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北京觀復美術院
承辦單位:觀復美術館
學術主持:劉龍庭(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
展標題字:范迪安(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
參展畫家(按年齡排序):
賈平西 裘緝木 楊明義 賀 成 趙文元
王桂群 汪國新 許一川 陳鵬同 朱道平
張建新 萬 鼎 朱全增 劉永明 梁永琳
李希勇 劉心亮 馬 超 韓學中 王繼平
葉 暉 明 瓚 莊道靜 韓小房 李 毅
李景峰 崔 進 劉天鵬 徐銜 張 鈞
前 言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經典《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意為探究事物原理,從中獲取智慧。對于中國畫而言,畫家為物象傳神,要忠實描寫觀察對象,窮盡物理,就首先必須“格物”,“格物”之后才能“致知”,這個“知”是物之體貌,也是畫家心源所在。“格物”是面對自然和傳統,有一種細致入微的觀察和表現,它不是為了刻畫而刻畫,而是講求傳神、富有生趣的表達。通過格物、致知、乃至進一步對生命與自然思考和體悟,從而在創作上達到傳統、生活、心源三位一體,才能進入到更高的藝術境界。
有鑒于此,這次展覽以“格物致知”為題,意在倡導藝術家在觀察現實生活時,要有一種“格物”的意識和精神。在面對自然、客觀事物的物情、物理和物態,記錄下自己的觀察所得,把它提煉成繪畫語言,最后使自己超越物理羈絆,超然于物象與自我形骸之外,達到內心的豁然貫通。
畫家簡介
王桂群,又名王貴群、王婧琪,河北邢臺威縣人,回族。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重彩畫研究會會員,中國當代工筆畫學會會員,中國國典書畫院藝術顧問,中外名人藝術院藝術顧問,北京女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青年國際文化藝術協會副會長、常務理事,人民藝術書畫院常務理事,一帶一路絲路文化之旅書畫院黑龍江書畫院分院院長。
1971年后隨北京畫院畫家習畫,師從著名畫家劉凌倉、任率英、潘潔茲、于致貞、蔣采蘋、黃均、馬瑔教授等。先后就讀于北京教育學院藝術系,北京畫院研究班,首屆中國文化部重彩畫高研班。
王桂群擅長當代重彩花鳥畫,尤其擅長表現荷花夢幻般的意境,自成一格。自1998年參加文化部重彩高研班學習后,形成一種將傳統中國畫與西方藝術相融合的風格,代表作品《秋日斑斕》、《秋日》組畫等。
1999年以來,多次赴德國、意大利、法國、奧地利、西班牙、英國、美國等,與西方畫家繪畫藝術交流,到各大美術館觀摩寫生,進一步增強現代美術意識,畫風更加新穎。作品源于生活,通過寫生創作,刻苦專研,融入摯愛的情感,心靈得到藝術的熏陶,逐步形成了個人的符號,構造了一個靜謐夢幻,香遠益清的荷花【蓮花】世界,給人一種視覺感受。正如畫家本人的藝術感悟;“光影與流動,若與天色接,詞能攝叢草之魂。畫更應如此。”
著名畫家潘潔茲先生在90年代末對她的評價為:“她是20世紀末中國工筆重彩畫壇新崛起的一位重彩女畫家,創造性的發展了沒骨花鳥畫的創新之路。”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并獲獎,數次在歐洲舉辦個人畫展,并被收藏。多次參加慈善書畫捐贈拍賣活動。
作品《秋日斑斕》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作品《霧荷》被國賓館收藏;
作品《秋日組畫》被德國K畫廊收藏;
作品《夢系列》被奧地利多個畫廊收藏;
作品《荷舞》被羅馬現代美術館館長收藏;
作品《花》日本東京【水墨名家書畫展】并被日本村上美術館收藏;
2008年作品《朝霞》在國際奧委會、中國文化部、第29屆奧運會組委會、中國美協等單位共同主辦的“2008奧林匹克美術大會”上獲銀獎展出;
2012年作品《瑤臺月色》受國際奧委會特邀在倫敦展出,并被奧林匹克藝術中心收藏;
2012年《荷韻》被阿聯酋沙迦藝術中心收藏;
2016年作品《晨曦》受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美術大會特約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展出并被奧林匹克美術大會收藏。
2017年,作品夢荷系列一至五幅,參加(香港明天更美好,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全國名家邀請展)香港大會堂展出,香港國際廣告公司,美術報社,香港特別行政區中聯辦主辦。
2017年,作品(夢),〈荷霧)參加中泰文化經貿合作高峰論壇,暨泰中藝術家聯合會泰中經濟貿易交流中心成立十八周年慶典。
2017年特邀在北京雁西湖國際會議中心,由社抖院文化中心舉辦的《一帶路文化藝術大展》暨高峰論壇。
2018年美國紐約藝術博覽會國色華彩全球巡展,授予“中美文化藝術交流大使”榮譽稱號;
2019年“輝煌七十年·奮進新時代·同根同夢”慶祝共和國70華誕聯誼會獲“杰出人物獎”;
2019年《澳門明天更美好》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書畫名家作品展獲“感動澳門人氣獎”。
王桂群的藝術成就先后被人民日報、北京購物導報、甘肅省電視臺、蘭州市電視臺、中國書畫報、中國貿易報等數家媒體專題報道,影像遍及海內外,作品倍受藏家珍愛。
出版有《王桂群花鳥畫集》《意韻—王桂群工筆畫集》等。
作品欣賞
詩意的藝術世界
雷正民
當代中國工筆花鳥畫家王桂群,以其女性特有的敏感細膩和文靜執著的個性,構造了一個靜謐夢幻、香遠益清的荷花世界。“出水芙蓉”—荷花,在中國傳統藝術中,是高潔、節操的象征,賦予它擬人化的神采。
王桂群所作夢荷系列,在傳統的基礎上,有她自己獨特的感受和創新,雖仍以意境新、詩情美為崇尚,通過色墨交融、東西匯流的現代藝術語言,已然有當代意識貫注其間,在沉靜、深遠的靈虛清逸境界中,透露出生生不息的無限生機,“月亮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著名文學家朱自清詩一般的文,似乎為畫家的作品作了最好的闡釋。你看《瑤臺月色》,瑤臺,是神話中西王母的所在,畫家在月色朦朧中營造出特定的氛圍,觀賞者自當領會和想象出那美麗的縹渺的神話世界。《月暈》、《霧荷》亦是“山色有無中”的情調,令人不可捉摸卻又意趣無窮。
藝術大師齊白石題荷詩中說:荷花身世總飄零,不染污泥邁眾芳。《露冷香幽》,內涵深沉,似乎就是畫家人生追求、命運搏斗和人格境界的化身閫家王桂群自幼鐘情于美術,七十年代初正式投師學畫,深得著名工筆畫大家潘潔茲、黃均等的教誨,經過嚴格的訓練,從傳統中來,又善于融匯新機——東方的西方的技藝,恰到好處。
尤以其畫作的格調高雅,而令人刮目。這反映了她良好的藝術感覺和具有悟性的天資;也說明她經歷過一番艱苦卓絕的藝術探索,成果來之不易。王桂群充滿興趣傾心力于荷花世界的反復吟味,但也應涉歷其它題材的創作,如《南島情》,抓住亞熱帶植物的神韻,交輝著筆墨的意趣,說明畫家技藝純熟,陌生的領域,依然表現得輕松而溫馨。
不久前,王桂群參加文化部主辦的中國工筆重彩高級研究斑,經過高層次的研討和實踐,推出大作《秋日斑爛》,以重彩和構成,顯現濃厚、明快、鮮艷、富麗的色彩意向,確是一次成功的賞試。雖仍以荷為主題,與原來恬淡、朦朧的情調,變而為強烈的光感和節奏,燦爛、明快,令人振奮,在藍綠色調子豐富的和弦中,又和諧著溫厚安祥的底蘊。
展岀時獲得廣泛好評,為中國美術館收藏。欣悉,王桂群女士將應邀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訪問、交流,開啟新的視野,展示中華藝術,相信她的畫作,會有更多知音喜愛,她的不斷更新完善的藝術,也將會有新的激變和拓展。
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