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簡介:
鞏傳深,字黌基,號東方道人?,F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常務理事,中國名人書畫藝術界聯合委員會委員,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翰林書畫院副院長,香港國際華人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名家書畫院副秘書長,東方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昊成書畫院副院長,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國畫院高級畫師。并被授予“東方藝術家終身成就獎""中華炎黃藝術家名人"等榮譽稱號。2003年修業于中國美術學院,2014年進修于中國人民大學。作品《踏遍青山人末老》山水作品被毛主席紀念堂收藏。在中國文史主辦的《丹青墨韻黃河口》書畫大賽中作品被收藏。作品《孺子牛藝術獎》獲金獎。2007年第二屆《唐詩,宋詞,元曲》書畫大賽獲銀獎。作品連續多次在全國,省市美術大賽中縷縷獲得不同等級獎。作品先后在多家專業性報刊中報導和出版。


清雅明心見真情
——鞏傳深先生山水畫作品賞鑒
文/箐風軒人
中國山水畫發展源遠流長,自古至今出現了眾多名師大家,留下了千古美譽,讓我們在感受中國文化藝術魅力的同時,又領略祖國大好河山的雄偉壯麗。


偶然機會認識了鞏傳深先生,起初從手機相冊里見到他的作品,我不禁眼前一亮,被他每一幅山水畫作品所感染,印象頗深,尤其是他的山水畫作品用筆之道,取于傳統之精華,把點、染、皴擦、勾勒、斫、厾,在疏密松緊、濃淡干濕中營造出他心中的情感世界。


在他的作品里,山勢構圖布陣起伏連綿萬里,畫中青山綠水清澈而寧靜,山峰美態干凈頗顯韻味,整體構圖大開大合張弛有度,畫面飽滿且不失空靈。他筆下的山巒起伏,云霧流淌,呈現一派生命動感氣象。


縱觀其技法表達,用筆靈動,以書入畫,以斧鑿刀劈技法入紙,質感十足,山峰疊連、陡峭直立,以纖細的手法使畫面栩栩如生,山澗植被,烘托出一片清秀、令人心神寧靜的景象。


鞏先生對松樹的描繪細致,對樹枝、桿的布局穿插合理,疏密有致,透著扎實的書法功力,展現出別樣的姿態,松針茂密,蒼勁有力,氣勢雄渾,與山川疊巒互應,渾然一體,將自然景色描繪得詳盡雅致。


鞏先生的作品通過平視的角度與鳥瞰透視,整體描繪精到細致,山脈厚重壯闊,植被茂盛,瀑布飛流直下,云海細膩厚重,如同波浪翻滾,有南方景色的溫婉,又有北方的磅礴雄輝,令人沉醉。


可貴的是鞏先生始終堅持中國畫的筆墨精神,同時又不受傳統技法所拘,大膽用筆,跟隨時代步伐,從傳統中吸取養分,“思古”而不“泥古”。他注重觀察自然變化并與社會時尚結合,強化精神力量與筆墨的趣味,讓傳統精神在筆墨自由中得到表現,讓藝術更富有人文氣息,使筆墨成為中國畫的本質形態。他在傳統與創新兩者之間,也確實邁出了有力的步伐。


山水畫是抒發畫家的心中情懷,是對社會事物的深刻認識,但是僅對著自然景象真實地描寫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透過本質,哲學地看待或領會,才能真心地認識自然,把握自然。


鞏先生的筆墨在具象與抽象之間有機切換,而且點、線、面、墨色在運動感中形成節奏,彰顯韻味,用筆自如,筆墨靈動舒朗、在率性中透著嚴謹。畫面不僅厚重與蒼茫,而且寬闊又顯空靈,讓人心曠神怡,富有生命氣息,也具有時代精神,這體現了畫家對大自然的深刻理解與領悟。


回歸筆墨的本質是畫家的最終目的,即是在傳統古法的引導下,有自己的創新與獨到之處,又有個人的思想和感悟,用筆墨抒懷,達到充分地釋放。
期待鞏先生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展現。
乙亥五月寫于箐風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