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會把色彩打翻在季節里,花紅柳綠,無需多言;畫家會把心事藏進水墨中,濃勾淡轉,娓娓道來。水墨交融四時景,一筆入宣而知更。從西雙版納的花卉,到江南的園林,藝術家馬偉在花鳥和山水畫中,不斷探索著屬于自己的詩意表達。
本期《第1收藏》就讓我們去認識藝術家馬偉。

馬偉,1964年出生于江蘇灌南。畢業于南通大學美術學院,研修于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報》何水法名家高研班、抱華樓何水法美術館中國畫寫生高研班、中國畫研究院。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專業展覽中入選、獲獎。
現為:
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新時代文創基金副秘書長
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會員
江蘇省文聯書畫研究中心研究員
江蘇省工藝美術師
連云港市第十三、十四屆市人大代表
灌南縣第九屆政協委員
連云港市美術家協會理事
連云港市花鳥畫研究會副會長
浙江省紹興畫院畫家
江蘇灌南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藝術成就
2015年在浙江紹興美術館舉辦“紀念徐渭誕辰495周年-馬偉花鳥畫展”(個展)(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紹興市文廣新局主辦)
2015年在義烏現代美術館舉辦“筆墨靈韻-馬偉中國畫迎新作品展”(個展)(紹興畫院主辦)
2015年在灌南文化館舉辦“水墨風華-馬偉作品展”(個展)(中共灌南縣委宣傳部主辦)
2016年受邀參加“第二屆Art Basel HK”,作品受到眾多國內外藏家收藏。
2016年“墨影花香一馬偉G20國花展”受邀在杭州G20峰會期間成功展出,美國、法國、新加坡、韓國、墨西哥以及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38家國內外媒體記者現場報道,受到國內外人民一致好評。
2017年作品《瞻望》榮獲“丹青頌盛世•全國書畫大賽”金獎(美術報主辦)
2018年作品《朵朵葵花向太陽》入選"第四屆傅抱石中國畫作品雙年展"(江蘇省文化廳主辦)
2018年作品《版納之秋》榮獲"2018年萬年浦江全國中國畫工筆畫作品展"入會資格(最高獎)(中國美協主辦)
2018年作品《姑蘇晨韻》入選"2018寫意蘇州(山水篇)中國畫雙年展"(中國美協主辦)
2019年作品《情系山村》入選"2019大美觀音山•首屆全國中國畫山水作品展"(中國美協主辦)
2019年作品《南國風情》入選"祖國禮贊•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江蘇省美術作品展"(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
2019年作品《望潮》入展丹青錢江一第三屆“弄潮杯”錢塘江全國中國畫大賽(西泠印社主辦)
2020年作品《孤山印影》在2020“萬年浦江”全國中國畫(手卷)作品展(中國美協主辦)中被評為收藏作品
2020年作品《情系山村》入選“小康頌·第三屆江蘇美術獎作品展”(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
2020年作品《墨韻花香》入選“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中國美協主辦)

第1收藏Q:為什么以園林為題材進行創作?
馬偉:園林有洞門之美、屋檐之美、庭廊之美、水景之美、假山之美、翠竹之美、幽徑之美、閑花之美。所以我特別喜愛用筆墨來表現園林之美。我長期生活在江蘇和浙江,來到北京以后,經常想念家鄉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我們連云港灌南縣二郎神文化遺跡公真君殿建筑群、碩項湖的櫻花、荷花、玉蘭花都是我創作取材的地方。蘇州、杭州也是我經常生活采風的地方。這次的《四時系列》就是圍繞江南的園林來進行創作的。因為我一直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所以這塊土地給我留下了深厚的感情。

《墨韻江南》223cm×127cm 2020年 紙本水墨
第1收藏Q:您在創作中是如何表現四季的?您最愛哪個季節?
馬偉:如何在創作時把四季分明?"春風楊柳萬千條",我用柳樹和綠色作為春天的一個象征。用紅色代表夏天的晚霞或者朝霞。用赭石的暖色來表現秋天,它能體現出秋天金燦燦的感覺,那是大自然賦予秋的感覺。冬天我采用花青冷色來體現并畫上雪飄的感覺。這是《春之歌》、《夏之聲》、《秋之語》、《冬之美》四時園林系列的景象。我愛春和秋兩個季節,春和秋是我們畫家寫生創作的好時節。

《春之歌》 120cm×48cm 2021年 紙本

《夏之聲》 120cm×48cm 2021年 紙本

《秋之語》 120cm×48cm 2021年 紙本

《冬之美》 120cm×48cm 2021年 紙本
第1收藏Q:《孤山印影》有什么特殊含義?
馬偉:《孤山印影》長卷是2020年創作的,當時參加“萬年浦江中國畫(手卷)作品展”,被中國美協評為收藏作品。畫的是西泠印社景象,西泠印社有百年的歷史。是印學、書畫研究成就最高、影響最廣的團體。印社建筑亭臺樓閣高低有致,井然有序,也是江南園林的佳作。園里名人墨跡觸目可見,收藏歷代字畫、印章六千多件。每個畫家要選擇自己的筆墨語言,不管我選擇畫什么樹種,或者畫其他的物象,都是我們心靈的一種再創造,也是我對西泠印社文化的一種理解。



《孤山印影》47cm×748cm 2020年 紙本
馬偉《孤山印影》被評為收藏作品,在2020“萬年浦江”全國中國畫手卷作品展中隆重展出

第1收藏Q:花鳥在您的創作中有什么意義?
馬偉:我為什么喜歡畫花鳥畫?花和鳥在自然界中有著千姿百態的美感,這種美感又必須和人心靈中的感受發生共鳴,才能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這就需要我們對大自然中的花和鳥的生活有深刻的體會,才能準確地達到借物抒情的效果。掌握花和鳥的生長與習性,就要準確而生動地移情于花和鳥,必須深入到大自然中去,觀察花的生長姿態和了解鳥的生活習性,才能使畫面充滿活力,所以我常去西雙版納寫生。2020年我創作的寫意花鳥畫《墨韻花香》在中美協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民族雙年展"中入選。

《墨韻花香》240cm×185cm 2020年 紙本

《暮煙歸禽》240cm×198cm 2020年 紙本
第1收藏Q:是什么讓您的創作開始轉變的?
馬偉:開始我對梅蘭竹菊很感興趣,因為我一直都是喜歡畫傳統的題材,后來我到西雙版納思維就開始改變了。傳統的題材畫得多了就想換一些題材,畫一畫我沒有畫過的東西,我想找出自己的一種感悟,提高自己對植物的思考。所以我經常去西雙版納,為了追求一種既有傳統又有現代的新水墨畫。我創作的《版納之秋》在中美協舉辦的"2018年萬年浦江全國中國畫工筆畫作品展中"獲入會資格(最高獎)。

《版納之秋》238cm×175cm 2018年 紙本
第1收藏Q:二十國國花您是怎么創作出來的?
馬偉:G20峰會期間我創造了二十國國花。當時我在杭州,機緣巧合之下,我看到《美術報》刊登了一篇叫“G20二十國國花是什么花”的文章,我覺得我可以創作 ,于是我和愛人商量著到河南洛陽去寫生。4月份正好是牡丹盛開的時候,我去寫生了半個月,我覺得首先要把我國國花畫好,然后再畫其他國家的國花。畫其他國家的花時,好多都不認識。法國的國花鳶尾花我們能看到,俄羅斯的國花向日葵我們可以看到,美國、英國的國花玫瑰也常見。但是有的國家的國花我們是看不到的,只有網上搜索和向專家請教,這樣逐漸創作出來二十國的國花。通過二十國國花的創作,我對大寫意花鳥畫的創作又進了一步。這些國花在G20峰會期間在杭州展出評價很高。

《國色天香》138cmx68cm 2016年 紙本
第1收藏Q:花鳥和山水您更愛哪個?您有體現時代精神的創作嗎?
馬偉:花鳥和山水我都喜愛,它們在我創作中是互補的,我用山水畫心中大氣,用花鳥抒發人的情感。最近我創作6米長、2米4寬的花鳥畫《向太陽》,是畫的向日葵,表達團結一心,一心向黨的信念。我也是一名黨員,在黨的生日之際表達自己的心意,是為建黨一百年精心創作的。山水畫《情系山村》畫的是我們山區人民脫貧攻堅奔小康的景象,歌頌人民共同富強的美好愿望。在新時代的精神鼓舞下,我們畫家用手中的畫筆來創作賦有時代精神的作品是我們的責職。

《向太陽》240cm×600cm 2020年 紙本

《情系山村》230cm×160cm 2020年 紙本

你可以鐘情于花鳥畫細節之處的筆法,也可以心動于墨色暈開的園林之美。在水墨的寫意中,你的每一種心境,都是藝術最初的魅力。最終,所有的創造都源于熱愛,所有的堅持都回歸初心。
觀看藝術家馬偉訪談記錄片
海南衛視《第1收藏》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馬偉藝術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