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古,原名張志遠,號“大風堂門人”,為張大千先生再傳弟子,師從山水界泰斗梁樹年先生。張若古自幼習畫,從事國畫研究30多年,幼年時和故宮博物院王雪濤先生學習花鳥。1995年,張若古拜張大千高徒、國畫泰斗梁樹年為師。在梁樹年大師的悉心指導下,對于張大千的藝術風格和技法熟記于心,加上在國畫院楊曉陽先生系統的理論指導。繪畫技巧突飛猛進,結合東西方繪畫的長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現為中國張大千藝術研究院名譽副院長,上海張大千大風堂藝術中心學術委員會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名人美術家協會副會長,中國五臺山書畫院副院長,中國名人美術家協會名譽會長,吉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吉林市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毛體書法研究會理事,吉林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政協吉林省磐石市第十三屆委員會委員,原吉林省磐石市美協秘書長。
張若古的山水畫脫胎于傳統,融北派之雄強,南宗之秀潤,形成了渾樸蒼健的獨特畫風。尤其在張大千先生潑墨、潑彩、大千荷、仕女四絕筆法上更是不讓前賢。其筆下的蒼松遒勁偉岸,富有人格象征,既是他人生思想的寄托,也反映出時代的精神。在創作上積古納今,觸類旁通,博覽賢作,意趣高雅。他不畏艱辛和名利所使,追求天人合一的藝術境界,造就了他雄厚的藝術實力,形成了坦蕩、雄定、渾樸、清雅的大千畫風,作品精確的再現了張大千先生的藝術世界,而享譽當今中國畫壇。
故宮博物院古書畫組組長潘深亮評到“這些作品無論畫功還是精氣神韻都頗具大千藝術特色,有人說五百年來一大千,我看還需加一句,百年大千看若古。
唐愷老師對張若古老師的作品評到:“張大千第二代弟子張若古繼承的張大千潑墨、潑彩技法,對傳承和弘揚大千國畫藝術有著重要的貢獻‘為當今收藏、研究張大千藝術提供了實物證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