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與生活報記者 王厚軍
“自2020年初,閬中市衛生健康局聯合四川利安親民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展基層信息化建設試點工作以來,轄區內人群的健康管理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扎實推進,門診人次和住院人次也穩步增長,居民得到實惠,醫生提高效率,管理降低成本……”6月1日下午,川東北經濟區衛生健康信息聯盟成立大會參會人員分批次參觀學習閬中市保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基層智能公衛建設、智慧醫療便民惠民服務的經驗和做法時,閬中市保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侯海林向參觀人員介紹道。

6月1日,川東北地區衛健人員參觀學習閬中市在基層智能公衛建設的經驗和做法。
“三變”服務措施
推動公衛服務智能化
“你的健康檔案被柏埡衛生服務中心早已簽過約了,在我們這里的健康信息24小時才能生效,我們先幫你把體檢做了……”6月1日,63歲的羅玉芬,一大早便來到保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約家庭醫生服務。羅玉芬原來住閬中市柏埡鎮柏埡村4組,搬家后需重新簽約。刷身份證后,智能終端顯示出她的簽約信息,羅玉芬新的家庭醫生耐心地向她解釋道。
變紙質模式為智能終端,這是保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層公衛信息化建設的亮點,該中心配備了智能硬件設備,所有健康數據全部采用智能終端采集,取消了紙質錄入,實現了公共衛生服務和家庭醫生簽約全程無紙化。
變“群眾跑路”為“數據跑路”,健康檢測數據、隨訪數據都能夠自動同步到四川省基衛系統,轄區的居民通過該中心的智能終端和關注該中心微信公眾號,就可以查詢到自己的健康數據。
變“被動服務”為“主動管理”,家庭醫生簽約除了醫務人員現場簽約,居民還可以通過關注微信公眾號發起自行簽約,讓家庭醫生審核,實現了簽約服務的“零距離”。
數據互通互享
推動醫療服務智慧化
“醫務人員可以第一時間查看、引用病人檢查數據,特別是影像科與閬中市人民醫院的遠程會診系統建立了聯系,所有病人的片子都可以直接傳到他們的影像中心,由他們的醫生出報告,大大提升了病人的信任度。” 保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侯開勇介紹,該中心以電子病歷為中心,將醫院內的LIS、PACS、HIS做數據無縫對接,消除醫院內部的信息孤島,實現了數據同步共享,讓流程更簡潔。
該中心住院部還部署了互聯網+病房呼叫管理系統,取消了傳統的呼叫模式,患者住院之后,住院基本信息、重要的醫囑提醒、包括費用查詢等在醫院不同看屏上都可以顯示,特別是在患者的床頭屏,住院患者可以從床頭屏上呼叫醫務人員,基本信息展示之外還可以查詢醫療費用和查詢醫囑。
數據智能分析
推動健康管理精細化
“醫生通過系統可以查看居民的健康數據,如果某項數據超標超限,系統會自動發出紅色預警,醫生就會主動電話或上門為居民提供服務。這加大了居民和醫生之間的粘性,也解決了居家數據難以被醫療衛生機構采集到的這一傳統難題,為下一步的分級診療和精準治療奠定了基礎,提升了醫防融合效率。”保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道。
居民通過居家智能終端將采集的血壓、血糖、血氧、血脂、體重等日常檢測數據上傳并及時推送個性化的健康解決方案,這些數據會自動同步到居民微信端、醫生端、管理端,不僅居民在微信上能可視化、動態化地看到數據,還可以在微信端收到及時的健康檢測提醒及個性化、動漫式的健康周報、月報、年報及健康指導。
針對部分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和微信的老年人,其子女可以關注社區服務中心的微信公眾號,綁定親情號,老人在家檢測的數據或在醫院檢查的數據,子女在第一時間就可以知曉,更加有效地解決了兒女在外面工作,不放心家里老人的情況。
總的來說,居民得到了實惠,醫生效率提高,管理成本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