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前言
縱覽20世紀的中國美術史,關于傳統與革新、繼承與改良的思潮與論戰紛起,中國畫家不斷地找尋國畫未來的出路和方向,是鏡鑒西方繪畫還是繼續叩問古老的中國畫體系?時至今日,當代畫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當代畫壇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但無論如何有一點毋庸置疑,筆墨作為中國畫的獨有的表現形式,任何脫離了筆墨體系的作品無法稱為中國畫。
中國畫中的筆墨有相對穩定的法則和規范,這些法則和規范的建立有助于畫家進入這個有無比探索空間的藝術世界。但是筆墨系統的法則與規范,決不是要畫家墨守成規,而是容許和鼓勵他們有所探求和創新,須能借古以開今。縱觀畫史,自開新面而成大家者,必能窮究前賢血戰古人,又能參合時代精神在藝術上自我演進。借古開今的出發點則是“開今”而“借古”,意是站在當下,在不斷開拓、實驗的同時,把歷史作為參照、對話、挑戰和超越的對象,構成延伸與超越的關系。
本次展覽以“稽古澄心——當代中國畫名家筆墨研究展觀摩展”為名,是為了將筆墨作為一個學術課題提出來,邀請當代主流藝術名家展示他們的藝術風格和個性創造,以期引起學術界的關注,重新研究筆墨風格的意義和它的價值。相信參展的這些個性筆墨風格鮮明的畫家在筆墨上的各自探索成果和他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不僅會對人們有啟發和借鑒的作用,而且會把畫界對筆墨風格的討論引向深入。
本次畫展將以線上藝術展的方式呈現,參與展覽刊登發布的有雅昌藝術網、藝術頭條、新浪藝術、騰訊藝術等近百家主流藝術媒體及門戶網站,流量巨大,綜合瀏覽點擊量預計將達到上億次,一次參展,永久在線,影響深遠,終身受益。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時代丹青文化傳媒
學術主持:王鏞
學術顧問:趙成民
展標題字:劉曦林
劉雙全
參展畫家

劉雙全,筆名文刀,號九疑山人。1943年8月生于湖南寧遠。從小酷愛藝術尤鐘繪畫,在藝道上艱苦跋涉,修德敬業。自學成才,擅長中國畫,漫面。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永州市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畢生致力于美術事業,長期在舜葬圣地九疑山、瑤族故地千家峒筆耕墨耘。創作了大量的美術作品、先后獲省展金獎、國展銀獎,第一屆中國美術金彩獎等各種獎項。繪畫作品題材廣泛,立意深刻,風格技法求新善變,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強烈的個人風貌。特別是近年來,立足本土,植根民間,不斷進行藝術探索,在理念、形式、技法上又有了重大突破,創造出一片“士”而“土”、“俗”而“雅”的藝術新天地。
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和被收藏,并入選《世界美術全集》等多種大型畫冊,出版有《劉雙全速寫》《劉雙全國畫選》,漫畫《父子》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國畫《板倉情思》入選建黨70周年全國美展,漫畫《女書識趣》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在美術創作、教學、理論研究方面均有建樹,藝術成就被載入海內外數十種大型辭書。
作品欣賞
一位純粹的藝術家,總是在以一種屬于自己的方式來概括和表達自己的理想,總是對自己文化母體與豐富的社會生活抱著巨大的熱情,也正是他的創作理念,他的構成圖式,他的色彩技巧,他的點畫線條,他的詩意與哲思的活水源頭。劉雙全先生對永州,對湖湘文化充滿虔誠,而且一往情深,對九嶷故典、民間藝術、奇山異水、民風鄉情……都是他不盡的筆下題材。因此,他的作品總是慧心獨具,使人耳目一新。卓然不凡的情懷與品格,成就了劉雙全先生影響畫壇、風采獨具的藝術世界。
文/朱訓德

《坐歌堂》︳136cm×136cm︳ 1995年

《面壁圖》︳136cm×136cm︳ 2003年

《瑤族千家峒》︳136cm×136cm︳ 1997年

《千年孔府》︳136cm×136cm︳ 2003年

《懷素書蕉》︳68cm×68cm︳ 2012年

《山鬼》︳68cm×68cm︳ 2008年

《湘妃竹》︳138cm×69cm︳ 1989年

《秋山放牧圖》︳68cm×68cm︳ 1989年

《千山翠》︳68cm×68cm︳ 1989年

《踏雨行》︳138cm×69cm︳ 1989年

《吊腳樓》︳80cm×54cm︳ 1990年

《晨曲》︳92cm×54cm︳ 1989年

《透心甜》︳143cm×109cm︳ 197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