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中央“關于在全社會深入學習雷鋒、培育文明風尚”的重要指示和《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精神,廣泛進行雷鋒事跡、雷鋒精神和雷鋒式模范人物的宣傳教育,充分發揮先進模范的示范帶動和價值引領作用,廣泛普及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道德規范。中國雷鋒報社、中國雷鋒工程委員會、全國學雷鋒辦公室等機構發起全國雷鋒式人物評選活動 。來自湖南懷化的李紹芳獲得了“學雷鋒先進個人”殊榮 。
本次評選活動以雷鋒同志艱苦樸素、克己奉公、助人為樂、自強不息的精神為準則,結合參選人在理論政策宣傳、文明實踐、社區服務、脫貧攻堅、扶危濟困、搶險救災、關愛他人、文化服務、生態環境保護、以及參加學雷鋒志愿服務等方面的表現為依據,由地方雷鋒工作站統一推薦,組委會統一綜合評定,活動公開、公平、公正。
李紹芳同志在工作中能積極以身作則,引導樹立正確價值觀,能很好將學習雷鋒精神與工作相結合,積極投身志愿服務事業,前后參加各種志愿公益活動十余次,公益服務時長長達四百余小時,受到各組織與社會好評,贏得廣大志愿者的贊譽。該同志熱心志愿服務事業,富有敬業精神與奉獻意識,以身作則,志愿做優秀的雷鋒精神弘揚者。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作為企業家的李紹芳捐資助學已經堅持了16個年頭。出生農村的他,深知知識改變命運。因家境貧困,他求學生涯充滿了艱辛。大學畢業后,他考入政府機關工作,后辭職創業,于2004年創辦自己的首家公司。
富起來的李紹芳深知,要想改變家鄉面貌,改變人生命運,最終還是靠教育。自2004年以來,他一直堅持捐資助學、扶貧幫困,累計出資過100萬元,資助貧困學子100余人。
為了留住優秀人才,推動辰溪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獎勵扎根在橋頭溪鄉從事教育工作的外鄉教師和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他累計獎勵教師50余人次,發放獎金14萬元。
今年疫情期間,作為名譽會長的李紹芳,帶領辰溪義工協會,籌集愛心捐款12萬多元,口罩6萬多只,發動廣大志愿者為廣大市民發放口罩3.6萬個,之后又多次組織志愿者將愛心捐款采購的口罩送到鄉鎮路口防控監測點和社區、單位一線執勤人員手中,為了一線工作人員及時消毒又采購75%酒精1500斤,配上小壺送到各個監測點。
不僅僅個人積極投身教育慈善事業,還在公司設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支持那些因貧困輟學、考上大學卻無力承擔學費的家庭以及貧困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創業扶助。

李紹芳多次拒絕電視臺與記者的直接采訪,他曾經說過:“企業家的使命絕不僅僅是將企業經營好,更要放眼于企業社會責任,首先企業要奉公守法、弘揚正氣、艱苦創業,開拓創新,體現時代精神。其次是企業要勇于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參與社會公益活動,要時刻懷揣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情懷。只有站在這樣的高度,才能讓企業更加健康長遠、社會建設才會更加繁榮美好。我所取得的每一點成績,都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借此機會來回饋社會,未來,我們將在公益事業道路上,與大家繼續攜手,一路同行,讓雷鋒精神發揚光大”。
做好事不留名,是中國的優良傳統,但社會更需要榜樣的力量。安置就業、扶貧濟困、資助教育、社會穩定等公益事業僅僅靠政府、慈善機構、公益組織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具有社會責任心的企業及個人來共同完成。
企業家參與公益事業,能為企業和企業家樹立良好社會形象,能讓社會更多的了解企業、熟悉企業、企業的產品更有市場。企業發展好了、才有更多的能力與精力去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社會責任是相輔相成的,通過履行社會責任能達到共生雙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