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臉識別應用的愈加規范,通過公安部三所和上海地標標準委員會共同制定的人臉識別設備標準規范認證,已經成為不少企業在上海落地實際項目時的必備流程。
其中,作為國家法定檢測機構,公安部三所一直承擔者國家和公安部委托的各類質量監督抽查檢驗任務。其所主持并參與了安全防范和信息安全產品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修訂和有關標準的試驗驗證工作,具備十分嚴格的檢驗體系。
據筆者與行業內部人士交流中得知,在送審的產品中,僅僅只有極少數企業能夠通過檢測。以近期完成認證的成都某智慧酒店解決方案商為例,其送檢產品在認證過程中一共通過了38項產品功能與質量檢測,符合《安全防范 人臉識別應用人證核驗設備通用技術要求》、《上海市旅館業治安管理信息系統自助入住終端設備技術規范》等四項規范,最終才獲得了進入上海酒店行業的通行證。
需要注意的是,《安全防范 人臉識別應用人證核驗設備通用技術要求》作為首要檢測依據,規定了基于人臉識別技術的人證核驗設備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和隨機技術文件。據技術規范文件,設備應具備人證核驗功能,能將現場采集的活體人臉圖像與人員證件照片或人臉特征信息進行1:1 人臉識別,并給出人證一致性核驗結果。
該規范的檢測要求非常嚴格,檢測范圍也相當全面,除硬件設備的物理可靠性以外,還對設備采集的人臉圖像質量、光照適應性、人臉姿態適應性、錯誤接受率(FAR)、錯誤拒絕率(FRR)和響應時間都做出了詳細要求,全方位保障用戶體驗與管理效率。
用于測試的人臉圖像樣本也極其多樣化,涵蓋了居民身份證、護照、駕駛證等證件照以及現場采集的活體照片,涉及采集設備、光照環境、姿態、年齡跨度、性別、表情、膚色等影響因素,可適配酒店旅客人證核驗、出入境管理、高鐵自助通關、小區出入口管理、銀行柜臺業務辦理、社保實名認證、身份核驗遠程確認等實際應用場景。
據了解,該智慧酒店解決方案商在人證核驗的關鍵功能上使用了虹軟視覺開放平臺的ArcFace SDK,該算法以免費、離線的特點在業內聞名,功能上則集成了人臉檢測、人臉跟蹤、人臉比對、人臉屬性分析、IR/RGB活體檢測等多項能力,可以滿足包括酒店入住終端在內多種人臉識別設備的開發需求。
送檢公司也透露,該產品能通過公安三所的檢測,虹軟視覺開放平臺的技術支持頗為重要,為算法集成與產品調試提供了幫助。
據悉,虹軟算法已經廣泛地應用于智慧酒店的相關產品,譬如業內知名的智慧酒店方案提供商睿沃科技,也采用了虹軟的人臉識別算法,在入住、退房、梯控、開門和VIP系統中,都有極佳表現,既提升了用戶體驗,也降低了酒店運營成本,人臉識別正成為酒店智慧轉型中不可缺少的功能。
除智慧酒店外,虹軟人臉識別算法也大量應用于應用于智慧樓宇、智慧旅游、智慧工地、智慧校園、智慧出行、智能機器人等場景,其免費、離線的特點備受廣大中小型企業的青睞,據悉使用虹軟人臉識別算法的激活設備已經達到數千萬臺。
人臉識別設備大規模應用的同時,相關規范也在同步出臺,這有助于行業生態的良性發展。對相關企業而言,如何在選擇合適算法的同時,針對檢測規范主動進行開發調試和產品合規,是穩定立足市場的關鍵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