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一首《扎巴依的春天》在新疆以及互聯網的火爆傳唱,讓王洋如一匹橫空出世的黑馬,從此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人物,多年過去了,那個王洋這些年經歷了什么?如今又是怎樣的呢?
2021年五月下旬某日下午,初夏的午后空氣中蒸發著陣陣熱浪,被譽為“新疆名片”的新疆著名歌星、笑星王洋來到編輯部。藝海沉浮后的王洋越發顯得精神煥發,依舊高大魁梧的身材,四方臉上近視眼鏡遮不住一雙俊朗的濃眉大眼,手中搖著一把大一號書畫扇子旋風般閃進了編輯部,還未落座,一口親切的“疆普”連連致歉:“實在不好意思,有事耽擱了,剛忙完趕過來。”工作繁忙,才思機敏,親和而儒雅——這就是王洋給我們留下的印象。
王洋,這位被譽為“新疆名片”的文藝界新銳人物,說他是新疆“斜杠”青年的代表人物,亦絲毫不為過。他身上有太多社會頭銜與光環,同時也肩負眾多社會工作使命。從一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民間)傳承人,到粵疆兩地民間文化藝術交流使者,一路走來星光熠熠,人生實現了跨越式的傳奇飛躍。
生在南疆喀什,長在北疆伊犁的王洋,自幼酷愛曲藝表演藝術,與其他成功人士一樣不乏精彩的“勵志人生故事”。而其中最為精彩的章節,當屬王洋從一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民間)傳承人到粵疆兩地民間文化藝術交流使者的華麗蛻變。
上篇:融合傳承,創新引領新疆民間藝術發揚光大
2012年 一首《扎巴依的春天》在新疆以及互聯網的火爆傳唱,讓王洋如一匹橫空出世的黑馬,從此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人物。隨后,王洋又創作并演出了大量借鑒新疆民間“恰克恰克”為藝術表現形式的眾多音樂作品。
“恰克恰克”屬于麥西來甫的重要組成部分,數百年來流傳于中國新疆與中亞地區,語言短小凝練,風格幽默詼諧。2011年5月,恰克恰克被正式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偶然的一次機會,王洋接觸到流傳于北疆伊犁民間的一種叫“恰克恰克”的藝術表演形式,他當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人猶如被引爆的“小宇宙”,開始了嘗試以借鑒恰克恰克藝術形式的曲藝作品創作之路。最初從網絡上模仿學習,到后來反復聽錄音盒帶揣摩學習,再到拜訪宋德全、張保和、高建新與、郭勝等著名藝術家為師學習曲藝,王洋遨游在藝術海洋孜孜不倦地學習、創作。在2017年4月25號,王洋有幸成為大師唯一的漢族徒弟及關門弟子,正式拜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恰克恰克”一代宗師伊沙木·庫爾班為師,并有幸成為大師唯一的漢族徒弟及關門弟子。
伊沙木大師鼓勵王洋:“學習傳播恰克恰克,是對新疆這片土地的熱愛,是愛的延續,是新疆各族人民情感的延續,孩子,你是一個有靈性的學生,我收你為我的關門弟子,也是我唯一的漢族徒弟,希望你能為新疆這塊土地創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在曲藝表演實踐中,王洋巧妙地運用“恰克恰克”的藝術形式創作并演出了數十部作品,幾乎將新疆所有民間元素一網打盡,代表作品有《新疆人》、《新疆味道》、《新疆胡楊》、《我叫王洋》、《我要娶老婆》、《我的霍城我的家》、《哦吼》、《朋友你聽我說》、《嘿!兄弟~咋了撒?!》、《扎巴依的春天》、《扎巴依的夏天》、《扎巴依的秋天》、《扎巴依的冬天》、《開心的美酒喝一杯》、《雪夜情殤》《月老說》、《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胡楊牧歌》、《凍成鼻子了》、《呼圖壁的奶子》等。
《扎巴依的春天》這首以濃郁的新疆地方鄉土氣息、幽默風趣的新疆民間方言的運用,融入當地民族樂器的獨特音效,歌曲以詼諧生動,清新勵志的特質在互聯網一經推出,很快被廣為傳唱,受到各族群眾的喜愛與追捧。這種融合創新的音樂作品,仿佛一種新鮮血液的注入,以強大的生命力橫掃國內樂壇。這是一次新疆本土流行音樂與“恰克恰克”自然融合的大膽創新,而這種創新,在新疆當代流行音樂發展進程中不僅獲得了巨大成功,同時也是一次大膽突破。
王洋在早期從藝的十多年間,足跡遍及新疆天山南北60多個縣市,深入實地采風,一路走來,王洋對新疆這方沃土有了更深層的了解。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悠久燦爛的絲路文化,新疆各地優質的名優特產,厚重多元的文化不僅滋養了王洋的文化素養,更激發了他才思泉涌般的創作靈感。他曾去過海拔5000米以上的邊防哨所,也曾去過天山深處或大漠腹地的石油基地為一位石油工人演出。而他以9元終身代言阿瓦提縣慕薩萊思產業的故事曾一度傳為佳話。
2011年,王洋初次來到被譽為中國“慕薩萊思”之鄉阿瓦提縣,這里盛產一種特殊的飲品叫“慕薩萊思”,該飲品是通過將葡萄與堅果等食材加以工藝調制,經過自然發酵釀制的飲料。據考證唐詩中的“葡萄美酒夜光杯”中的葡萄酒的生產即是此工藝。在深圳一次與當地朋友的聚會上,王洋特意向友人推薦此飲品,并講解飲品背后的葡萄酒文化。經過王洋的解讀,友人興趣大增,品嘗了“慕薩萊思”之后,對其獨特的風味倍增好感,當即購買十箱帶回給家人分享!
這件事也讓王洋也明白了新疆特有的文化在外界的的魅力,文化,永遠是具有永久傳承不朽的生命力,也促使他今后更多以文藝的形式致力于推廣傳播新疆多元厚重的民間文化。為了表達自己對慕薩萊思的一份敬意,在一個近萬人規模的演出現場,王洋公開宣布愿以9元錢為慕薩萊思品牌做終身公益代言。王洋說,是“慕薩萊思”點燃自己的藝術創作靈感,讓他感受到家鄉新疆獨具特色的文化藝術魅力。
2012年6月24日,王洋個人笑話專輯《王洋愛新疆》正式發行。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特意為專輯題寫“王洋愛新疆”;中國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率領全國近20個省級曲藝家協會領導蒞臨王洋新專輯發布儀式現場,并為其親筆題寫“天山新星”以示鼓勵。2015年5月19日,王洋音樂專輯《兒子娃娃的歌·王洋》正式發行。王洋首張音樂專輯發布前,著名書法家、新疆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席時珞先生特意為專輯題寫名稱“兒子娃娃的歌·王洋”。
兩張專輯的問世,概括反映了王洋高水平的藝術成就,匯集了其學藝奮斗多年的創作結晶,更是將中國傳統曲藝、新疆“恰克恰克”藝術與現代流行音樂藝術的完美融合!
王洋常說:我只是一個新時代文藝工作者而已。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優秀的文藝創作一定要接地氣,到群眾中去,多接觸生活實踐,你才知道老百姓在想什么,你才懂得老百姓的心聲,才能創作出更多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作品,這樣作品才能接地氣,傳的開,留得住,擁有長久的藝術生命力!
王洋在藝術之路不斷探索奮進,在中國藝術界影響力也日益擴大,成為魅力四射的一顆新星。他為自己贏得了笑星、歌星、著名文化活動家、新疆著名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新疆天山網“終生榮譽網民”、新疆民謠靈魂人物、新疆KTV點唱率冠軍、石榴精神公益宣傳使者、“疆味相聲”、“疆味民謠”代表人物、新疆青年勵志楷模人物、新疆當代流行音樂代表人物、中國國際藝術節金獎獲得者、新疆方言藝術功勛成就獎獲得者等諸多榮譽稱謂,儼然成為新疆最炙手可熱的人氣明星。
作為新疆“80”后優秀文藝工作者代表,王洋贏得了多個第一--------第一個在北京相聲劇場演出,第一個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接受專訪,第一個代表新疆遠赴美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韓國、新加坡等近20多個國家及中國港澳臺地區進行文化交流,第一個受邀擔任“一帶一路國家”文明對話大使、“中國·歐洲文化藝術交流大使”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大使”、“中國臺灣地區親善大使”及“中泰文化交流大使”的新疆演員,第一個在維也納“金色大廳”、紐約“莫肯音樂廳”、泰國“鉆石大舞臺”登臺獻藝,第一個被授予為“德藝雙馨藝術家”、第一個跨界唱歌并紅遍西部的新疆演員,第一個跨界發行音樂專輯的新疆演員,第一個登上《曲藝》雜志封面的新疆80后演員,第一個載入《相聲大詞典》的新疆80后演員……
新疆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新疆流行音樂學會會長石明這樣評價王洋:王洋創作的眾多以藝術作品形式宣傳大美新疆,新疆特色方言的運用,新疆獨特的地域文化元素的體現,感染力強,非常的接地氣,更容易打動大眾來百姓廣泛傳播。作品中展現的新疆人的豁達、自信與豪爽,讓更多內地朋友從中了解新疆,愛上新疆,來到新疆旅游,無形中助推了新疆文化旅游的發展。而王洋在各種社會活動中,以音樂作品參與慈善文化公益演出,傳播新疆正能量,接地氣的作品更具有影響力與感召力,這一點上王洋做了積極不懈的努力,非常值得肯定。
下篇:成長淬煉,連接粵疆民間文化藝術交流的使者
王洋雖然成為新疆文藝界一顆炙手可熱的人氣明星,但是他更加謙遜低調,他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公益活動的傳播當中。當王洋的事跡受到了新疆共青團的關注,他的人生之路再一次發生了蛻變。
2019年,共青團中央 “培養計劃”民族地區掛職干部活動中,王洋有幸被選中,他被分配至共青團深圳市委員會統戰聯絡部擔任副主任科員兼青年聯合會副秘書長掛職鍛煉一年。
深圳的掛職鍛煉是王洋人生的一次飛躍,更是王洋一生中一次難得的學習成長機會,被王洋視為“珍貴的學習之旅”,他格外珍惜這次人生的難得機遇。全新的工作生活環境,激發了王洋青春熱情的再次“綻放”。在工作中,頭腦靈活的王洋踏實敬業,虛心求教,積極努力,很快勝任了本職工作,協助組織做好經貿文化交流,各項工作做得風生水起,頗受上級組織贊賞。
在工作學習中,王洋接觸到深圳優秀的企業與企業界人士,深圳人奮進努力的拼搏精神深深感染并震撼了王洋。作為國內經濟領域的第一梯隊,國內經濟發達的第一大省,廣東省社會經濟的闊步飛躍發展,廣東人仍然毫不松懈,奮進努力。聯想到新疆人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胡楊精神,王洋認為二者之間其實是有著密切關聯的共性。
他認為,新疆人和廣東人在精神品格上相通,不僅要在經貿方面多加交流,在情感交流方面緊密聯系,更應在文化藝術領域共同繁榮。習近平總書記說:“奮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作為一個新疆“80后”年輕人,不僅在工作中鍛煉,在學習工作中成長,還要善于發揚新疆人的“胡楊精神”,更應兼收并蓄學習廣東人只爭朝夕的奮斗精神。掛職工作期間,王洋先后陪同粵港澳大灣區各類參觀交流團體、其他兄弟省市青年代表、青年企業家等在深圳參觀走訪,實地感受改革開放前沿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取得的重要成就,了解我國高新科技的發展等情況。王洋作為代表親赴澳門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澳門回歸二十周年粵港澳三地青年交流”、“灣區共融·夢想沖刺”9+2大灣區青年大使計劃等青年交流活動。
為了做好本職工作,不辜負組織期望,早日報效家鄉,王洋積極發揮新疆在深掛職干部的作用,多次策劃組織粵疆兩地青年社團組織、社會機構來到深圳參觀學習與交流考察訪問活動,同時負責對接新疆來深的各類社團組織和機構,其中包括烏魯木齊市青聯委員代表、烏魯木齊新生代企業家商會會員。
通過參觀訪問深圳灣科技生態園、前海展示廳、深圳市黨群服務中心、三諾智慧生活創想館、壹基金深圳總部、深圳青年廣場、深圳市青年企業家聯合會、深圳證券交易中心所等,開拓新疆企業家思維見識,激發新疆青年的創業激情與斗志。
(深圳特區報對王洋報道)
陪同烏魯木齊市委統戰部領導,烏魯木齊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代表參觀深圳青年廣場、深港交流館、義工天地與創新創意空間等地參觀走訪。通過組織新疆青年才俊代表人士到深圳走訪參觀,讓他們感受一線城市最先進發達的科技技術,企業管理理念以及經貿領域發展成就,借鑒學習內地先進企業的經營發展理念,使得企業家們更加堅定了在新疆發展的信心與底氣。
利用工作的便利條件,王洋多次策劃組織粵疆兩地青年企業家互相走訪交流活動,旨在希望通過廣東企業家到新疆考察對新疆增強認知,為新疆招商引資注入力量,讓內地先進的管理理念與雄厚的資本力量投入到新疆,發揮更大意義。為了把工作做的完美,王洋干脆親自擔任內地參團的領隊。而王洋本人周到細致的組織能力,也同時受到大家的一致贊譽,被大家稱為“粵疆民間文化藝術交流使者”。
廣東省新疆商會會長郭長軍對王洋有一段這樣的贊譽:王洋是一個非常具有陽光正能量的新疆新一代年輕人,他對家鄉有著深厚的熱愛情結。他頭腦敏銳,勤奮努力,積極向上,善于學習接受新鮮事物,具有極強的社會責任感。王洋無愧為粵疆兩地的文化藝術交流使者,他率先垂范,引領團結更多在外地打拼的新疆人雖然在粵發展,但始終不忘新疆是自己的初心所在,有所成就后反哺回饋家鄉。這一點上,王洋為在外地的新疆人做了一個非常好的表率!
深圳掛職鍛煉的經歷為王洋打開了通向外界的一扇窗口,見識到一個全新的世界,不僅磨練了心智,拓寬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同時使得他學會了如何為新疆各族人民服務的好本領!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深圳的所見所聞讓王洋看到了新疆與廣東兩地的差距,更萌發了自己今后奮斗發展的決心,他給自己界定了新的定位,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與人脈關系致力于粵疆兩地民間經貿文化交流,最重要的是向外界宣傳新疆正能量,為新疆注入來自沿海發達城市的資金、技術與理念,助力家鄉與時俱進騰飛發展。
在工作中,王洋不忘發揮自身文藝工作者的力量,通過歌曲、相聲等藝術形式向廣東人宣傳新疆正能量。除了在廣東的各類晚會中演出新疆藝術作品,王洋還正為在粵生活的新疆籍人士創作歌曲反映大家的心聲。不僅表達了一個外地年輕人對廣東的熱愛與感恩,也表達了對家鄉的一種思念,一種守望之情。而他演唱的《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廣為傳唱,亦成為更多廣東人認識新疆的一個窗口。在新疆家喻戶曉的王洋,在深圳原本屬于一個外來的新人,很多廣東人卻通過王洋的歌聲認識了王洋,也同時認識了新疆。
音樂往往帶來人們內心與精神的愉悅,而精神的愉悅往往更勝于口才語言的表達。隨著王洋在各方面工作展露頭角,更多地被廣東當地媒體報道,成為新疆人活躍在深圳經貿交流領域的積極活躍分子。因王洋的音樂才華和文化活動策劃能力突出,還受邀擔任深圳市流行音樂協會外聯部部長、音樂創作制作委員會副主任。更是受邀擔任廣東省新疆商會執行秘書長、外聯部部長。
一天,深圳某機構領導派專員到王洋掛職單位來找他談話,當時還帶來了人才引進合同,表示他們已經熟知王洋的情況。試探性詢問他能否簽署人才引進合同正式落戶深圳工作,如果能簽,他們會盡快把王洋的戶口遷到深圳來,同時在福田區為他提供一套90多平米的精裝修人才保障房。如果連續為深圳市文化藝術領域服務十年,這套房子則轉換為商品房贈送給王洋。
得知天上掉下來這么大“餡餅”,王洋瞬間懵了,這是一個大喜事。王洋略略思考了幾分鐘,還是立刻婉言謝絕了。過后周圍朋友得知紛紛為他惋惜,王洋卻并不后悔自己的決定。他說,自己是新疆組織上派遣到深圳掛職鍛煉的,是代表新疆來學習的,是新疆養育了自己,培養了今天的王洋,家鄉信賴我,并希望我能夠鍛煉完成后回到新疆。深圳離開了自己,還有其他人才進來,而我們新疆更需要人才啊!在王洋內心深處,新疆是自己藝術創作的源泉,離開了新疆這片土地,如同離開了自己藝術創作的根。就此,王洋婉言謝絕深圳相關機構的邀請,打定主意掛職結束依然回到新疆,繼續致力于兩地的文化與經貿交流。除此之外,王洋每年會抽出一定時間致力于公益慈善,每當參加各種社會文化交流活動時,都不遺余力地向外推薦新疆的名優特產。
2020年12月,王洋全票當選新疆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副會長(首屆)。2021年5月,王洋榮膺“烏魯木齊青年五四獎章”。
縱使眾多榮譽加身,王洋始終不失謙遜自省,他最喜歡自我介紹的一句話是:王洋,新時代文藝工作者,您的老朋友。他如是解讀“新時代文藝工作者”。一個“新”字意味深長,可以代表“新時代”的“新”,也可以指代新疆的簡稱“新”,更可以代表新疆人在遠方努力奮斗打拼的“新力量”。
提及被大家譽為“新疆名片”,王洋說:“我是土生土長的新疆人。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把家鄉的產品和品牌更全面的推廣出去,讓內地和國外的朋友通過新疆品牌了解新疆,走進新疆,愛上新疆。其實,每一個新疆人走出去,他的形象都是一張‘新疆名片’!”爽朗隨和的王洋如此豪情大氣地說。
事實上,王洋也是這樣做的,在多年的藝術生涯中,王洋除了以文藝形式宣傳新疆正能量,還多次帶著新疆的名優特產品走遍內地多個省市及世界各國,新疆產品的原材料及加工工藝首屈一指,也得到了大家的廣泛好評。他說,他不僅要讓外界的人了解新疆的文化,更要讓更多的人認識新疆,熱愛新疆,來新疆旅游觀光。
當談及未來工作的方向與目標時,王洋以16個字作為凝練的概括:“以文化潤疆為引領,促富民興疆展宏圖”。言簡意賅的16字,囊括了中央第三次新疆工作會議的精華所在,也濃縮了王洋這位至情至性的兒子娃娃的由衷心聲。
王洋多年來一直使用的微信名稱是“王洋愛新疆”,簡單直白,熾熱摯誠,這位活躍在文化與經貿領域的新疆兒子娃娃,秉承一顆質樸忠誠的文藝丹心,唱著“愛新疆”一路不懈地追夢。國內某網絡大咖這樣評價王洋:“凡有井水處,皆有王洋歌,天山南北戈壁綠洲、雪山草原、大漠胡楊,王洋的歌聲回蕩在新疆這片土地上。”
如果說王洋在藝術的海洋里遨游,他對新疆這片土地的愛則如浪花激蕩,一路藝海揚帆,一路大愛相隨,皆離不開“愛新疆”這三個字。藝術為舟愛為槳,王洋以一個新時代文藝工作者身份,以文化潤疆為引領,促富民興疆展宏圖為己任,為宣傳大美新疆而奔走疆內外,樂此不疲,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講好中國故事”的新疆篇章。
讓我們祝愿王洋,這位胸懷赤子丹心的新疆兒子娃娃,繼續在追夢之海遨游前行,馳往更為廣闊的藍海彼岸!
人物簡介:王洋,漢族,愛國愛黨愛疆的杰出新時代文藝工作者,新疆“恰克恰克歌謠”創始人。中央統戰部黨外代表人士、自由職業代表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共青團中央 “培養計劃”民族地區掛職干部。王洋先后畢業于新疆藝術學院影視戲劇表演專業、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專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黨員,新疆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副會長,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流行音樂學會理事,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會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聯委員,新疆青年演藝人聯誼會會長,新疆天山笑聲俱樂部秘書長,新疆流行音樂學會外聯部部長,新疆曲藝家協會常務理事,新疆戲劇家協會理事。先后榮獲“2018年度烏魯木齊市優秀青聯委員”、“2019年度新疆青聯優秀青聯委員”、“2020年度新疆青聯優秀履職委員”、2020年12月,榮獲“新疆民革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2021年5月,榮獲“烏魯木齊青年五四獎章”。先后入選中國郵政總局正式發行《盛世華誕 —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七十位杰出新時代文藝工作者)主題限量珍藏紀念郵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百位卓越新時代文藝工作者)主題限量珍藏紀念郵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