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樹青,骨架彩塑創始人,是一位當代頗有創新力的立體藝術家,1980年出生于山東濰坊,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現任亞洲骨架彩塑美育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骨架彩塑國際少兒立體美育課程總監.他融合了雕塑、手工、陶藝、面塑、手辦、彩塑等技法于一體,創立的綜合性立體藝術---骨架彩塑,被譽為:填補了中國中小學雕塑的空白。2017年骨架彩塑制作技藝申報為國家發明專利并注冊骨架彩塑商標,致力專注于文化、藝術和教育界。2019年4月,他主導的骨架彩塑成功獲得兩項全國一等獎,并得到教育部陳寶生部長蒞臨指導。2019年6月,創作的骨架彩塑作品《陽光下的成長》刊登入人民日報.他個人的藝術風格獨樹一幟,帶有非常明顯的睿智而率真的氣質,洋溢著獨特的人格魅力。
趙樹青自幼學習國畫花鳥、人物,師從韓濤學習素描,接觸行為藝術和裝置藝術。
2001年在濟南建立文潛制造工作室,做藝術高考培訓、泥塑等,是一位跨界藝術家。
2004年入讀廣州美術學院。
他在雕塑、翻模工藝、硅膠防真人領域略有研究,曾申報一項防真人皮膚制作為國家發明專利。
2015年發明創立了骨架彩塑技藝,2017年申報骨架彩塑制作技藝為國家發明專利,先后注冊保護骨架彩塑商標及版權,開始專注于骨架彩塑藝術推廣、品牌打造和課程開發。
2020年出版個人專著《從作品到技法-趙樹青與骨架彩塑》,首次提出“骨架彩塑的主要出路在青少年美育”。
他還改良了超輕粘土性能,指導廠家研發配制出專用彩泥,稱之為熟泥,注冊商標“趙大師”。
他一度受到多家媒體的關注、報道和專家的肯定。東莞日報宣傳趙樹青為骨架彩塑第一人。國家專家尹少淳評價其創立的骨架彩塑填補了中國中小學雕塑的空白。還有東莞電視臺、南方衛視、莞視界、文化周末、瀟湘文化雜志、東莞時報、廣州日報、濰坊晚報等都做了系列專訪和報道。
演講訪談與推廣
2018年8月他的作品《粵劇》、《龍舟》入選東莞第二屆非遺創意大賽。
2018年9月,他主導的骨架彩塑入展東莞首屆文采會。
2018年10月,他在東莞策劃舉辦骨架彩塑展,順利迎接了全國專家尹少淳、奚傳績、胡知凡、周鳳甫、陳衛和、李力加等蒞臨現場指導開座談會。
2018年11月,他的作品《民藝樂》、《麒麟引鳳》被廣東省粵劇館收藏。
2018年11月,他的作品《中華拱手禮——恭喜》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收藏。
2018 年 12 月,骨架彩塑制作技法和作品《民藝樂》編入廣東教育出版社,國標高中美術教材《雕塑》,并通過教育部初審。
2019年1月,他受邀參加東莞“一人一座城”演講。
2019年3月,他的骨架彩塑《回家過年》系列在廣東道滘文廣中心專設陳列廳。
2019年4月,趙樹青主導的骨架彩塑成功入選全國美育展覽,獲得兩項全國一等獎,并得到教育部陳寶生部長的蒞臨指導。
2019年5月,他與廣東省茶山洽談成功,骨架彩塑《中華拱手禮》系列在此旅游區建陳列館。
2019年6月,他創作的作品《陽光下的成長》成功刊登到人民日報。
2019年期間,先后在華南師范大學雕塑系授課指導骨架彩塑課程。
同年,骨架彩塑制作技法編入廣東教育出版社,教科書《藝術》。
同年,在北師大珠海分校為粵桂兩省美術教研員培訓。
同年,在東莞開放大學、南寧師范大學、湖北十堰、天津和平區青少年宮、廣東清遠、浙江紹興、北師大珠海分校國際交流中心開展系列講座。
同年,在全國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板塊研討活動現場推介骨架彩塑藝術。
同年,他的骨架彩塑作品《龍舟》入選中國(廣東)民間工藝博覽會。
2020年5月,他的骨架彩塑作品《國泰民安》,入選粵港澳大灣區雕塑作品展。
2020年7月,面向全國開展了骨架彩塑品牌宣傳,截止2021年元旦,全國各地有117所學校單位掛牌“骨架彩塑”,初步體驗骨架彩塑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