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前言
2021年7月1日,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喜慶之日,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逐步實現(xiàn)的歷史交匯點,這個特殊的歷史時刻,必將在歷史的畫卷上留下濃墨重彩的注腳。
憶往昔崢嶸歲月,中國共產黨經歷就了一百年的光輝歷程。百年坎坷,雖歷盡滄桑,卻始終初心如磐,全心全意地為人民謀福祉。在高高飄揚的紅色黨旗引領下,無數(shù)令人感懷的中華好兒女,舍棄小我,為共建小康社會,為祖國的富強民主文明而前赴后繼,奉獻青春,揮灑熱血。而今展望未來,再次揚帆起航,踏上新的百年征程,我們比過去的任何時候都更加充滿自信,滿懷信心,飽含信念!我們堅信,在黨的領導下,中國必將在世界舞臺上再創(chuàng)輝煌!實現(xiàn)新中國的偉大復興指日可待!
百年輝煌映日月 百家書畫譜新篇。值此日月同輝,山河同慶黨的百年華誕之際,時代丹青文化傳媒擬舉辦“百年·百家——當代中國畫百家獻禮建黨百年華誕特別邀請展”,邀請當代畫壇一百位中國畫名家,用手中的畫筆,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風雨、百年奮斗中,汲取滋養(yǎng),激發(fā)靈感,創(chuàng)作出一批謳歌黨、謳歌人民、謳歌社會主義、謳歌改革開放、謳歌新時代、謳歌紅船初心的美術精品,以有溫度、有深度的優(yōu)秀作品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本次畫展將以線上藝術展的方式呈現(xiàn),參與展覽刊登發(fā)布的有搜狐首頁、網易新聞、騰訊網,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百家號等數(shù)十余家主流藝術媒體及門戶網站,一次參展,永久在線。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時代丹青文化傳媒
學術主持:王鏞(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副所長)
學術顧問:趙成民(北京畫院畫家)
展覽時間:長期
裘兆明
參展畫家

裘兆明 1940年生,紹興嵊州人。1955年入中央美院附中,1964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師從李可染、李苦禪、葉淺予、宗其香諸先生。現(xiàn)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李可染畫院研究員、中國畫學會理事、海峽兩岸關系協(xié)會書畫分會創(chuàng)會理事、人民日報社神州書畫院特約畫家、中國教育電視臺藝術顧問、中國女畫家協(xié)會、北京女美術家聯(lián)誼會理事、人民美術出版社編審。繪畫作品在國內外頻繁參展,并有獲獎。1990年獲國際兒童讀物聯(lián)盟榮譽獎及安徒生插圖提名獎,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人并應邀赴美領獎。1999年獲國際榮譽金獎。2001年入選國家《百年中國畫大展》。2003年在國際藝苑美術館舉辦個展。2007年獲香港紫荊花藝術金獎。2011年被評為“中國最具收藏潛力藝術家”。有《裘兆明畫集》等十多種出版物面世。入編《中國現(xiàn)代美術家人名大辭典》、《百年中國畫集》等多部辭書及大型畫冊。多幅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天安門城樓、中央美院美術館、瑞士IBBY總部等國內外多家機構收藏。
作品欣賞
潛移山川 心與天游
——裘兆明彩墨山水畫賞讀
文/孫美蘭
賞畫,也可以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再發(fā)現(xiàn)的高層次精神活動。賞裘兆明的畫,從中得到再創(chuàng)造、再發(fā)現(xiàn)的歡喜,在我,很有些時日了。從這層意義上說,裘兆明的畫對于觀賞者,是一種創(chuàng)造美、發(fā)現(xiàn)美的誘導。她的《云南風情系列》、《江南水鄉(xiāng)系列》都給人留下美好難忘的印象。

水鄉(xiāng)江南 136x68cm 宣紙 2010
“杏花春雨江南”這個令人神馳的命題,早在上世紀50年代曾被李可染等前輩山水名師畫到極致。那時,裘兆明大概是剛入美院附中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30年后,她情不自禁,為幼年徜徉其中的江南水鄉(xiāng)落墨,而另有她自己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造,寫出她自己的燦然詩篇。

銀杏樹村莊 136x68cm 宣紙 2009
在她畫筆下展開的是由一顆率真的童心所體驗到的明麗溫馨的世界。作為山水人、水鄉(xiāng)兒女,在那里,她發(fā)現(xiàn)一種不可名狀、無可言傳、如云似水的柔和詩境,沒有交叉重疊的雨傘,沒有醉人的杏林。

布魯塞爾食街 68x68cm 宣紙 2003
她的畫面,以深印在心窩的那種古樸建筑、民居作為主結構,色墨交融,像月亮那般清澄透明,彌漫著迷人的空氣。那里是上上下下的石階、石橋、橋洞,長長短短的橫線、豎線、斜線,簡潔的黑、白、灰、黃、綠色塊,落下奇異的交響。

德國一條河 34x34xm 宣紙 2003
江南梅雨季節(jié)的氣息,浸潤著山鄉(xiāng)小屋的屋頂墻壁,浸染著單擺的小小蓬船。同時,平和的、溫潤的石苔綠色也在浸染著你的心靈。一種單純美,像天真的兒歌,像稚氣的童謠,令人久久難忘。簡化的線、形的結構,不知是否受蒙德里安“極簡法則”的啟示;當然,那洋溢于畫面的東方韻味是迥然不同的。比起西方現(xiàn)代極端理性的“冷抽象”,我們更感到水鄉(xiāng)系列人性化氣息的親切,正因為如此,出自中國一位女畫家心手的水鄉(xiāng)圖畫,也會是近世西方人企慕的東方寧靜浪漫之鄉(xiāng)。

故鄉(xiāng) 97x123cm 宣紙 2001
上世紀末到新世紀初,五年來最新近的《旅歐系列》可以看作是裘兆明水墨山水走向成熟的界標。優(yōu)雅自然,空靈蘊厚,氣靜骨強,顯示出裘兆明山水畫的個性風格是十分獨特的,一如其人。

美麗傣寨 200x200cm 宣紙 2013
值得注意的,是她將中國古典畫論“得意忘象”之美,轉化為“得意取象”、“得意造境”之美。經她這一轉化,竟出乎意外,陡然眼前一亮,畫面獲得溝通赤子之心的現(xiàn)代精神,某些過于趨近古代文人畫,某些過于沉溺表層形式美的潮汐起落,或者過于趨同李可染山水原創(chuàng)圖式的走向,都為她所不取,因而她的作品與眾不同。

米蘭一角 52x52cm 宣紙 2001
引人矚目的《旅歐系列》,像是“對景寫生”,并不是“對景寫生”。一邊一角面對自然生命,人類世界的新鮮美好感覺,無處不在,而藝術格局力求開闊從容,意匠經營嚴謹完美,造型講究強調捕攝神韻,頗得李可染“德國寫生”之精髓。其構圖多取“以大觀小法”,緊緊把握縱深線,將形象、層次、氣氛、色彩、筆墨等多種元素融為一個整體。她敢于略去乃師山水畫作為典型特色的“逆光之美”,為求取色彩元素大幅度馳騁而拓展另一番天地。色彩注重整體調性設計,有燦爛的,有淡雅的,有熱烈的,有幽深的;有歡快喧鬧的,也有靜謐沉寂的;有日光朗照,又有夜巷深深。前人山水畫少見和不曾有過的純藍色、檸檬黃色,一旦在畫面出現(xiàn),借助四邊四角混合色、中間色的襯托,更顯出畫面境界的空靈玄妙。對建筑的勾畫、變異多端,得心應手,并不費力。這里凝聚著女畫家幼小時光對父親親手繪建筑圖樣的興趣和向往吧。

瑞麗霞光 68x68cm 宣紙 2008
由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組織、特邀畫家們前往的歐洲之旅,目的在藝術考察、參觀博物館,不曾有機會寫生。裘兆明的《旅歐系列》作品從哪里得來粉本?即使一路前往的美術家同行,也莫不為之驚詫。那么,奧秘在哪里?探索藝術創(chuàng)作的奧秘,本是我早年心愿。幾經努力,終于明白,不會畫,也不懂畫,要想探知藝術深層的真諦,恐怕是水中撈月。

三月 68x68cm 宣紙 2001
但是,我曾有所思考:第一、裘兆明學藝悟道的青少年時代,正處在美術院校中國畫“四寫”教學體系的實驗期和完型期。她始終是“寫生、速寫、摹寫、默寫”基本功扎實的好學生。我曾鑒賞她從不潦草、絕少停頓的習作。第二、她深入領會和實踐可染先生的一條教導:畫家不但要畫所見,還必須畫所知、所想,要善于推移時空。第三、她重視中國畫創(chuàng)作思想、觀察方法的核心,“目識心記”。用現(xiàn)代語言詮釋“游悟記寫”丘壑與筆墨,“充實”與“空靈”,“意”與“象”,必須以“目識心記”為主導觀念,才可能渾然一體,才可能誕生一個具有真正創(chuàng)造性內涵的藝術世界。

水鄉(xiāng)小鎮(zhèn) 68x68cm 宣紙 2008
“采一煉十”的底火,就藏在她手中那小小方寸“目識心記”的圖樣里。這一切,我曾專門為文,贊評這位真正的藝術家專誠不二的心態(tài),叫做“潛移山川,心與天游”。

皖南雨 50x68cm 宣紙 2002
裘兆明的水墨山水畫,因景立意,以意取法,兼程發(fā)展。她持有回歸自然、畫中有詩的中國藝術精神和感應時代的審美理想,同時從西方風景畫,特別是巴比松派吸取營養(yǎng);從一個獨特的個性角度,回望中國山水畫童年期的稚拙美,強化著現(xiàn)代人生感、歷史感、宇宙感和人情味。

威尼斯咖啡屋 68x68cm 宣紙 2003
因而她的畫有許多知音共賞,被譽為“純、稚、大”。這是裘兆明水墨畫最突出、最寶貴的特色。她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正迎來一個全面大豐收的金色季節(jié),李可染師之講究意境、層次、結構、用筆;宗其香師之于金碧山水式設色的變革、夜景的獨到獨創(chuàng),兩位恩師的點化,不期然而然地滲入裘兆明新的形,新的色,新的筋、血、骨、肉;在她的藝術生命里面,自出一格。

薰衣草 70x70cm 宣紙 2003
程大利先生說:“到底是可染先生弟子。”
我不知道,還有什么評價比這樣一句更實在,更有分量,更具激發(fā)力。
激發(fā)一位山水畫家去求索人格與藝術應有的不斷升華。
(孫美蘭,李可染藝術基金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