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金華山南麓的智者寺,距今有1500年歷史。她東攜芙蓉,南握羅店、西帶金華,北倚滾鐘,猶如一顆被佛光呵護的明珠,與日月爭輝。
2019年7月13日,澳大利亞佛教協會會長馬錦鑫“海外弘佛”浙江行的第二站到達金華,拜見了有著江南名剎之稱智者寺當家主持定覺法師。定覺法師得知馬錦鑫會長此行實地考察的的主要目的是借鑒定覺寺在建筑風格和整體寺廟格局的特色,為在建中的墨爾本觀音道場提供標榜后,欣然應允,親自引導馬錦鑫會長一行參觀了寺廟的各大殿堂。智者寺的園林是皇家園林和寺廟園林的結合,采用枯山水和大面積山水園林結合,營造“深山藏古寺”的意境,與大禪林、寺廟建筑群等共同形成開放有序的空間組合。總體建筑風格定位唐宋,規劃占地面積230余畝,建筑面積7萬多平方米。建筑依次有石牌坊、石經幢、石照壁、山門殿、七步生金蓮、金蓮花雕塑、三歸橋、放生池、天王殿、鐘樓、鼓樓、五方佛殿及客堂、祖師殿及庫房、三世佛殿、圓覺殿、楞嚴殿、金佛殿、文殊殿、普賢殿、地藏殿、觀音殿、羅漢堂、大慧堂、五觀堂、藏經閣、博物館、三圣殿、學修中心、監院樓、云水堂、僧寮、方丈院、佛茶苑、上客堂等。

馬錦鑫會長向定覺法師匯報海外建寺事宜
馬會長興致勃勃地聽完定覺法師如數家珍的詳細介紹,他對東苑的規劃尤為關注:這里為養生別院、月映禪語、戒語別業、慈源禪境。該區位于慈源溪水脈龍尾,月印禪池,山林圍合,開合有序。養生別院和慈源禪境,以禪修文化的傳播、傳承和拓展為主,將禪的意境、禪的智慧、禪的故事融匯到建筑與自然環境中。無論游客還是居者,都能感受到此中環境所蘊含的縷縷禪意,處處佛境。

馬會長向定覺法師展示《十八羅漢圖》
在款待馬會長一行的歡迎午宴中,馬錦鑫會長特地向定覺法師表示感謝:“我連日來游歷了江南諸多古剎寶寺,今日一見,耳目一新,學到了許多寶貴的真諦,也為在建中的海外道場提供了有力的佐證。確實不虛此行”。隨后,定覺法師還為馬錦鑫會長的觀音道場圣品《十八羅漢圖》加持了寺廟金印。

智者寺為《十八羅漢圖》加持寺廟金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