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職業經理人俱樂部,職業經理人制度
D:職業經理人俱樂部PMC一直致力于努力推進中國職業經理人事業。助推民營企業不斷轉型升級,實現中國經濟快速穩健發展。文章圍繞中國民營企業與職業經理人的有關問題進行研究探討,助力中國民營企業職業經理人制度建設實踐。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營企業不斷轉型升級,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國內到國際,實現了快速發展,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快速穩健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吸納就業、創造稅收、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深,外資企業快速發展,將職業經理人制度引入中國市場。2002年,在黨的十六大兩個“毫不動搖”方針的指引下,萬達、阿里巴巴、華為等民營企業從家族式企業逐漸向現代企業轉變,引進培養了大批職業經理人,建立了較為規范的職業經理人制度。引領中國民營企業不斷轉型升級。
職業經理人俱樂部(PMC)一直致力于努力推進中國職業經理人事業,在職業經理人研究、評價、培訓和制度建設等方面積極開展工作,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有關政府部門在職業經理人方面的指示精神。文章圍繞中國民營企業與職業經理人的有關問題進行研究探討。
一、職業經理人制度促進民營企業轉型升級
民營企業轉型升級既是企業發展內在的要求,又是企業順應外部環境變化的必然選擇。改革開放之初到20世紀90年代,中國民營企業實現了從個體經營戶到私營企業的轉型。進入21世紀,伴隨著中國市場化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民營企業的規模和社會化程度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形成了對職業經理人的巨大需求。中國民營企業逐步擺脫家族控股和掌權的老模式,開始探索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
中國第一代職業經理人方洪波,沒有董明珠的顛覆性,也不具備張瑞敏的破壞性,但正是他帶領美的集團成為首家進入《財富》世界500強的中國白電公司。
2001年開始,美的集團不斷完善各項制度。何享健認為,企業要持續穩健發展,需要建立一套科學的企業管理制度,通過對職業經理人的培養、放權、激勵和約束,實現企業的做大做強。2012年,70歲的何享健選擇退居幕后,不再參與企業的決策與管理,充分放權給以方洪波為首的職業經理人團隊。這也成為中國家族企業至今被津津樂道的交接班故事。
從美的集團的發展來看,正是因為建立了一套先進而成熟的職業經理人管理體系和機制,確保正確的人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進而為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可靠保障。
二、職業經理人接班助力民營企業持續發展
近些年,中國民營企業進入企業接班的高峰期。特別是IT、互聯網領域的民營企業股權結構更加多元化,客觀上對中國民營企業接班人的標準提出更高要求,創始人不能再以親情或者血緣作為最重要的接班人選擇權重。相反地,為了確保企業發展和自身利益最大化,更傾向于選擇專業化、職業化和市場化的職業經理人接班,讓企業的未來發展更有保障。
“2019年界面新聞中國上市公司最佳職業經理人”榜單第一位、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的創立者張勇,主導了阿里巴巴集團多項重要戰略投資,將阿里巴巴打造成行業的巨無霸。
2009年45歲的馬云開始準備交接班。在當年的阿里巴巴十周年慶典上,突然宣布“十八羅漢”集體辭去職位,改用合伙人制度,成為公司運作的核心。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將阿里巴巴與合伙人捆綁在一起。2015年5月,馬云通過內部郵件宣布由外部引進的職業經理人張勇出任CEO。至2019年張勇擔任CEO的3年多中,帶領阿里巴巴取得了長遠發展,連續13個季度實現公司業績健康持續增長。
事實證明,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創造性地解決了規模公司的創新力問題、領導人傳承問題、未來擔當力問題和文化傳承問題。2019年9月,張勇正式就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三、職業經理人引入提升民營企業經營管理水平
民營企業在走向成熟的過程中,傳統的管理模式弊端逐漸顯現出來,最突出的問題就是企業主的管理能力滿足不了企業成長的需要,即存在“管理能力缺口”,且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和成長,這種缺口在迅速擴大。在這種情況下,大型民營企業需要從外部引進人才激發創新思維,引入成熟的管理理念和新技術、新方法。
職業經理人不僅是在家電行業、互聯網行業取得顯著成績,在房地產行業也有取得顯著成效的案例。碧桂園2019年度業績報告中顯示,營收與去年同比增長28.2%。業績增長的背后是科學的管理制度,尤其是職業經理人團隊的引入,讓碧桂園實現了蛻變。
職業經理人制度使碧桂園的委托代理鏈真正實現了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并逐漸淡化了家族企業的色彩,成為一家治理結構更加規范的上市公司。為企業的發展填充優質資源,為融資等金融活動提供了便利。
職業經理人團隊與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實現了較好的配合,推動企業簡政放權,把區域做強做實,實現了職業經理人與企業的共進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