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者,仁德.仁心,方能服務百姓.他生于中醫世家,自幼深受家庭懸壺濟世行醫的熏陶,立志長大后也能像祖輩一樣,成為一名心系百姓的濟世良醫!
從最初10余歲時便跟隨父輩們在鄉間為百姓赤腳行醫,到20歲時懷揣夢想踏入軍營為老將軍、老首長服務于衛生戰線,轉眼間,又從軍營回歸社會,近30年來,歲月流轉,境遇變遷,他卻在孜孜以求中初心不改,將“服務大眾”的良醫情懷盡情揮灑!
他就是被譽為“妙手郎槌郭”的傳承正骨中醫--------郭潔松,非物質文化遺產“郎槌郭槌振正骨及膏藥技藝”傳承人。
(郭潔松,男,執業中醫師;“郎槌郭槌振正骨及膏藥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西安安露堂”西安團結南路國醫館坐堂中醫;西安槌康中醫藥研究院院長;中國醫師協會“治未病”健康服務站(0028)西安站站長;“郎槌郭”商標品牌創始人。)

“中醫正骨術”堪稱中國傳統醫術對世界醫學的偉大貢獻之一,郎槌郭槌振正骨術及配合使用的膏藥、方劑,源遠流長,始于清.道光年間,傳承至今,為發展弘揚國醫精粹做出貢獻!
近30年來,他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在祖傳醫術的薪火相傳中不斷刻苦鉆研!
近30年來,他扎根基層發揮非遺傳承醫術治愈骨傷病癥患者數萬人次!
近30年來,他一腔濟世情懷,“傳承非遺醫術,踐行濟世大眾”每年都會為社區居民開展多次義診義治活動,他被廣大群眾信任而傳揚,被譽為“妙手郎槌郭”“傳承正骨郎槌郭”“西安非遺治骨郎槌郭”!

夕陽下,是收獲的季節,銀發中飄蕩著歷史的回味,曾經的輝煌和曾經的“叱咤風云”都在歲月的流淌中變成和風荷韻般的數念,生活已變成了一種休閑的品味,在淡淡的情懷里盡享一份人間的天倫,當我們采訪到這位從曾經的“風云”退居安享晚年的老人時,他正安逸休閑的漫步在庭院中,當我們向他提起“郭大夫”時,老人的眼光立即明亮起來,他開始滔滔不絕的的為我們講述一些過往。
“那時的他剛退休不久,正是憧憬美妙退居生活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打破了他幸福的美夢,老人至今清晰的記得那是2008年7月的一個午后,在出行中發生了不幸的交通事故,他被車子撞倒了!也就是從那時噩夢開始了,從進醫院到出院,疼痛就沒有停止過,“食不能安,夜不能寢”就這樣每日都在痛苦中度過,輾轉了幾家醫院,醫學專家們都要求做手術,老人及家人都在猶豫中尋找能保守治療的曙光。”

我輕輕的問老人,車禍后是什么病?他說,在車禍后尾骨受傷錯位了,那時坐立不安,一挨板凳就疼的鉆心,晚上也不敢平躺,但還是一宿一宿的疼,那些日子太煎熬了!車禍的“陰影”還沒有消退就不敢想還要再去挨刀手術的事,正在無奈時有人給他舉薦了社區基層中醫-----郭潔松大夫,于是,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在家人的陪同下找郭大夫看診,郭大夫親切和藹地為他詳細診斷和解說病情,也不斷的安慰他,讓他倍感溫馨,第一次就一下子覺得找到救星了,在和郭大夫交談的言談舉止間信任瞬間凝聚。
在接下來的治療中,郭大夫精湛的醫術,平易近人中親切的安慰,每一次都深深感動著這位老人的心,而病痛也在一次次的治療后消減!家里的飯菜一天比一天感到香甜,晚上也可以安枕睡眠了!那一天,郭大夫走到床頭對他說,復位已經差不多了,讓他重新拍片看一下,他說,他聽到的那一刻,一下子就高興的流淚了,他望著郭大夫就模糊了雙眼,片子結果取出來以后尾骨的位置已經正常了,他不由自主的給郭大夫深深的鞠了一躬!郭大夫連忙將他攙起口里連連對他說“老人家,不敢這樣,不敢這樣….這是我分內應該做好的事情”。

他說,后來他又拿著復位好的片子去找大醫院的專家看了,專家也都贊嘆祖國傳統正骨醫術的神奇魅力!老人還說,郭大夫的這次治療之緣,是他終身難忘的,想起曾經病痛折磨的日子至今都會打寒噤。
當我們的采訪快要結束時,老人還一再囑咐,一定要讓郭大夫把醫術傳承下去!
中醫文化的發展壯大,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與創新,每一位投身中醫文化的醫者都值得我們尊重與支持。郭潔松大夫,他一定會繼續帶著責任與使命,在中醫路途上勇敢前行,將傳統與科技結合,治病救人,桃李芬芳,為弘揚傳承非遺中醫文化,造福社會做出貢獻!
在基層社區的行走中我們繼續采訪,面前已是一位20多歲的大小伙,他,高高壯壯,看著魁梧結實!當我們在他面前提起郭大夫時,他馬上就咧開嘴笑了,還伸出了大拇指。

他說,他真的佩服郭大夫的正骨醫術,那年他剛過完12歲的生日不久,卻總是感到腰伸不直,身體也老想往一側傾斜,背書包也總感覺不平衡,自己的父母慢慢也開始關注到他的這個問題,發現他的肩膀有點不平衡,身體也有些傾斜,就帶他去醫院做了檢查,發現是脊柱側彎了。那時,大醫院也只能給做了個支架,其他治療方案就沒有了,那一段日子,他說,都把他父母愁壞了,一連跑了好幾家醫院都沒有更好的方案,看著爸爸、媽媽每天都唉聲嘆氣的,他整天也很郁悶,心理也不知不覺的有了一些微妙變化,原來開朗的性格也不在了,卻總想一個人待著!突然有一天,爸爸面露難得的一點喜色對他說:“兒子,明天爸爸帶你去看一個中醫吧,聽說他那里的醫術好”,因為已經跑過好幾家醫院了,我有些麻木的笑了笑,但還是抱有一絲好的幻想的。

第二天,在爸爸的帶領下,我們去了郭大夫那里,看到他的診室也很簡陋,和大醫院那些診室相比相差好遠,心里便默默打鼓“這地方也能看好我的病?”。郭大夫看到我們父子前來就診很熱情的接診了我們,爸爸詳細給他陳述了病情,并讓他看了影像資料。郭大夫很認真的聽完了我爸爸的陳述,看完片子又和我爸一起細致的分析講解病癥,看到郭大夫這么認真的態度,我漸漸對他有了好感,我和爸爸都愿意接受他提出的傳統矯正脊柱側彎的正骨方案。

正骨治療開始了,我原來想著一定很疼,然而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我都沒有感到疼痛。就這樣我在他那里接受了這種傳統中醫療法,幾個療程后我就獲得了康復!他說,你看我現在大學畢業后都工作了,當年從郭大夫那里治療后慢慢身體就發育的很平衡了,我和爸爸、媽媽一直都很感謝郭大夫!
采訪將要結束時,他竟也和前面那位老人一樣囑托我們,一定要告訴郭大夫,要把他的醫術傳承下去,以后要造福更多的人!
醫者仁心,簡簡單單四個字,卻需要醫生付出百倍的努力,他始終以患者為重,在我們采訪的人群中,都不約而同的談到他的善良,他的平易近人,還有他難得的舍己情操,對一些條件差的患者他不僅能技術上分文不取,還自掏腰包買藥送藥、送上暖心的安慰!他更熱衷于公益服務事業,一次次的開展公益奉獻活動,讓愛心播撒人間!


他擅長運用中醫內外兼治方法和非遺正骨技術對頸腰關節病癥,椎間盤突出、脊柱側彎、駝背,椎體滑脫、骨股頭壞死、關節炎、半月板損傷、滑膜炎、風濕骨病、其他疼痛病癥等進行標本兼治。并對骨傷學領域的一些疑難病癥有著獨特的治療方法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他具有“中醫內外兼治”的雙層本領,在很多骨病患者治好骨病的同時,也通過中醫解決了很多內在疾病!
在采訪郭大夫的這段時間里,我們也深深被他這種“精誠之心”感動著,被他的“濟世情懷”感動著,眼前突然跳出“大國工匠”這四個字!這一行走下來,呈現給我們的不就是能鑄起我們強國之夢的傳承、拼搏、鉆研、奉獻的這種“工匠”精神嗎?
郭潔松,他是群眾口中的基層好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