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紅色尋根團來到福音醫院,追隨革命先輩足跡,感悟毛澤東的偉大革命情懷。
福音醫院休養所入口處有一口老古井,古井旁豎著一塊大石頭,石頭上刻著“毛主席最牽掛的井”字樣。
1932年深秋,毛澤東住在福音醫院休養所治病療養兩個多月,其生活用水均用這口井水。一天,毛主席來到古井洗漱,發現井水渾濁不清,井很長時間沒有清洗了,當即帶領警衛班戰士們,向附近群眾借來工具,整修了井旁地面,掏清了井底淤泥和井壁青苔,為古井徹底洗了一次澡,井水又清澈見底了,毛主席感慨地說:“井和人一樣,也是要洗澡的。”
1962年,中共中央召開工作會議期間,毛主席向時任福建省委書記打聽汀州老古井的情況,葉飛隨即電話詢問,長汀回復“老古井保存完好,周邊的百姓至今還在使用這口水井”,毛主席聽后欣慰地笑了。而后,這口老古井就被稱為“毛主席最牽掛的井”。
期間,毛主席經常與挑水洗衣的群眾親切交談,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了解當地民情風俗,傾聽群眾對地方蘇維埃政府工作的意見。他說:“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在此處,毛澤東創作了《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這篇光輝著作。是毛澤東在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在江西瑞金召開的第二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上所作結論的一部分,也成為我黨三大基本綱領的組成部分。
走進休養所,大廳墻上懸掛著《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全文內容。紅色尋根團戰友們,一邊聽著講解員介紹毛澤東在福音醫院的經歷,一邊拜讀學習這篇光輝著作。
“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毛澤東在這篇文章中系統闡述了共產黨的群眾路線,此處成為毛澤東群眾思想的重要發源地。
“要得到群眾的擁護嗎?要群眾拿出他們的全力放到戰線上去嗎?那么,就得和群眾在一起,就得去發動群眾的積極性,就得關心群眾的痛癢,就得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解決群眾的生產和生活的問題,鹽的問題,米的問題,房子的問題,衣的問題,生小孩子的問題,解決群眾的一切問題。”毛澤東指出,我們要關心群眾實際的生產生活問題,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群眾才會圍繞在我們周圍。
毛澤東強調,我們要反對官僚主義的工作方法而采取實際的具體的工作方法,拋棄命運主義的工作方法而采取耐心說服的工作方法,那么,任何任務都是可以實現的。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以來,始終堅持這樣的宗旨,認真對待群眾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真心實意為群眾排憂解難;100年來,人民群眾就是這樣從一件一件實事中認識我們的黨;100年來,我們的事業就是這樣通過為人民群眾解決一個又一個困難、辦一件又一件實事,不斷地凝聚人心,發展壯大。
紅色尋根團戰友們表示,在建黨百年之際,開展“紅色尋根 見證初心”獻禮中共建黨百年行動恰逢其時,重走紅軍路是我們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最接地氣的教材,為群眾辦實事是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最佳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