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二区_亚洲欧洲日本天天堂在线观看_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不卡一区

公告:魔扣目錄網為廣大站長提供免費收錄網站服務,提交前請做好本站友鏈:【 網站目錄:http://www.430618.com 】, 免友鏈快審服務(50元/站),

點擊這里在線咨詢客服
新站提交
  • 網站:51998
  • 待審:31
  • 小程序:12
  • 文章:1030137
  • 會員:747

展覽前言

縱覽20世紀的中國美術史,關于傳統與革新、繼承與改良的思潮與論戰紛起,中國畫家不斷地找尋國畫未來的出路和方向,是鏡鑒西方繪畫還是繼續叩問古老的中國畫體系?時至今日,當代畫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當代畫壇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但無論如何有一點毋庸置疑,筆墨作為中國畫的獨有的表現形式,任何脫離了筆墨體系的作品無法稱為中國畫。

中國畫中的筆墨有相對穩定的法則和規范,這些法則和規范的建立有助于畫家進入這個有無比探索空間的藝術世界。但是筆墨系統的法則與規范,決不是要畫家墨守成規,而是容許和鼓勵他們有所探求和創新,須能借古以開今。縱觀畫史,自開新面而成大家者,必能窮究前賢血戰古人,又能參合時代精神在藝術上自我演進。借古開今的出發點則是“開今”而“借古”,意是站在當下,在不斷開拓、實驗的同時,把歷史作為參照、對話、挑戰和超越的對象,構成延伸與超越的關系。

本次展覽以“翰墨文心——當代中國畫核心畫家60家筆墨研究展”為名,是為了將筆墨作為一個學術課題提出來,邀請當代60位主流藝術名家展示他們的藝術風格和個性創造,以期引起學術界的關注,重新研究筆墨風格的意義和它的價值。相信參展的這60位個性筆墨風格鮮明的畫家在筆墨上的各自探索成果和他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不僅會對人們有啟發和借鑒的作用,而且會把畫界對筆墨風格的討論引向深入。

本次畫展將以線上藝術展的方式呈現,參與展覽刊登發布的有雅昌藝術網、藝術頭條、新浪藝術、騰訊藝術等近百家主流藝術媒體及門戶網站,流量巨大,綜合瀏覽點擊量預計將達到上億次,一次參展,永久在線,影響深遠,終身受益。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時代丹青文化傳媒

學術主持:王鏞

展標題字:薛永年

周華君

參展畫家

周華君出生于四川眉山,曾就讀于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中國藝術研究院首屆“中國畫名家班”;首任三蘇博物館館長。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理事;中國博物館學會會員;中國傳統建筑傳統園林學會會員;近年來旅居法國從事創作與藝術交流,曾參加法蘭西獨立藝術家沙龍會員,參加法國獨立藝術家協會會員,法國巴黎文化藝術研究創作中心研究員、客座教授;法中藝術家創作交流協會(AIDIAA)名譽主席。

曾在中國美術館、成都、香港、臺灣、日本、新加坡、法國巴黎、里昂、英國、美國,德國科恩等地舉辦個人畫展聯合展覽百余次。

參加國內外數十次重大學術論壇活動;

入選國內外數十次重大藝術作品展覽活動;

入選日本“當代中國巨匠繪畫展”;

入選“中華世紀之光中國畫提名展”;

入選“正當代最具影響力百名畫家”;

入選“二十世紀中國畫名家書法百人選集”

獲評全國“最具學術價值和市場潛力(花鳥)畫家30名” ;

其代表作曾獲:

“中國畫學術精誠獎”;

“中國畫三百家”銅獎

“全國第二屆花鳥畫展”銅獎;

“愛我中華美術大展” 銀獎;等海內外多項專業獎項。

1991年中央新聞電影紀錄制片廠拍攝發行“擁抱生活的人—畫家周華君”電影紀錄片;

1991年應邀赴法國和歐洲進行藝術交流考察,并在巴黎,里昂,納依等城市舉辦個人畫展;

1995年策劃并主持“第九屆全國當代中國花鳥畫家邀請展”;

2003年—2004年間參與“中法文化年”重大中法文化交流活動并擔任主題演講“中國詩書畫2500年——從詩經到今天” 十余場,影響廣泛,被贊譽為:“杰出的文化使者”。

2003年-2018年間參加每年在巴黎大皇宮舉行的《藝術首都》年度國際藝術大展。獲高度評價。

2011年開始探索“瓷本繪畫”的創新之路;??

2012年在四川創建“眉州新窯”創作研究室;

2019年策劃建立“壇罐山國際現代陶瓷藝術創作交流中心”。

中央電視臺、四川衛視、湖南衛視、山東衛視、《美術》、《中國書畫》、《江蘇畫刊》、《中國畫》、《國畫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四川日報》、《香港文匯報》、《歐洲時報》、《世界報》、《巴黎納依期刊》……等百余種國內外報刊及媒體專題評介和報道;

出版個人作品專集和名家合集100余種。

藝術成就入編10多種藝術家辭典;

代表作品在深圳動產拍賣行、藝術品拍賣行、北京嘉德 、保利、瀚海 、華辰 、太平洋 、上海東方等十余個著名拍賣公司拍賣;廣為愛好者、收藏家、博物館、美術館和國際知名機構收藏。

作品欣賞

《荷花伴我入夢中》紙本水墨(98cmX63cm)

《只待舞翩躚》紙本水墨(98cmX63cm)

《風荷圖》紙本水墨(139cmX69cm)

《只信香飄十里風》紙本水墨(138cmX69cm)

《尋訪玉潔圖》紙本水墨(138cmX69cm)

《清靜界花新放》紙本水墨(138cmX69cm)

《鉛華淡妝成》紙本水墨(138cmX69cm)

《十里煙雨夢萬畝蓮花紅》紙本水墨(138cmX69cm)

《荷塘生意尚盈盈》紙本水墨(69cmX100cm)

《晚妝初燈上依稀點點紅》紙本水墨(138cmX69cm)

《疏雨荷塘迎朝陽》紙本水墨(139cmX69cm)

《小荷悠悠唱晨韻》紙本水墨(138cmX69cm)

《君有荷荷有銷魂處》紙本水墨(138cmX69cm)

《愛蓮原素心自夸不染塵》紙本水墨(138cmX69cm)

《荷塘月色月池蓮香自香》紙本水墨(68cmX68cm)

《莫道不消魂花香趁風清》紙本水墨(68cmX68cm)

《生活.藝術.人生》

——華君獨白

我生于蘇東坡故里,常感“有幸生于斯”,曾經有過快樂童年,然而父親用心良苦,未及總角,便教育我倍嘗生活的艱辛,陳綬祥先生在一篇序中有如實記敘:“五歲習川劇,六歲學武功,演少年英雄,藝名遍及鄉里。然天鑄英才,必使其難,二十余年內,世事浮沉,歷盡滄桑。搞體育,事農桑,提籃小賣,自立于人事之間,鑄體魄、煉肝膽······鍛心胸、融情懷。化天地之大氣,默識于心,亦畫之形、亦文之理……”。

皇天有情,我的命運注定與書畫結下了不解之緣,遂愛之彌深,不知不覺便把書畫當作了今生的“生涯”。

我對于藝術,可謂年少得志以討“生活”。“生活”是自己的,幸福是大眾的,若不能在內心營造“一個世界”渡越藝術生涯,如何向大眾忠耿以奉?藝術不可以占為己有而終歸于大眾,通過藝術我愿寄托“不是疏雨不尋訪,天涯何處無芬芳” ,所幸相知往往是不期而遇。

我之所以不投拜大師名門,乃求“大自在”。

對于藝術創作而言,生活并非是一個慷慨的施主,它把藝術的精華深深隱藏在美麗的誘惑之后,只有那些超越各種誘惑的探索者才有可能得到。誰真正做到熱愛“生活”,就不難創造出與時代同步的甚至于跨越時代的“杰作”。

那些老抱怨沒有“生活”的畫家顯然不能成為生活的主人。他們不配稱作為藝術家,因為他們沒有憑籍藝術家獨特的心靈去領略大千:

……閃爍的星空是否使你想到洪荒世界的博大與無垠?

一片紅葉在清泉中蕩漾,你可曾發現誘惑之情?

旭日初升,一架漆黑的山脊上兩個人與一條牛的剪影在移動,你有沒有思謀到生命正在萌芽?

我認為,歸根結蒂藝術源于生活。而創造思維的產生正是對生活有了深刻的體驗。因而作為藝術家如果沒有熱烈的真摯情感就永不能真正進入創作階段。那些拼射著火花激動人心的圖畫,只能出于那些具有九死不悔,意志堅強的藝術家之生花妙筆,因為他們敢于傾注畢生的勞作,堅定不移地探索并創造完全屬于個性化的藝術語言。

我堅信任何民族的優秀藝術都是屬于人類的,人們對藝術的迷戀其源蓋出于對美好生命的渴望,一如人們在欣賞那些偉大的無標題音樂時,癡醉迷狂!

我對生活總是那么認真和虔誠,喜歡樸拙的自然景觀,有自信尋覓被人們忽視,被人們遺忘的“美”的角落。常常獨自在農村的野山瀑布、木橋石溪或原始森林中倘佯。

我有時如此熱戀孤獨,孤獨時我的世界這么靜!靜得讓我聽得見天籟語絲……,甚至以為自已仿佛能辨識大自然呼吸的節奏所傳導出的呢喃樂音,這奇妙的旋律能震動我心靈,令我情不自禁地亦歌亦舞。

通過我的作品---不論是人物,花鳥,還是山水———我執意追求:瀟灑自如而率真的表現技巧;清雅斑斕而幻化的色彩;極盡大寫意之能事的水墨揮瀉……,意在表現出濃郁的抒情情調,讓觀眾不用思索就能感悟到這是創作者對大自然和人生強烈的愛而發出的放歌或吟唱!

今日畫壇不能說是“五花八門”,也算得上“熱鬧紛紛”,顯然我和許多朋友都曾有過困惑和迷惘,我的努力是追求清醒的“生活” 。我不愿做職業畫家,其意在于躲避“只緣身在此山中” 。

業余讀雜書,何止千百,包容雅與俗;覓尋蹊徑,不遠萬里,涉足海內外;偶爾為文為詩,情急了,傾刻千數文,一吐衷腸為快;畫雜畫,不論山水、花鳥、人物、往往感情用事;我認為畫畫宛如寫情書,只撿動人的詞,歷歷成文在心,任憑“真情流淌”。

我想:人到中年這樣“有情有愛”的過日子,不亦蠻好?!

我堅持相信米羅關于繪畫的審美理念,他說:“我認為一幅畫應象一束火花。必須象一位絕代佳人那樣容光煥發,或者象一首絕妙的詩歌那樣光芒四射”。

我往往經不著“生活”對我微笑的召喚,因此始終崇拜居里夫人的一句名言:“如果能追隨理想而生活,本著正直的自由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誠實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則定能臻于至善至美的境地”。

因此,藝術對于我,是生活,是理想,也更是人生!

生命不息!理想不止,雖身居三蘇故里,然心馳環宇八荒,日有所思,夜與坡翁神游,悠悠數十載功德召喚,沒齒難以忘懷。

惟銘刻在心的是:“道德文章千古事,不染紅塵”。

我會這樣寫下我的墓志銘:

“華君藝術是人生的藝術,華君的人生是藝術化的人生”

《名家點評周華君繪畫藝術》

周華君有豐富的閱歷與較廣的藝術修養,他學識廣博且謙虛寬容。他的作品風格變化較多,從傳統的功夫入手而不拘泥於傳統形色,從民族文化的情調出發而不局限于民族文化的故有形態,他善于用復色與中間色,亦善于將某些西方現代技法與觀念不露斧鑒痕地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

他更立足于中國人那種詩情畫意般的感受與隨和開朗的精神,因此,他的作品明快灑脫,有氣勢、蓄情趣、富靈氣、出新意、大膽潑辣而又具有飄逸之風,不論山水、花鳥、人物。瀟灑自如仿佛信手拈來。在他的作品中,傳統味、現代感似乎是和諧地熔為一爐。

他對藝術傾注了滿腔熱情,他的作品不但在國內獲得最廣泛的好評,并且在東南亞與歐美獲得了較高的贊譽,他在法國等地舉行的個人畫展得到了西方行家們的極高評價,被贊為東方文化與現代藝術高度統一的曲范之一。

———陳綬祥

華君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語言來傳達自己的感情,自己的追求。我個人認為二十年來他找到了荷花這種題材,其作品的繪畫語言是前無古人的。

他在潑墨、潑彩這種技法當中,能做到很恰當的統控,在畫面上形成一種很有意味的結構,這是一個很突出的特點。 這種畫法,這種意境,這種格調,這種畫外的審美意韻的東西,無論從藝術語言上、審美理想上,還有藝術構成上,都有自己鮮明的風格特征。他這種荷花系列能做到墨和色的有機結合,墨借著色顯得很華滋,色借著墨雖然是淡墨又顯得很厚實,畫的內涵也很豐富。總體來看是淡雅的,淡雅中又有一種很純厚的情味,一種意韻在彌漫,耐人品味。

華君的畫更強調一種大印象,大感覺,大意境。他在藝術探索追求上,越來越和那個具體的一事一物,一種事物表象的東西拉開距離,仿佛從哪兒超越出來,來把握一種心靈和宇宙的一個契合點,把一種藝術符號,較之于具體形象傳達的意韻更多的那么一種藝術構成。

他的繪畫,每件作品都不被法拘,不為形囿,抑揚跌宕,恣肆淋漓。但又畫得凝重沉厚,蘊藉華滋,做到了雄奇,簡括,舉凡傳統寫意畫所強調的以情驅筆,氣力相合,以簡馭繁,得意象外等審美理想,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我在周華君的作品中看到這每一色塊每一筆觸,每一幅畫的構成,包括他的題款,都是燦爛晶瑩的,我相信這樣的畫才能留在歷史上。

———杜哲森

華君作品中的水用得很好,他這種很清很淡的東西,他能把水和淡墨淡色用得這么好,恐怕還是現代以后的東西,周華君很能把握自己的個性才能和這種技法融合在一起,很快就畫出很有趣的東西。他掌握了這種水墨展現出的情趣,這是一種很難把握的效果,不少人也在走著自己的路子,也是淡墨的,我覺得華君是一個走得比較好,他整個提款也是很不錯,能看到他本身的靈氣和潛能,他還會有更大的發展。他自己如果執著的走下去,我想會有更大的成果。

———陳醉

周華君的畫才華橫益,元氣淋漓,潑彩淡墨很痛快,也能看到一些蒼老拙厚的一些內涵,畫面的提款和畫面的結合渾然一體,畫面感覺有五墨六彩之繽紛燦爛。

———劉曦林

看周華君的畫,和華君這個人一樣感染力很強,在畫上能看到他的一種人生觀,華君能把握一種很淡的東西,把自己融化到畫面上去,我覺得就很難,在融進去的過程當中又把自己的優勢再發揮出來那就更難了,但他做到了。

———申少君

獨特風貌的創造實際上只屬于少數藝術家,華君的藝術因為執著于重建水墨符號的空間,集傳統、現代意識于一體的獨創性,給人們帶來新鮮的審美感受,在某種程度上為中國傳統繪畫注入了新的生機,從而也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中國傳統繪畫死氣沉沉的面貌,從千人一面、似曾相識的陳舊模式中沖決出來,以它的成熟思考為中國傳統繪畫史增添了富有積極意義的、光彩奪目的一頁。為更多的人們所關注──因為它具備了偉大時代的人類文化意義。

———徐恩存

這也可說,他的畫已煉到太極的懂勁境界了,一粗率便不可捉摸出其圓轉間“毋使有缺陷,毋使有凹凸”的精妙。如果我要來評他的畫,那第一是冷,第二是艷,第三是清,第四是簡。冷而不失奔放,艷又處處秀潤,清也常宛麗卓約,簡而又顯出蓬勃生機。在墨的淡薄中求厚,在運筆的快速中求韻律。他著色鮮明,便顯出一種特有的清麗晶瑩,象朝露常潤不紊,象霜月交寒生輝一般。這真是人到中年筆也秋啊!冷而且絕,清而且簡,便也交織出一種冷而晶瑩,簡妙清空的很特殊的審美境界來。

———《人到中年筆也秋》·董欣賓

周華君有別于其他畫家的一個特點,是從淡墨淡彩中充分發揮淡墨表現力,用淡墨來表現出一種強烈的氣氛。在他的作品面前就能感覺他本人那種生命的力度,這就是他講的在淡墨世界中表現了他對藝術真善美的追求。

———王仲

荷花在中國藝術的境界里是一種文化符號,是中國文人所追求的高潔清白境界的象征,同時也成為中國繪畫最具有表現力的題材。周華君的荷花就很好地體現了這種文化觀念。

時光匆匆,華君畫荷幾逾二十載,長期以來他不斷在繪畫的語言結構上升華。他的色彩已不是傳統的“隨類賦彩”,他的色彩是他繪畫形式最活躍的藝術因素,具有極其鮮明的抽象意義,因為他著力刻畫的不是形象本體,而是形象的意義。在畫面上,他的色彩和墨有時是互破的,但是色不掩墨,墨不掩色,他的墨色厚重而玲瓏,沉靜而飄逸,一種純潔典雅的氣象在畫面上凸現出來。

華君是一位在自由狀態下成長起來的藝術家,閑適淡泊既是他的生活方式,也是他的藝術方式。在荷花題材的繪畫上,他經歷了“先識器而后文藝”的歷練過程,他已由技法階段上升到畫道境界,在此,他身心了了,大可遨游一番了。

———康征 ??

華君的花鳥畫得力于傳統,更得力于他對傳統的頓悟。因為崇拜漢代藝術,華君曾經四次去陜西霍去病墓。研摹那一大群震撼人心的雕刻珍品,他從那縱貫古今的傳統的生命上,找到了自己的生命坐標,他用自己的作品實現了時代審美理想的物化態。他反復研究八大山人的作品,力求探得朱耷具萬象于真情的底蘊。他的筆致,得力于虛谷,在飄逸和清新的基調上又有自己的作品的形式和內涵,傾注了“現代感”的滿腔熱情。華君的花鳥畫的筆墨、造型、意趣已經進入了一種高格調的境界。他用筆簡潔蒼樸,姿意縱橫;他的造型變化有度,奇而不誕,于是其畫韻有如清風明月,感之怡然,漾之在胸,令人陶醉,如《江山攬勝》、《艷陽秋色》、《春江水暖》、以及《秋荷》等無不是現實生活的衍化和詩化,畫家從生活中提煉出了美,又將這美去喚起人們對美的生活追求。這就是周華君繪畫藝術美的價值之所在。

———錢來忠

中國畫的最高境界,不是對自然物象的摸寫(無論是具象還是抽象),而應該是一個畫家內畫感覺的外化表現,是以藝術家的精神“實際創造一個對象世界”(馬克思語)。一個藝術家應努力去破譯那個人與自然,人與歷史,人與宇宙的永難揭開的秘密。古人所謂“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王船山語)的描述,正高度的概括出了中國藝術的最高理想和最高成就。周華君的藝術實踐表明,他正是按照這樣的藝術理想去從事繪畫的。他憑借著自己的天賦的聰敏,對人生、藝術、自然進行過不知疲倦的深刻冷峻的思索。他感到他已依稀窺探到了宇宙間那深沉而神秘的境界,他用他特有的藝術語言建立了一個自己的有情有相的小宇宙。這個小宇宙是圓滿的,自足的,它幾乎包含了宇宙的全部生命現象:激越與悠揚、剛強與柔美、質樸與典雅、博大與精深、潑悍與精微,豐富與單純、躁動與靜謐······在那里,我們感到時而如春陽朗朗,時而似夏雨滂沱,時而如秋風強勁,時而如冬雪明潔。發思古之幽情令人思越千載;狀萬物之情態,使人心馳神往;抒人生之意緒,令人浮想聯翩;吐宇宙之 氳,使人滌盡纖埃。極動處,有吞吐大荒之勢;極靜處,有禪定僧趺之意。他苦苦追尋的,與其說是按照自己的審美理想去頑強地表現自己,還不如說是為了尋求一種最好的形式去溝通他與自然、與宇宙、與人生的永恒關系聯系。

———摘自《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旭中·代昆

“博古意趣,亦有新意境,是活潑靈敏的創造心靈流露出的跳動的筆墨。”

———法國·熊秉明

二十年前開始認識華君的藝術,并有機會領會來自遠東的唯一超越了所謂的 « 傳統主義 » 的繪畫作品。 華君發現了自我并創造的是自我的一種 « 畫體 » 正好和中國繪畫本質的獨特性吻合。周華君 的 « 畫體 » 中的設計靈魂是一個擁有自身生態循環體 的無限可能的孵化器。他在其作品中,把色彩,筆墨,構圖等繪畫的諸多審美元素,在絕無止境形式的結構過程中發揮得淋漓盡致。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周華君的藝術語言的獨創性是他作品的藝術價值的充分體現,他的作品的獨特魅力必然為越來越成熟的觀眾廣泛欣賞和喜愛。

———Hugues Joscaud(法國)

曾在中國四川蘇東坡博物館任職館長多年的周華君,在他的國家和他曾辦過畫展的日本、西德、新加坡和法國深受贊譽。

憑著藝術家的本能和通靈之心,在二十年間,他創造了自己的繪畫風格。周華君是一位虔誠而純粹的畫家,他向往西方藝術發源地的法蘭西,但并不隱瞞他對中國傳統藝術的愛慕。

他多思善悟,其筆下之荷花散發迷人之清香,與梵高之向日葵實屬異曲同工。

———F·LAVRENE摘自法國巴黎《納依期刊》

讀華君的畫,一股飄逸“俊發”之氣息撲面而來。華君筆端的山水、人物、花 、鳥獸無不生氣流行。傳統的潑墨技法與現代感的和諧使華君的畫作給人留下至深的印象。誠如一位法國評論家所言:“周華君先生的作品跨越了東西方象征之界限。”

——摘自法國《歐洲時報》

艱苦豐富的經歷造就了華君性格中的東坡式的詩人氣質,仁厚、悲天憫人及心靈觸角的異常敏銳。華君常常贊嘆蘇子雖經重重磨難而仍能保持清新明麗的心靜。而在現實中,華君自覺地以這種心態去體驗人生,感受大千世界,凝煉了最具鮮明特色的作品。無怪乎不少藝術評論家稱周華君“得蘇子精華” 。

———摘自《世界日報》

周華君今年六月應邀訪法,已分別在里昂、巴黎舉辦了三次畫展,由于他的作品賦予靈氣、富現代感和內涵,雖以中國傳統水墨技巧畫山水、風景、花鳥,西方人都能體驗到美感,因此華君在此間被譽為“杰出的文化使者”。

看華君的畫,一種令人無法抗拒的靈運之氣撲面而來,似清音裊裊升騰,突破了光與色的介質,將你引入一個超然物外,化解了一切塵世憂煩、規矩章法的純情世界。

———《國際商報》

分享到:
標簽:翰墨 中國畫 筆墨 畫家 當代
用戶無頭像

網友整理

注冊時間:

網站:5 個   小程序:0 個  文章:12 篇

  • 51998

    網站

  • 12

    小程序

  • 1030137

    文章

  • 747

    會員

趕快注冊賬號,推廣您的網站吧!
最新入駐小程序

數獨大挑戰2018-06-03

數獨一種數學游戲,玩家需要根據9

答題星2018-06-03

您可以通過答題星輕松地創建試卷

全階人生考試2018-06-03

各種考試題,題庫,初中,高中,大學四六

運動步數有氧達人2018-06-03

記錄運動步數,積累氧氣值。還可偷

每日養生app2018-06-03

每日養生,天天健康

體育訓練成績評定2018-06-03

通用課目體育訓練成績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