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子道長最新作品《中國民間習俗禁忌》2021年夏季發布會:“百無禁忌,諸邪回避”這句話出自于清代·范寅《越諺·名物·風俗》一書中,人們對于禁忌的主要認知是謹言慎行、畏首畏尾、清規戒律。
禁忌的觀念和民俗是隨著人類的進化而衍生,遠古人類文明萌生初期,生產力與認知水平低下,由此產生了對自然的崇拜,夏后氏祭闇,殷人祭其陽,周人祭日,還有弄點柴木燒起來祭祀日月星辰的,可想而知古人還是很崇拜大自然的!
因為崇拜必生憂患,因為崇拜必生恐懼,其憂患恐懼的是禍害,為了趨吉避兇而產生了禁忌。對自然力的崇拜敬畏,對未知的恐懼,自然產生了一些禁忌。
人們希望通過某些行為上的約束,把自然界這些未知的種種力量,由“異己”變成“順己,助己”的力量,最終獲得神靈的恩賜與避免懲罰,久而久之,這種行為在人類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禁忌習俗。
這種民俗在無形中互相傳遞并遵守,比如“打雷時不能站在山頂或樹下”“吃飯時不能把筷子插到碗飯的中間”“撿到錢不能放到口袋,要立馬花掉”“左眼跳財,右眼跳災”“親人之間不要比手的大小”“晚上不能在野外吹口哨,容易招惹不干凈的東西”等等。
本書由無量子道長親自編寫,由道長本人歷經幾年時間,深入民間,游歷全國各地,通過對民俗,信仰,宗教,傳統文化等多方面的收集和走訪,整理出了這本中國民間習俗禁忌。
內容主要敘述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成長過程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忌諱,能讓我們更多的避免災禍和不必要的麻煩。雖然有部分觀點被人們主觀認為是迷信,但這都是老祖宗積累的經驗教訓和智慧,通過一代代口口相傳,后人不一定知其所以然,但我們不應該不以為然。
這些傳承刻入到中國人的民族文化烙印中,無量子道長一來是為了傳統文化的推廣,二來是讓大家如何更好的趨吉避兇。而其中哪些信息對你有用,哪些信息是無效的,還需要看官們自己甄別。
無量子將自己的心得寫成了書籍,其中比較知名的有《毒經》、《道教辟谷養生論》、《四柱八字命理學》、《種生基風水改運》、《和合術》、《買樓參同契》、《婚姻男女合八字》《周易卜筮》《中國民間習俗禁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