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武漢大健康產業破局前行。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顯示,武漢醫藥制造業增加值增長54.3%,武漢建設世界級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集群的步伐正在加快,大健康產業成為武漢提升城市產業能級的一大重要“增量”。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武漢在大健康產業領域投入與沿海城市相比差距較大,創新主體、創新人才、創新項目的全方位支持和提升成為城市和人民的廣泛期寄。
8月22日,泰康保險集團宣布向武漢大學捐贈10億元,并在25周年司慶日當天舉行的捐贈儀式上,與武漢大學簽署了捐贈意向書。該筆捐贈將用于支持武漢大學建設國際一流醫學學科,持續提升醫學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加快解決醫學領域相關“卡脖子”難題。

“在后疫情時代和長壽時代,武漢發展大健康具有區位優勢、人才優勢、科教優勢、醫療資源優勢以及產業基礎。”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東升以經濟學者和優秀企業家的前瞻性預測道:“未來,作為國家中心城市,武漢有望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后的大健康產業‘第三極’。并拉動和帶動以中部為核心的大健康產業發展。”
據統計,本次捐贈是武漢大學歷史上受贈數額最大的一筆,也是我國大學數額最大的捐贈之一。此款項將用于打造武漢大學泰康醫學院,共同支持醫學相關優勢學科方向和團隊,面向全球引進相關領域高層次人才,圍繞醫學前沿方向成立研究平臺,開展高水平人才培養和創新研究,致力于建設有鮮明特色的一流醫學學科。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學軍認為,當前我國面臨多重疾病威脅并存、多種影響因素交叉的復雜局面。新冠疫情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在日常工作中要踐行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理念,把醫療服務貫穿于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不僅讓大家看上病、看得好病,更要想辦法讓群眾少生病、不生病。
泰康保險正在打造一個健康醫療閉環,即通過銷售健康保險、醫療保險來助力構建醫療體系的閉環。與健康時代并行的是,長壽時代已經到來。早在十余年前,泰康保險就以前瞻性的眼光開始布局,把虛擬的保險產品和現實的“醫養康寧”的服務結合,著力構造大健康生態體系。
企業的價值就是解決社會問題,持續深耕慢回報的醫養行業,就是商業向善。泰康創新商業模式,將虛擬保險產品和實體醫養服務緊密結合,截至目前,泰康在全國24地布局泰康之家養老社區,泰康醫療覆蓋近50城。僅在湖北當地,截至目前,泰康累計及計劃投資金額近1000億元,布局了泰康之家·楚園、泰康同濟(武漢)醫院、仙鶴湖濕地公園等10家實體機構,成為湖北經濟發展的重要投資者和建設者。其中,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在新冠疫情期建火線開業,作為抗疫主力,救治患者2060人,目前重裝開業,持續為武漢人民提供醫療和健康服務。
成立25年來,泰康保險永葆保險初心,積極踐行“年金險+養老服務”的長壽解決方案、“健康產品+健康服務+生態”的健康解決方案、“保險金+資管服務”的財富解決方案,打造了泰康之家養老社區、幸福有約保險計劃、愛家之約保險計劃等一張張閃亮的名片,實現著對人們全生命周期的尊重與關愛。
泰康25年發展壯大,始終秉持商業向善。在創辦初期,泰康就將每年的司慶日,設定為公益日。在25年司慶之際,出資10億支持未來醫學發展,體現出泰康關切人類未來,支持國家發展,服務大眾生活的初心。
另據了解,此前,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陳東升個人曾出資1億元,捐贈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這也是當時武漢大學最大一筆捐贈。現在,這一記錄又被泰康保險集團刷新。在捐贈儀式上,陳東升表示,泰康始終秉持長期主義,這與教育和科研工作是相通的,希望這一捐贈,通過產學協同,能夠推動中國醫學事業的創新進步。(保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