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至12月4日,在位于日本東京虎門的中國文化中心,舉行了由東京國際文化交流協(xié)會主辦的“掬水留香——中日書畫家&青少年作品交流展”。來自中日兩國18名書畫家及數(shù)十名中日青少年的近百幅作品匯聚于此共同展覽。
“雖然疫情尚未平息,但中日書畫家及青少年積極參展、相互交流的心愿沒變。希望通過展覽向中日書畫朋友傳遞異域文化、開拓視野,也期待能通過展覽傳遞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認真對待每一天。無論疫情與否,對藝術(shù)的追求與執(zhí)著不變。”本次畫展的主要策展人旅日畫家鄒麗萍說。
(日本小朋友在專注地看谷勝民作品——《漁民像》)
“媽媽,這漁民畫的太好了,我長大了也要畫這么好。”交流展上,一個日本小朋友站在河北畫家谷勝民的作品——《漁民像》前仔細觀賞,久久不肯離去。
(河北畫家谷勝民作品《漁民像》)
谷勝民,河北畫家。畫面中的漁民風雪滿面、滄桑盡顯。當他得知日本小朋友要把自己當做學畫的榜樣時,他激動的說“我要把孩子看畫的這張照片永久保存。”
“這次參展的畫家除了有北京中國書畫協(xié)會理事阿拉坦高娃女士和日本畫家伊東正次先生的作品出展,之外還有中國的6位畫家和在日本的11位畫家參展。中國和日本兩國的少兒作品29幅也進行了參展交流。通過此次展覽,不僅希望促進中日書畫友人的交流,更希望能為孩子們樹立榜樣、開拓視野,實現(xiàn)‘大手拉小手’的目的。實踐證明,孩子們真摯的肯定對畫家也是巨大的鼓勵。”鄒麗萍對記者說。
除了畫家作品吸引人外,中日青少年的作品也非常亮眼。“兩國孩子們的作品非常有朝氣和想象力,讓我看了深受觸動。”旅日攝影家馮學敏在觀展后不禁發(fā)出感慨。
“中國孩子的線描功底真好。”“日本孩子的畫感覺特別活躍、用色也非常大膽、豐富”……展廳里時不時能聽到觀展者的感嘆聲。“我們期待與中國畫家、兒童多多進行交流。對于在日本生活的華人華僑的孩子來說,需要學習、借鑒更多的中國文化。同時我們也希望日本孩子的鮮活畫風給中國孩子一些靈感。”鄒麗萍說。
日本語言學校教師川船和久在觀展后表示,“認真欣賞了每一幅作品,疫情期間能欣賞到中日兩國的交流作品非常開心。中日畫家非常用心,孩子們的作品充滿童真、童趣,印象深刻。”
在談到畫展主題取名“掬水留香”的原因時,鄒麗萍表示“‘掬水留香’選自《全唐詩》于良史的《春山夜月》,原文是‘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日本的茶道常用‘掬水留香’作為雅句來裝飾茶會。而我對此句的理解是‘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通過此展,促進中日書畫的交流, 愿日中友好代代相傳。(完)
(記者: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