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永康市,有一位優秀的民營企業家,他所創立的天行集團連續25年名列永康市納稅50強。而在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他還不忘身體力行,在他60歲高齡的時候,他將公司交給了自己的兒子,來到芝英鎮擔任村支書,造福一方村民。他——就是浙江省人大代表、優秀民營企業家、永康改革開放的“領軍人物”應天行。
少時艱辛 走南闖北
年少時的應天行生活可謂無比艱辛。他的家庭既沒有背景,也不夠富裕。14歲時,他就出去出去拜師學藝。小小年紀的他,頭腦靈活,學藝很刻苦,進步很快。不到三年的時間既學藝成功,17歲時已經成功出師,并且收了自己的學徒。
后來,他做過工廠的業務員和采購員。在一次外出采購的時候,應天行在火車上結交了北京百貨站采購部的負責人。此人帶他逛了北京城,讓他第一次見到了電熱杯。“電熱杯生產工藝不難,市場又供不應求,可以考慮生產。”此人看他對電熱杯這么感興趣,便說了這樣一句話。可是他一定沒想到,自己的這句話讓應天行發現了商機。
青年創業 打響北京
應天行很快發現了電熱杯的市場。回去之后,立馬著手準備辦廠生產電熱杯。那個年代辦廠不想現在那么容易,那時候辦廠要到省里去參加考試,經過考核合格后才能拿到營業執照。經過多項復雜的手續,應天行終于領到了辦廠的營業執照,那一刻他的心情是無比激動的。
1982年,永康縣模具電器廠成立,生產的“口福”牌電熱杯熱銷全國。1985年,企業產值達到100萬元,他也因此受到縣委、縣政府的表彰。此后,應天行不斷開發出新產品,炭電兩用銅火鍋、三用銅火鍋、節能鐵皮鍋等產品相繼問世,為企業不斷壯大打下堅實的基礎。
可是,應天行并沒有滿足,他還要進一步擴大市場。1992年,永康撤縣設市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應天行穩穩抓住時機,將自己研發生產的“口福”牌電熱杯、銅火鍋帶進了北京,甚至走進了新華社,這樣,全中國的人都知道了“口福”牌電熱杯、銅火鍋,而他的產品在全國的銷量也得到了大幅的提高,至此一炮打響,全國聞名。
中年反哺 造福鄉親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企業的不斷發展,應天行的公司也越做越大,甚至連續25年名列永康市納稅50強,他也成為永康市商界名副其實的叱咤風云的人物。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開始思考如何反哺社會。雖然他對廠里的員工都非常好,但是他覺得這樣做的還不夠。于是,在2008年,他知天命的年齡,應天行沒有猶豫,決定交出企業指揮棒,讓兒子應詠志接班。而自己則一心擔任芝英鎮六村黨支部書記,準備造福鄉親,帶領村民奔小康。當時芝英六村的集體經濟發展緩慢,村里矛盾多,是塊燙手的山芋。可是,應天行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后,根據村里的一系列問題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在他任職10年來,村集體經濟增速明顯,他還先后為村民辦理了失地農民保險,建起了芝英農貿市場,村里每年每人還可領到3000元,讓村民的收入與幸福感大大提升。
尾 聲:應天而行 不忘初心
應天行一直對別人表示,自己是從底層一步一步上來的,知道底層老百姓的艱辛與不易。年少的時候,自己就想著如果有一天能出人頭地,一定要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無私的幫助別人,特別是那些窮苦的人們。幾十年過去了,他一直不忘初心,努力幫助更多人,2020年11月換屆選舉村書記,應天行又是高票當選村支部書記。他表示一心為村里建設更創輝煌,讓村民過上更好的生活!黃萬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