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北京觀復美術院
承辦單位:觀復美術館
學術主持:劉龍庭(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
展標題字:范迪安(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
參展畫家(按年齡排序):
李澤民 何 揚 姜寶林 楊力舟 趙緒成
蔡 超 李文龍 夏文彪 郭石夫 胡永凱
李乃宙 吳膺群 王天勝 張復興 趙成民
劉二剛 李 江 王昭燦 何 放 楊愛群
崔東湑 吳偉進 周朝輝 于文江 李長庚
白金堯 趙克儉 夏 亮 趙英旭 吳思冬
前 言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經典《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意為探究事物原理,從中獲取智慧。對于中國畫而言,畫家為物象傳神,要忠實描寫觀察對象,窮盡物理,就首先必須“格物”,“格物”之后才能“致知”,這個“知”是物之體貌,也是畫家心源所在。“格物”是面對自然和傳統,有一種細致入微的觀察和表現,它不是為了刻畫而刻畫,而是講求傳神、富有生趣的表達。通過格物、致知、乃至進一步對生命與自然思考和體悟,從而在創作上達到傳統、生活、心源三位一體,才能進入到更高的藝術境界。
有鑒于此,這次展覽以“格物致知”為題,意在倡導藝術家在觀察現實生活時,要有一種“格物”的意識和精神。在面對自然、客觀事物的物情、物理和物態,記錄下自己的觀察所得,把它提煉成繪畫語言,最后使自己超越物理羈絆,超然于物象與自我形骸之外,達到內心的豁然貫通。

畫家簡介
何放,字抱一,又字磔一,號欣吾子。祖籍江蘇興化。畢業于徐州師范大學、北京齊白石藝術函授學院;結業于中國美術學院、江蘇教育學院美術系。受業于齊良遲、李燕、常書鴻、谷文達、譚勇、陸儼少、尚連壁等先生。潑墨潑彩山水畫得常書鴻所傳張大千潑墨潑彩心法,是大風堂再傳弟子,經過多年研習,自成一格,潑墨潑彩山水畫極具張大千潑墨潑彩山水畫的神韻?;B畫得到齊良遲的真傳,為寄萍堂再傳弟子。山水畫還得到傅抱石弟子尚連壁所傳,亦是抱石齋的再傳弟子。
作品多次在全國各類書畫大展中參展獲獎,現為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徐州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學高級美術教師。其作品多次在全國各類書畫大展中參展獲獎,《深山風雪夜》入選由中國國際交流協會、文化部市場發展中心、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大學中國哲學于文化研究所舉辦的“媽祖文化于中華傳統美德全國美術作品展。”《瑞雪飄來古韻濃》,獲由中國美協,首都博物館舉辦的“偉大豐碑———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80周年”全國書畫展優秀獎等。
作 品 欣 賞
恩師常書鴻曾經說:‘何放學習張大千潑墨潑彩山水畫有模有樣了但是唯一的缺陷是潑墨的韻味十足,濃墨不足,有的是即使有點濃墨卻被后來的潑彩壓住了。還要不斷的探索,以求更加完善’。

▲作品欣賞
尚連璧老師說:‘何放跟我學習傅抱石山水畫由于有一定的基礎,很快進入狀態,得抱石筆意和神韻,現在能把抱石大師的山水畫畫的好的不多了?’

▲作品欣賞
恩師齊良遲在北京齊白石藝術函授學院曾對我說‘你學畫從八大山人畫法入手,起點高,難度大,現在又學習齊白石的畫法,筆力墨法都有基礎,已極具八大白石風格。。。。’

▲作品欣賞
恩師江蘇教育學院美術系主任謝珍珠在1987年我在江蘇教育學院美術系進修結業匯報展出中曾這樣說過:‘學生何放在江蘇教育學院美術系進修期間素描和色彩畫的學習一般不能恭維,但是你在中國畫學習上有基礎尤其在學習八大山人、齊白石、傅抱石、張大千的筆墨有點意思,這次匯報展上的幾幅水墨畫很突出,希望你在結業后在水墨畫上有所發展’。

▲作品欣賞

▲作品欣賞

▲作品欣賞

▲作品欣賞

▲作品欣賞

▲作品欣賞

▲作品欣賞

▲作品欣賞

▲作品欣賞

▲作品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