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廉政法紀網北京訊(記者 胡楊)近日,在遵義紅軍長征學學會組織下,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竹藝術委員會、中國玉雕藝術委員會、遵義老區建設促進會、遵義文藝理論家協會、遵義市收藏協會、仁懷市詩詞楹聯學會、仁懷市老區建設促進會等相關組織機構人員參加的考察調研學習團一行,來到仁懷市喜頭鎮當年紅軍中央縱隊在四渡赤水期間走過的山地小道,緬懷和學習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革命領袖的奮斗足跡,深度體驗和感受偉大的長征精神。
根據遵義、仁懷黨史和長征歷史專家考證:1935年3月25日,紅軍中央軍委縱隊在毛澤東同志的率領下第四次渡過赤水河后,從仁懷高大坪經喜頭鎮聯合村(時為悶頭臺)往遵義播州區山盆、芝麻等地轉移,進而指揮中央紅軍南渡烏江,進軍云南、巧渡金沙江。經過這條深山里的山路小道跳出了國民黨的包圍圈,取得了戰略轉移的決定性勝利。仁懷喜頭鎮通往遵義播州區經過一處叫濫草壩黃氏老宅,這棟老宅保存至今已有百年歷史。當年中央軍委縱隊就曾駐扎在此地數日指揮紅軍戰斗、轉移。
參加學習考察的同志還參觀了遵義會議紀念館、仁懷紅軍渡口遺址、習水土城四渡赤水紀念館和女紅軍紀念館。
經過重走紅軍長征路,同志們深刻體會到,長征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典范,長征是人類歷史上艱苦奮斗精神的楷模,長征是充滿著無私奉獻精神的史詩。無論是在敵軍飛機大炮、圍追堵截下,無論是在艱難戰斗、犧牲慘烈面前,無論是在渡赤水、奪瀘定、翻雪山、過草地等等惡劣環境當中,紅軍將士都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和智慧,戰勝了各種人類極限困難,最終在毛主席的帶領下步步走向希望,走向勝利。在當今時代,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階段,我們要弘揚好長征精神,在新的時代走好新的長征路。新的長征路,就是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新時代長征路的接力棒已經傳到了我們手上,我們應該弘揚好長征文化,傳承好紅色基因,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在考察了喜頭鎮聯合村民的黃教田(原名爛草壩)“長五間”百年老屋和周圍山體景觀之后,結合2018年由遵義市老區建設促進會、遵義市長征學學會40多位專家考察得出的結論,即:此百年老屋“長五間”和周圍山體是中央紅軍長征遺址,中央縱隊駐地和紅軍哨卡,目前尚有哨位壕溝和老屋可證;《人民日報》海外版2019年8月21日也對此進行過確認后的報道。
考察學習期間,舉辦了“弘揚長征文化 鑄就長征精神”座談會。依據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第四部分《重點項目》之二《革命文物集中連片保護工程》、與之三《長征路線整體保護工程的要求》,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打造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會領導專家學者一致認為,保護長征小道和長征遺址刻不容緩。
據有關部門告訴的情況,仁懷市正在建“金仁桐” 高速公路,其中將要在此處修建高速公路出入口,這必然會對這里的長征遺址(主要是山體景觀)造成毀損,對山上已封山育林的百年古木造成毀害,更是破壞了這里的紅軍長征遺跡的完整性和故事性,與“協調、綠色、共享”的理念,與上級有關保護紅色資源的要求不符。為此,遵義有關團體部門的同志起草并經與會們修改擬定了《關于整體保護喜頭黃教田紅軍長征遺址的緊急請求》,由遵義有關部門按正規渠道上報仁懷市委市政府。 (2021年1月8日由遵義紅軍長征學學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