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長寧縣江夏文化研究會堅決執行“兩個維護”,努力堅守文化陣地
長寧縣江夏文化研究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會議
6月30日下午16時,嘹亮的國歌,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前指揮所“黃家祠堂”中響起,會長黃維金帶領到會成員高聲奏唱國歌,戰斗堡壘黃章銀帶領中共黨員在黨旗,馬克思,毛澤東,習近平領袖像前重溫入黨誓詞。
黃維金帶頭學習,習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體學習,“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努力創造無愧于歷史和人民的講話.”學習中國紀檢監察報評論員牢記初心使命,忠實履行職責,為“兩個革命”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會議通報了6月25日閉幕的四川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28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四川省紅色資源保護傳承條例》及我會申報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前指揮所“黃家祠堂“紅色文旅項目進展情況。
會議要求,做好“黃家祠堂”革命文物守護工作,耐心等中共中央批復,通過學習教育,全體成員紛紛表示,中國共產黨不愧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不愧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堅強領導核心。我們要進一步增強聽黨話,跟黨走,堅決執行”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把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前指揮所“黃家祠堂”革命文物守護好,為講好中國故事,賡續紅色血脈,努力創造,無愧歷史和人民群眾新業績。
會議在全體成員合唱,“我們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歌聲中震撼圓滿結束.
長寧鎮人民政府非法拆遷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前指揮所
長寧縣江夏文化研究會拼死守護人民國防長城
3月19日上午八時,由長寧鎮人民政府拆遷現場總指揮陳光華,陳誠(中共馬村社區黨委書記)帶領的拆遷隊伍,開動挖土機,公開對位于四川長寧縣長寧鎮馬村社區羊五小組區域內,由文物保護社團組織,長寧縣江夏文化研究會,掛牌文物保護的紅色文化,革命文物,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前指揮所“黃家祠堂”,正屋三間進行拆遷。長寧縣江夏文化研究會主要負責人黃維金接到群眾舉報,迅速組織主要負責6人火速趕到現場,依法詢問長寧鎮人民政府拆遷隊伍現場總指揮陳光華,陳誠,拆遷隊無任何國家機關批準拆遷,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前指揮所,“黃家祠堂”正屋三間的拆遷手續。依法向長寧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長寧縣民政局,中共長寧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長陳強,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雷佑興,縣委書記劉剛,縣人民檢察院,縣人民法院,縣公安局報案。并上報中共四川省政法委駐宜賓市指導組備案,在我會成員拼死堅決守護的情況下,拆遷隊挖土機停止對我軍的戰前指揮所“黃家祠堂”正屋三間進行非法拆遷。但文物主體房頂脊梁,屋檐橫梁及房屋瓦面巳被破壞,很可能會造成文物主體房屋倒榻。
目前我會巳上報中共中央,等待有關部門調查處理。
長寧縣江夏文化研究會法定代表人黃維金供稿
圖片為(中國易學專家,江夏研究會會長黃維金)
緬英烈 學黨史 守陣地 表初心
4月4日,時值清明佳節, 長寧縣江夏文化研究會文物保護社團組織,在我軍戰前指揮所“黃家祠堂” ,舉行“愛黨愛國祭祀,弘揚紅色文化,傳承革命精神”文化活動。近日被長寧鎮人民政府非法拆遷未遂而快要倒榻的我軍戰前指揮所,“黃家祠堂”革命文物主體在低沉的哀樂中,長寧縣江夏文化研究會成員肅立在文物保護牌前奏喝國歌,向為人民當家作主犧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英烈集體默哀。
默哀畢,研究會會長黃維金帶領大家進入戰前指揮所中集體學習黨史。戰斗保壘黃章銀秘書長講解了“長征精神”,讓大家感受到革命先輩不屈的精神和執著的信念。全體成員紛紛表示,將紅色基因融入血脈,從革命歷史長河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始終保持“嗷嗷叫”的士氣,“不言敗”的斗志,堅決執行“兩個維護”,全力堅守文化陣地。
會長黃維金帶頭學習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領導,近日對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精神: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切實把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發揮好革命文物在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發廣大干部群眾信心百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
研究會 全體成員備受鼓舞,一致表示:“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任何勢力,決不能動搖我們堅決執行“兩個維護”的信念。一定不負黨中央所望,那怕戰斗到最后一個人,堅決守護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前指揮所“黃家祠堂”,這塊紅色革命文化陣地。
黃維金
“四川長寧縣江夏文化研究會堅決執行(兩個維護)”,了解詳情,請看以下報道。接受社會人民群眾監督!
江夏文化研究會:積極開展文物保護工作
04-14(今日頭條-金臺資訊)
近年來,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所屬江夏文化研究會,積極開展文物保護宣傳工作,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到對當地文物旅游景觀黃家祠堂的保護行動中去,贏得社會各界好評。黃家祠堂位于長寧縣開佛鄉,建于清乾隆年間,具有重要文物保護價值,是該縣規劃發展的旅游景區。此前,文物鑒定專家曾確認其遺物、遺址與人文、社會相連,反映當時的政治、經濟、家庭、治國、治家理念,祠堂還與同盟會會員、辛亥革命先驅黃以鏞相關,與紅色文化和革命戰爭相關,曾經是革命戰爭時期我軍的戰前指揮所,建議對祠堂進行原址修復保護。
江夏文化研究會積極開展文物保護工作,踐行開發景區和保護文化相得益彰。文物保護工作可以增加景區的亮點,增加紅色文化內容,對社會有教育意義,為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岀新的貢獻。
四川長寧縣江夏文化研究會弘揚傳統文化
(人民網)
人民網成都11月29日電 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對文物保護工作的指示精神,近日,四川省長寧縣江夏文化研究會組織黨員、干部、理事會成員認真學習了十九大關于“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要求,并解讀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研究會會長黃維金通報了依法原址修復川南黃家祠堂文物保護工作進展情況。
會議強調,研究會作為群眾自愿發起的文物保護社團組織,將堅持原則,實事求是,完成依法修復保護文物和申報文化遺產的工作職責。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以堅守中華文化陣地為核心,對外文化交流為宗旨,深入挖掘并弘揚江夏祠堂文化道德精髓和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讓文物保護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為堅定文化自信,創建長寧“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添磚加瓦,為推動國家文化旅游事業和社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據悉,江夏文化研究會是為保護川南黃家祠堂文物,經長寧縣委、縣政府批準成立的文物保護社團群眾性組織。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馬英民教授等文物鑒定專家曾親臨祠堂考察調研,確認祠堂遺址及遺物《祠序珍貴楠木雕刻》(共8塊,每塊長2米,寬0.86米)與人文社會相連,反映當時的政治、經濟、家庭面貌等,是罕見的歷史文獻。祠堂在戰爭時期,曾作為我軍戰前指揮所,還與辛亥革命先驅黃以鏞有關聯,蘊含厚重的紅色文化,具有重要文物保護價值和時代宣傳教育意義。目前,黃家祠堂是長寧縣規劃發展的文化旅游景區。
努力堅守文化陣地、弘揚愛國時代精神
2018-04-13 17:06(人民網)
近日,四川省長寧縣江夏文化研究會為了切實貫徹十九大關于“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工程意見”的精神,在四川長寧縣開佛鎮黃家祠堂旁召開2018年度頭一次文化研究會會員大會,舉行“清明愛國祭祀、弘揚家風”活動。
會上,研究會會長黃維金向祠堂后裔黃氏宗親報告了研究會開展依法原址修復祠堂文物、申報文化遺產工作進展的情況。目前我會正在努力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及文化部門的大力支持,為達到近千名宗親(人民群眾)授權我會原址修復祠堂文物、申報文化遺產的意愿不懈努力。
會上還表彰了2017年度捐款捐物為祠堂文化保護無私奉獻的先進人物及“敢于擔當、盡忠職守”的先進工作者,弘揚江夏先祖忠于國家、自強不息、開拓進取、敢于擔當的愛國主義精神。
“中國文化進萬家”宜賓文化交流中心和江夏文化研究會在四川長寧成立
2016-11-16(中國之聲_plth1)
央廣網宜賓11月16日消息(記者 雅萍)為了貫徹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關于文物工作所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學習《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推進文物適度利用,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文件,由中國文化進萬家工作委員會主辦,四川長寧縣江夏文化研究會承辦,傳承中華文明,保護珍貴文物--中國文化進萬家四川行公益活動在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隆重舉行。
“中國文化進萬家”宜賓文化交流中心和江夏文化研究會在四川長寧成立。
此次舉行中國文化進萬家四川行,聚焦文物保護活動的意義在于,讓全社會形成共識參與到文化保護中來,努力響應中央精神和國家號召打造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呼吁更多的社會有識之士參與到文物保護和文物開發利用中來,有法可依的宣傳文物保護工作,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為促進國家經濟文化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新的貢獻。
中國文化進萬家工作委員會武振江主任希望大家共同為文化產業發展獻計獻策。
會上,中國文化進萬家工作委員會武振江主任首先致開幕詞,他說,歡迎大家做客長寧竹石林景區,對于中國文化進萬家宜賓文化交流中心的成立和江夏文化研究會的揭牌儀式表示祝賀,希望大家共同為文化產業的大發展獻計獻策,同時他也希望大家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多多參與到有意義的文化活動去,把文化進萬家做到實處,以更多的文化惠民工程惠及百姓。
江夏文化研究會的成立是以江夏文化為支點,保護文物為核心。
江夏文化研究會會長黃維金對幾年來籌備成立江夏文化研究會工作作了總結,他說江夏文化研究會的成立是以江夏文化為支點,保護文物為核心,全面弘揚中華文化,開展對外交流為宗旨,挖掘弘揚江夏文化精髓,促進文明傳承與創新,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全力推進文化發展,把培育綜合文化產業作為中心和研究會的戰略目標,踐行開發景區和文物保護相得益彰,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的惠及人民群眾,終建設成為有影響力的中外文化雙向交流的多功能基地。
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原總編蔣秀生對于文化傳承做了精彩發言,中國文化進萬家首席顧問張保才對于大會的勝利召開表示祝賀。來自中央國家機關的郭存亮則表示,江夏文化研究會的工作任務很重,對此他提出了許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據了解,本次活動還邀請到了國家機關領導、專家學者、文化界知名人士、熱心文物保護事業的企業家、社會團體、人民群眾及全國主流媒體代表參加,與會嘉賓就中華優秀文化傳承,文物保護工作中的難點、焦點、協作機制等議題,以及文化界、文物界同仁共同關注的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與廣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