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前言
2021年7月1日,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喜慶之日,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逐步實現的歷史交匯點,這個特殊的歷史時刻,必將在歷史的畫卷上留下濃墨重彩的注腳。
憶往昔崢嶸歲月,中國共產黨經歷就了一百年的光輝歷程。百年坎坷,雖歷盡滄桑,卻始終初心如磐,全心全意地為人民謀福祉。在高高飄揚的紅色黨旗引領下,無數令人感懷的中華好兒女,舍棄小我,為共建小康社會,為祖國的富強民主文明而前赴后繼,奉獻青春,揮灑熱血。而今展望未來,再次揚帆起航,踏上新的百年征程,我們比過去的任何時候都更加充滿自信,滿懷信心,飽含信念!我們堅信,在黨的領導下,中國必將在世界舞臺上再創輝煌!實現新中國的偉大復興指日可待!
百年輝煌映日月 百家書畫譜新篇。值此日月同輝,山河同慶黨的百年華誕之際,時代丹青文化傳媒擬舉辦“百年·百家——當代中國畫百家獻禮建黨百年華誕特別邀請展”,邀請當代畫壇一百位中國畫名家,用手中的畫筆,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風雨、百年奮斗中,汲取滋養,激發靈感,創作出一批謳歌黨、謳歌人民、謳歌社會主義、謳歌改革開放、謳歌新時代、謳歌紅船初心的美術精品,以有溫度、有深度的優秀作品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本次畫展將以線上藝術展的方式呈現,參與展覽刊登發布的有搜狐首頁、網易新聞、騰訊網,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百家號等數十余家主流藝術媒體及門戶網站,一次參展,永久在線。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時代丹青文化傳媒
學術主持:王鏞(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學術顧問:趙成民(北京畫院畫家)
展覽時間:長期
崔亦田
參展畫家
崔亦田,號一山,漢族,山東博興縣人。歷任延安國畫院辦公室主任、副院長,文化部《赤子》雜志書畫藝術總監。現任中國書畫藝術院院長、北京臺湖書畫院院長、中國書畫網絡電視臺總編、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協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敦煌創作中心副主任。
“與愛同行”全國大型公益活動“愛心大使”。其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性大型展覽并獲獎,入選2011年中國郵政福兔賀卡全國發行;作品被中央黨校、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國藝美術館、李可染美術館、中藝財富畫院、吳昌碩紀念館、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等單位及個人收藏,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貿易報、美術報、藝收藏、人民藝術、菏澤日報、牡丹晚報、赤子雜志、今日博興等報刊均做專題報道,主編出版《“走進西部”中國書畫名家邀請展作品集》《2004年中國書畫名家新作展作品珍藏集》《中國當代書法美術家全集》等多部大型圖書,在全國各地多次舉辦個展及聯展,出版有《一山中國畫選》《崔亦田畫選》《崔亦田畫集》《崔亦田作品集》《一山心境》《龍門印象--崔亦田作品選》。
作品欣賞
浩氣走山岳 妙手繪乾坤
——崔亦田和他的繪畫藝術
文/胡湛
齊魯是一片神圣靈異的土地,這里曾經走出了文圣孔子、孟子,還走出了武圣孫武、孫臏,走出了鴻儒諸葛亮,走出了書圣王羲之、顏真卿,走出了畫家李成、張澤端、高鳳翰,走出了文學家左思、蒲松齡等。一代代圣賢由這片土地養育,一代代才俊由這片山水塑就。崔亦田正是由這片土地上走出的一位當代杰出而富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畫家。
正是齊魯這片沃土織構了幼時崔亦田的畫家夢想,齊魯的山水塑就了其豪俠與磊的品格落,為了夢想而一往無前;少年游學江南西子湖畔,滋潤了其細膩的審美慧眼,雕就了其一雙巧操金針的秀手;弱冠壯懷,為了心中的理想奔赴革命圣地延安,黃土高原與奔涌的黃河錘煉出其向上奮進的意志品格;北上京師,榮任要職,心中更添幾多責任與擔當。政治文化中心開闊了其眼界與胸懷,也使其自然走上了博融百家的全新制高點。京都是藝術家的天國,也是誘惑窒息藝術家創作創新靈感的殺傷域所。然而崔亦田的視野沒有被都市的喧囂所遮蔽,而是開啟了其全新的奮進之旅。其一方面組織開展各種社會文化藝術活動,與全國名家大家交流;一方面又放眼四海,把他的審美的目光、腳步、畫筆投向了更加遼闊的境域。川西、青藏、湘西、云貴、嶺南、太行等等,成為其進京后一個個尋找、采集、創造美的歷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搜盡奇峰打草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體悟古先賢大師們的奇緣、靈感、神性,才能體悟中國畫之神韻精髓。崔亦田的繪畫世界就是在這一次次采風、寫生、創作、探索、創新中展開漸近。
許多畫家為獲得社會認可,既早鎖定自己的畫風形態,或畫馬、畫牛、畫驢、畫貓、畫狗、畫豬、畫雞……,而樂以貓王、狗王名世。崔亦田則在大學期間選定了內容深廣、可以拓展的山水,后又兼習人物、畫鳥,并在熟練掌握諸種傳統技法后又根據畫作需求,借鑒融匯西方透視光影等技法,極大地拓寬了其繪畫語言和表現能力。這使得其在進行各種繪畫題材創作時總能得心應手,出其不意,出神入化。多書畫家在創作時都是恨其靈感不足,才思匱乏,苦苦覓索。而亦田先生則因其得山水之清氣和過硬的技能表現手段,往往是才思泉涌,不能自已。正如張華評陸機文才“人之為文患于不才,至子為文,乃患太多也。”而這背后都是其付出過人的心血與汗水努力的結果。
今年暑期,其來太行采風,小住二十余天,幾乎是一半時間登山,一半時間作畫,山登得越高,畫畫的興致激情越高。朋友索畫,絕不湊合應酬,而是直作六尺、八尺巨幅真實采風山水作品。他說,小畫不足以抒懷展情現景也。果然一幅幅廣陽山、秦王湖、北武當、云夢山等太行畫作美景,似實還虛、似虛還實、變幻莫測、奇崛瑰麗的丹崖、綠樹、碧水、云霧竟一一神奇般在其腕底再現出來。直令人拍案稱奇。畫家說那是大自然的賜予,而其實那更是畫家的發現與創造。
我與亦田兄相識相交于數年前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一次大型全國書畫公益活動上。那時他是活動的組織者,他的干練、處事泰然而有條不紊,為人誠摯、謙和的品格把我和許多同道感染。而他的畫藝深厚的功底和飄逸的現場揮灑更是則令同道由衷嘆服。由此我們和許多書畫藝術家變成了莫逆之交。而更令通道對崔亦田兄刮目相看、肅然起敬者則是稍隔時日再與其重逢相見再觀其畫時,你就會發現他的畫藝又有了新的面貌與更進一步之新境。自然這是其勤奮耕耘和善思善悟的結果。
作為一名畫家,亦田兄正值盛年,甚至說還很年輕,但他已然踏上中國畫的輝煌之途,這是鏈接宋元范寬、荊浩、倪瓚、王濛,明清徐渭、石濤、八大、以至近現代缶廬、白石等大師的中國畫優秀傳統寬廣之途,是鏈接盛世精神的火熱時代生活的傾情創造之途。他的畫藝、他的才情依然展露出其非凡之端倪品貌。他令我們期待、令我們期盼!也讓我們祝福!
胡湛 2012年9月19日子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