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海外企業紛紛赴港借殼上市,香港借殼的優勢是其處于國際水準的市場監管和公司治理結構,降低了或然負債風險,全球化金融市場和多種金融工具是企業又有強大的后續籌資能力。雖然香港殼公司巨額的費用和運營成本,這也無法阻止企業上市的熱忱。這也形成殼公司買賣的一條成熟的產業鏈。
利益與風險是并存的,買殼要注意兩大風險:一未是披露的潛在負債、不良資產或法律糾紛;二是殼公司股東幕后操作給買方的后續融資、經營造成阻礙,國內某著名電器大股東黃先生曾經就遭遇香港殼公司幕后操盤手設局,被迫以高價回購市場股份、損失慘重。而2020年10月6日,港交所資訊平臺也紛紛轉發,香港著名上市證券金控集團突然發出的一份澄清公報,宣稱發現有一名香港籍蔡姓人士冒其名義代理其行事。并聲稱與其無任何關聯。作為一家港交所正式上市企業發出一份這樣的公告,是極其罕見的。經細致洽詢,一條看不見的香港借殼賣殼鏈隱約浮現。據悉,國際著名風投公司金尊集團,也受此波及,其曾經洽購香港兩家上市公司運營上市股份之業務好像一直也委托香港一名姓蔡的人士全權打理。如果查實,那么對金尊集團將會產生不可預估的影響和財務損失。目前,其已經通過代表律師與所在國政府報備,并委托使領館進行查證。后續亟待落實。
赴港上市榮耀一時,切莫忘記關注另類隱形產業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