘失敗,壯烈犧牲。噩耗傳來,全軍震驚、親朋哀慟、國人惋惜。
著名中國人物畫大家彭和民老師在第一時間也獲悉了這個令人痛心疾首的消息,因他與成都空軍有較深的淵源,他對空軍有種特殊的情感。獲此噩耗后,彭和民老師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余旭事件,更投向了中國空軍殲擊機女飛行員這一特殊群體。
隨著了解的深入,他被中國空軍戰斗機女飛行員發展現狀和諸多事跡所感動,決定用自己手中的畫筆,去謳歌她們,去贊美她們,去紀念她們為中國空軍發展所作出的杰出貢獻。
經過大量的素材收集、構思,2017年初夏,《藍天進行曲》大作創作完成,這是彭和民老師第一幅以中國空軍女戰斗機飛行員為創作對象的繪畫作品。

作者:彭和民 作品:《藍天進行曲》 紙本設色 210×192 cm
作品以女戰斗機飛行員飛行訓練歸來為視角,向我們完美地展示了她們獨特的軍旅生涯。畫中的藍天嬌子、空中玫瑰,英姿颯爽,步履矯健,精神抖擻;她們的臉上洋溢著完成任務的喜悅、自信的笑顏和青春的無悔。由于她們的存在,祖國的藍天更加明媚,更加燦爛。

畫作中傳統中國畫筆墨技法的應用達到了爐火純青的高度,無論是環境構建、不同人物的面部表情刻畫、形體塑造;還是服飾、裝備的藝術表現手法,都具有非常高的藝術造詣。
輕快的筆觸,和諧明亮的設色,尤其是對飛行頭盔、飛行服、靴等現代裝備的處理,更是運用水墨語言幾近完美地展現了這些物象的物理特征。寫實中更處處充滿傳統中國畫大寫意豪放不羈的筆墨情趣,細致入微的細部刻畫,使作品更為真實、生動和附有鮮明的個性。

戰斗機,這個現代工業產物,用傳統中國畫的水墨技法去表現,難度非常高,很難刻畫出物象固有的金屬質感。但彭和民老師的水墨技法卻出神入化,將這一工業產物刻畫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充分展示出了彭和民老師駕馭筆墨的高超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背景中的戰斗機,這是一架殲-20戰斗機,它是我國為適應未來戰場需要,自主研發的首型第四代超音速隱身戰斗機。2016年11月1日,在第十一屆珠海航展上首次公開亮相,2017年時并未列裝空軍。

但彭和民老師卻在此選擇了將殲-20戰斗機置于畫中,它體現的是彭老師的一種情愫,是一種殷切的期盼,更是一種美好的祝愿:期盼殲-20戰斗機早日翱翔在祖國的藍天,守護祖國的每一寸河山,消滅一切敢于來犯之敵,這同時也是中華兒女共同的心愿。
《藍天進行曲》既不屬于任務創作,也不是邀請創作,它純粹是彭和民老師自發的個人創作行為,是他個人情感的真情流露和外化。這是一個真正意義上藝術家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具體體現,它勝過蒼白的語言和空洞的口號。
在這種情感支配下的繪畫創作,使《藍天進行曲》具有飽滿的思想性、學術性和藝術觀賞性,達到了一個極高的藝術境界。無論從那個層面講,它都是不可多得的藝術佳作,堪稱現代中國水墨人物畫的經典,教科書般的存在。
彭和民老師的許多繪畫創作,都能予人心靈觸動,吾在欣然拜讀此作之余,心生感慨,偶然成句:
藍天綻放的玫瑰,
將中華大地渲染,
男人統治的世界里,
從此多了巾幗的笑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