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手短劇:甜寵類占比60%,鼓勵甜寵與懸疑
- 誰在快手做短劇?
- 快手重新定義短劇商業價值?
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作者:翟元元,授權轉載發布。
“十一期間想主打‘高甜劇場’,把高甜劇場概念打出去,讓用戶對于快手小劇場的認知更加具體化。”
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獨家獲悉,十一小長假期間,快手將集中推出 10 部精品短劇,其中包括部分聯合出品劇、版權采買劇、分賬劇。即將上線高甜劇場的短劇目前已知有《一胎二寶》《河神的新娘》《我的超能哈士奇》,還有一部與開心麻花獨家合作的短劇,由快手獨家投資。
這是快手繼 7 月中旬推出快手小劇場分賬政策之后,再一次加注短劇賽道。
資金支持、流量傾斜、分賬模式探索、重點打造甜寵類目內容,快手做大短劇市場的決心似乎足夠堅定,路徑也逐漸清晰。
然而短劇市場的商業價值始終未能得到有效證明。
長視頻平臺愛優騰早在去年便已開始積極布局短劇賽道,也順理成章將網劇網大成功的分賬模式復制到短劇內容生態。然而除了幾個頭部短劇獲得超預期收益之外,很多中腰部內容制作方始終處于虧損陪跑狀態。
商業變現始終是利益各方決定是否擁抱短劇新戰場的首要考量,也是影響短劇市場規模與發展速度的關鍵變量。
此次快手集中推出高甜劇情類短劇,重點打造 10 部精品短劇標桿,無疑將為短劇市場從業者注入一劑強心針。平臺重注短劇內容釋放出的一種信號是,短劇賽道仍有無限想象空間。
但對快手來說,平臺為短劇造勢之后,仍要回歸到商業本質上來,始終要回答如何解決短劇變現難這一商業命題。快手如何與內容制作方流量分賬?快手傾向于哪類劇情短劇?分賬模式是不是短劇的終極未來?

快手短劇:甜寵類占比60%,鼓勵甜寵與懸疑
“我等你第四集等的花兒都謝了”
“特喜歡看御兒拍的劇,一點不比電視劇差”
“我竟然在快手里追劇,而且還無法自拔”
快手獨播短劇《一胎二寶》目前才更新到第五集,但視頻總播放量已經超過 1 億。無數快手老鐵在劇集頁面留言,上演花式催更。“急死了,可以開vip一天看兩集嗎?”“御兒,充會員可以一天全部看完嗎?我充還不行嗎”。
古風、穿越、逼婚、霸道總裁式寵溺,這部集各種高能劇情于一體的《一胎二寶》是快手第一部嘗試分賬政策的小短劇,目前該劇已通過分賬達到百萬收益。女主御兒快手賬號粉絲更是高達1629. 1 萬,除了參演《一胎二寶》,還有《釵頭鳳》《我的一個道姑朋友》《這個王爺我想退貨》等各種短劇。
除了“快手古風短劇第一人”御兒,快手還有很多諸如《奇妙的博物館》《不思議》《住在我家的花美男》等知名短劇IP,這些短劇成功撐起了快手小劇場整個頻道內容池。
快手自去年 8 月份上線小劇場專有頻道,無形中改變了無數人觀劇習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快手追劇。截至目前,快手小劇場官方賬號粉絲681. 5 萬,快手小劇場話題頁收錄66. 6 萬個作品。這些短劇通常在 2 分鐘以內,劇情節奏更快,低成本制作但演員演技在線、服化道絲毫不遜于某些在播電視劇。
從整個文娛內容發展變化來看,一個越來越明顯的趨勢是,內容消費群體由 7080 后逐步向 90 后轉變。 90 后甚至 00 后的觀劇習慣是,對冗長拖沓內容的徹底拋棄。碎片化時間決定了他們更喜歡看信息量更為密集、節奏更快的視頻內容,1. 5 倍速、 2 倍速、只看某位演員cut式追劇逐漸成為常態。“短劇未來一定是一個可以取代長劇集的模式”。
目前快手小劇場入口放置在側邊欄功能里,不少用戶反饋入口有些隱蔽。整個小劇場頁面分為“我的”“精選”“短劇”“二次元”“生活” 5 個版塊。其中短劇是快手小劇場整個業務的重心。
據快手小劇場負責人介紹,快手短劇主要分為兩類,一種是連續劇情,另一種是單元劇。單元劇種類更多元,制作成本也相對更低。通常MCN會選擇投入制作單元劇。快手現有短劇賬號中, 60%屬于MCN,幾乎占據短劇大半壁江山。
快手短劇用戶畫像顯示,女性用戶占比60%左右,甜寵類短劇占比60%-70%。快手小劇場負責人于柯稱,未來希望引入更多懸疑劇情短劇,甜寵類占比達到40%-50%,懸疑類占到30%左右。
最受關注的流量分賬政策,剁椒娛投從制作方處了解到,目前快手短劇引入政策主要分為兩種模式,流量分賬和聯合出品。其中前者分賬模式最為主流,即按照千次有效播放單價計費,而千次有效播放單價則根據短劇質量決定。像御兒古風短劇《一胎二寶》為S級劇集,千次有效播放單價可以達到20。

此外還有一種合作模式為聯合出品,即快手投資制作方,雙方聯合招商。據了解,快手同開心麻花的獨家合作短劇即為聯合出品。
對于視頻制作方而言,平臺看好短劇市場,并且加大對短劇賽道的投入,無疑可以分擔他們躬身入局短劇市場的風險,分賬模式還可以快速實現資金回籠。短劇的商業價值有可能此前被嚴重低估。
疫情加速了短劇的迅猛發展,快手小劇場負責人于柯稱,今年快手短劇業務發展明顯超過自己此前預期,整個分賬體系更是提前了近半年的時間。短劇市場正在進入高速發展期。
誰在快手做短劇?
7 月 15 日,快手專門邀請一批制作公司做了一個不對外的精品短劇發布會,稱下半年快手會做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拿出百億流量對短劇進行扶持;第二件事是,會在快手首頁上開一個“欄目”口子,專門把短劇的權限放大。”
王偉江告訴剁椒娛投,快手平臺不久前的閉門會釋放出大力做好內容和品牌的利好信號,讓他決定在快手進行深耕。
目前他們在快手主打漫改短劇,走品牌定制劇路徑:通過在快看、愛奇藝等全平臺找漫畫數據最好的漫畫IP,然后夠買優質漫畫版權,之后再將品牌與短劇結合。從拿到IP進行改編再到拍、剪、運營、短劇上線,整個周期控制在 3 個月時間。
按照觀正文化的模式,他們希望將品牌+平臺+內容進行充分結合,跑通短劇的商業模式出來。與快手合作的第一部甜寵短劇《住在我家的花美男》即將于 9 月 30 號在快手上線獨播。該劇把品牌曝光和效果進行有效結合,每集 5 分鐘,一季 20 集,邀請張睿等明星出演,品牌從人設到場景貫穿整個短劇始終。
不同于觀正文化的定制短劇,短劇《不思議》出品公司兔猻文化跟快手推進的合作屬于2C形式的流量分賬。平臺按照對項目評級定價,并根據流量和點播情況進行分賬。快手會在評級的基礎上給到制作方基礎流量刺激冷啟動,同時也會進行聯合招商。而招商收益直接和項目關聯,快手會按照投資比例對廣告收益進行分賬。
快手會在評級的基礎上給到制作方流量的折價,同時也會進行聯合招商。而招商收益直接和項目關聯,快手會按照投資比例對廣告收益進行分賬。
《不思異》系列短劇是兔猻文化打造的幻想懸疑精品短劇IP。此前該公司出品的短劇包括《不思異:錄像》《不思異:電臺》《不思異:辭典》。
據兔猻文化CEO邱其虎介紹,公司最早在 2011 年是做電影開發,當時適逢電影發展的黃金時代。但是電影周期通常很長,有時候可能 3 年才磨一劍。所以他們既堅持電影開發,也同時尋找新的增長曲線,用單元短劇的形式拍攝項目,短劇易傳播,見效快,觀眾認可度高,可以成為傳統影視工業里迅猛發展的一環。
2017 年短視頻發展迅猛,深處行業內的他們深刻感知著一個業態不斷進化升級,規范從無到有,平臺對內容品質越來越高,雖然當時段子劇和基于KOL的vlog已經打得火熱,但是劇情向、IP向的短劇內容尚是空白,所以他們當即決定要做劇情向短劇,并于同年 5 月在全網推出免費短劇。
創新者的窘境在于,當業務探索先于行業覺醒,意味著創新需要更大的市場教育成本。那時候沒有短劇概念,沒有分賬模式,平臺也不愿意為創新買單。“平臺的邏輯是要保本的,廣告商進不來很難變現。”
他們最早跟西瓜、酷燃、秒拍平臺都有過接觸,最終跟西瓜達成資源置換合作。當時看中西瓜視頻,是因為作為小而美的垂類內容,不應該去和傳統巨頭搶推廣位,應該探索新的內容分發方式,例如算法,例如自帶細分圈層的平臺。“他們給流量,我們給他們獨家首播,通過這種方式打開了局面。”首播之后《不思異》全網鋪開,短劇收獲很大聲量。但當時并沒有實現直接盈利。
真正讓兔猻文化在短劇領域奠定信心的關鍵一年是 2019 年,一方面他們與B站聯合出品《不思異:錄像》,雙方共享未來的版權收益,證明短劇的商業模式已開始成型。對于發力在IP創造和長期運營的兔猻文化來說,也更看重長遠的品牌培育和對觀眾粉絲的養成。
另一方面,接近幾年的IP打造已經有了一定影響力,在IP延伸和變現領域也有了新的突破,兔猻文化和VR領域頭部公司VeeR公司聯合制作的VR懸疑短片《不思異:重疊空間》,不僅入圍了戛納360XR影展,同時在線下點播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收益。
再者,隨著 2019 年底影視行業大變革,平臺公司紛紛入局短劇領域,兔猻文化與知乎合作,聯合出品制作首部基于知乎品牌調性的懸疑短劇《深夜驚奇》也證明了兔猻文化在懸疑短劇領域的品牌價值。
今年兔猻文化選擇快手短視頻作為短劇《不思異:辭典2》首播平臺。在兔猻文化看來,快手平臺邏輯是典型流量型,制作方可以依靠流量分賬獲得收益。平臺的變現邏輯越簡單,越清晰,對內容方更具有吸引力。
反過來,不思異系列作為頭部短劇IP,所有短劇在豆瓣都擁有超過五千人參與的評分。這對快手而言,意味著具有很大的破圈價值。
跟快手達成合作之后,兔猻文化開始嘗試制作一些符合快手平臺調性的內容, “觀眾完全不一樣,所以你必須要符合觀眾的習慣。另外他們邏輯不一樣,比如說快手, 6 秒就是一個有效點播,那片頭就不要出 5 秒了,誰要看你的片頭”。制作方要主動適應平臺的游戲規則。
快手重新定義短劇商業價值?
愛奇藝、優酷、騰訊等長視頻平臺先后推出短視頻內容分賬模式,鼓勵生產優質短劇,微視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加大采買優質微短劇力度,其實短劇早在去年便已掀起新一輪的內容風口。
短劇賽道也的確打造出了像愛奇藝豎屏短劇《生活對我下手了》,《奇妙博物館》這樣的爆款內容。然而整個短劇行業始終處于摸索商業模式、尋找盈利方式階段,影視公司做短劇的決心取決于是否有投資,平臺是否愿意一同分擔風險。
很多先行試水的內容制作方都困在了商業變現上。兔猻文化CEO坦承,早期短劇制作都是不盈利的。“很多人就會問,您這個短劇盈利模式是什么,我直說,沒有盈利模式,都賠錢”。
愛優騰等平臺都無法跑通的短劇內容究竟是不是一個偽風口?快手要如何后來居上,實現彎道超車?
觀正文化認為,愛優騰無法打開短劇商業價值的關鍵在于,他們往往主推的是網劇和網大,短劇內容得不到平臺重視。其次,愛優騰屬于媒體平臺,無法為客戶提供流量保底,也無法推薦好的位置入口,客戶便缺少涌入平臺的動力。此外,網大網劇招商壓力可能已經很大,短劇招商更不會太樂觀。
而快手平臺邏輯不一樣,一個賬號即使無法通過一部短劇爆火出圈,也可以實現賬號粉絲沉淀,即該內容發出來之后,內容和用戶是沉淀在賬號里的,屬于內容團隊自己的資產。“所有劇里請的全是明星,明星可以邀請入駐快手,這樣快手方面可以給明星號進行一個官方引流,這樣可以實現人帶劇、劇帶人。”
兔猻文化CEO同樣認為,新興短視頻平臺推短劇更有優勢。短內容在長視頻平臺未必是重點,因為版面有限,好的位置肯定優先分給頭部劇。“這就是為什么傳統大平臺短劇一直在發力微短劇,但是反而被快手B站等新興平臺用短劇來做彎道超車。”
一位耽美短劇制片人告訴剁椒娛投,雖然目前各大平臺都在力推短劇,但快手給到的資源是最好的,平臺姿態也最為主動。
跟優愛騰合作,他們大多會要求短劇海外發行權也給到平臺,而快手、B站則不會對海外發行權有所要求,所以他們也更傾向跟快手合作。
最為關鍵一點,優愛騰短劇流量都很一般,平臺的資源位很隱蔽,通常處于電視劇頻道子頁面,內容方因此必須自己去做宣發。相反,快手賬號私域流量則可以給短劇帶來不錯的播放量。
快手小劇場負責人表示,快手做短劇的優勢在于,快手是關注人本身,而非內容本身。通過內容帶動平臺原生網紅,進而擴大內容的長效效應。快手短劇基于人設、強IP的運營邏輯,即使短劇完結,依然可以圍繞人去拓展更多內容。可以去拍更多劇情類的段子,或是去直播帶貨。
此外從用戶角度來看,用戶對不同平臺認知決定著他們對內容的接受度,通過短視頻平臺觀看短劇,用戶接受度會更高。短劇本身多以豎屏方式呈現,短視頻平臺本身即擁有產品優勢。
對于快手來說,力推精品短劇不僅可以豐富平臺內容生態,為平臺帶來更多流量,還可以為集團影視業務發展輸送優質ip項目。至于未來是否能撬動整個短劇賽道商業價值,我們且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