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前言
2021年7月1日,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喜慶之日,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逐步實現的歷史交匯點,這個特殊的歷史時刻,必將在歷史的畫卷上留下濃墨重彩的注腳。
憶往昔崢嶸歲月,中國共產黨經歷就了一百年的光輝歷程。百年坎坷,雖歷盡滄桑,卻始終初心如磐,全心全意地為人民謀福祉。在高高飄揚的紅色黨旗引領下,無數令人感懷的中華好兒女,舍棄小我,為共建小康社會,為祖國的富強民主文明而前赴后繼,奉獻青春,揮灑熱血。而今展望未來,再次揚帆起航,踏上新的百年征程,我們比過去的任何時候都更加充滿自信,滿懷信心,飽含信念!我們堅信,在黨的領導下,中國必將在世界舞臺上再創輝煌!實現新中國的偉大復興指日可待!
百年輝煌映日月 百家書畫譜新篇。值此日月同輝,山河同慶黨的百年華誕之際,時代丹青文化傳媒擬舉辦“百年·百家——當代中國畫百家獻禮建黨百年華誕特別邀請展”,邀請當代畫壇一百位中國畫名家,用手中的畫筆,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風雨、百年奮斗中,汲取滋養,激發靈感,創作出一批謳歌黨、謳歌人民、謳歌社會主義、謳歌改革開放、謳歌新時代、謳歌紅船初心的美術精品,以有溫度、有深度的優秀作品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本次畫展將以線上藝術展的方式呈現,參與展覽刊登發布的有搜狐首頁、網易新聞、騰訊網,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百家號等數十余家主流藝術媒體及門戶網站,一次參展,永久在線。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時代丹青文化傳媒
學術主持:王鏞(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副所長)
學術顧問:趙成民(北京畫院畫家)
展覽時間:長期
劉軍
參展畫家
劉軍,筆名劉利君,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鑫智山文化藝術院院長。近年來多次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展覽和國家級大展并有多幅作品獲獎;
2004年參加韓國書畫協會主辦的世界書畫文化藝術大展,其作品被韓國書畫家協會收藏。
2007年1月,作為“中華情”藝術代表團赴美國進行藝術交流的唯一畫家,前往美國七個城市進行學術交流。其作品《松鶴祥瑞》、《富貴團》被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國大使館和中國駐舊金山領使館收藏。2008 年 1 月有中國美術家協會選派,應法國文化部巴黎市政府管理資助下的巴黎國際藝術城的邀請,在法國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藝術交流同時舉辦個人畫展。部分作品被法國華人商會、法國藝術機構收藏。
1998年,作品《鷹》獲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中享杯"全國書畫大展優秀獎;
1999年,作品《和平歸根》獲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鑫光杯”迎澳門回歸中國畫精品展優秀獎;
2001年,作品《和平之歌》獲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二十一世紀“中國畫澳大利亞展優秀獎;
2003年,作品《雄風》提名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2003年全國中國畫提名展;
2004年,作品《傲雪圖》獲首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精品展優秀獎;
2005年,作品《雄姿》入選第二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精品展;
2006年,作品《映月》入選第三屆北京“遠大杯“雙年展備選資格展;
2007年,作品入選第三屆全國中國畫精品展;
2007年,獲第四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精品展優秀獎;
2008年,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國畫脊梁》劉軍畫集;
2009年,參加全國百名畫家提名展。
2013年,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近現代中國畫名家系列叢書,劉軍工筆畫禽鳥精品集。
2013年11月10號〈劉軍新翊毛花鳥畫展〉在廣州隆重舉行,工筆畫80余幅,寫意畫30余幅,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河南省美術家協會,廣州文聯藝術館,法國華人華商會,北京鑫智山文化藝術院等單位主辦協辦。
2014年,入編《水墨丹青·當代名家》大型畫冊花鳥篇。
作品欣賞
《印象自然——我的新羽毛畫法》
新羽毛花鳥創始人
提起“印象”人們總會想起西方繪畫領域的印象派,他們繪畫理論的基本點是從光的角度來觀察,一切色彩皆發源于光,用光的瞬息變化描繪自然,力求把所感到的最短暫的印象表達出來。而我的繪畫風格是通過對鳥類或自然物像的觀察和印象,用中國畫的形式,中國畫的筆墨和材質畫出物像的質感和意境。
詠鶴圖 910x90cm
詠鶴圖 910x90cm
中國畫的工筆畫和寫意畫,寫意即寫物之大意,情趣,意趣,不追求形式工整,而工筆畫有著以寫實為基礎,一絲不茍的鮮明特征。我畫花鳥畫是從寫意先著手的,畫了幾年總覺得寫意畫表現不出我所觀察感受到的鳥類羽毛和各類物像的質感,又開始傳統工筆畫,但又覺得傳統工筆畫的勾線填色表達不出自己對羽毛和物體的感受。我研習了很多種繪畫技法,利用傳統寫意畫和工筆畫的功底,研究墨和色在宣紙上的變化。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創造出現在這種區別于傳統工筆畫的繪畫技法,對羽毛有獨到的畫法。我認為一幅好的作品是通過對物象開始的印象,在情與景高度融匯后所體現出來的藝術境界和對自然的成功塑造,達到“情與景匯,意與象通”,并不是對物象的單純描繪,而是借此表達對印象,對自然,對生活的感悟和意愿。
晚冬 125x240cm
清秋滿塘 180x90cm
現在我所用的花鳥畫表現方法兼工帶寫,創意寫象,用印象自然寫真的手法畫出像鷹,鶴,鴨等各種鳥類的神態和羽毛的質感,用寫意粗獷的筆法畫出主題所在的環境,來表達出對自然的印象和感受,這種畫法看似以寫實為基礎,但不等于寫實,而是通過對鳥的仔細觀察,在傳統畫法基礎上對物象的高度提煉,追求著齊白石大師所提倡的“似與不似之間”。
松濤雄鳴 180x90cm
秋月映輝 228x142cm
在花鳥畫的題材上,我畫過各種鳥類,有以鶴為主體的,以鴨為主體的很多用心之作,但我尤為喜愛畫鷹,因為鷹是世界上最大最有力量的鳥類之一,在許多不同的文化里,鷹都是強勁、勇敢的象征,畫鷹能使我感覺心情振奮,心胸博大,抒發我的情感。2008年在巴黎國際藝術城辦個展期間,歐洲時報稱我為“與鷹為伴的畫家”,我是很想與鷹為伴的。中國歷代都有表現鷹的好作品和畫家,像林良,呂紀,近代的齊白石,劉奎齡,黃胄等。隨著改革開放,中國畫也百花齊放,出現了很多創新的畫家。而我利用對鳥的長期寫生觀察,在傳統中國畫筆墨的基礎上,兼工帶寫,細而不膩,形神兼得,既有羽毛的蓬松感和真實感,又有一種怡然融合的神韻,呈現出一種具有現代審美情趣的新羽毛畫風,也是我內心對世界的印象,自然的表達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