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和田玉觀音掛件
觀音,即觀世音,為佛教中四大菩薩之一,后因唐諱太宗李世民之名,故去“世”字,而改名觀音。據稱觀音可應機以種種化身救眾生苦難。佛教把他描寫為大慈大悲的菩薩。女相菩薩造像,約始于南北朝,盛于唐代以后,早期多為塑像,惟明代始見玉作更盛行于清代乃至現代。
觀音心性柔和,儀態端莊,佩戴者可消彌暴戾,遠離是非,世事洞明,永保平安,消災解難,遠離禍害。俗語說“男帶觀音女帶佛”,就是希望男士們能借觀音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多一些象觀音一樣的慈悲與柔和,自然就得觀音保佑平安如意。事(學)業成功:“觀音”諧音“官印”,古時男人都會赴京趕考,求得官運,封官進爵。現在男士佩戴玉觀音則寓意官運亨通,事(學)業有成,財源廣進。

觀音是中國老百信奉的法力無邊、普渡眾生、救苦救難的神、而玉又是珍貴、潔凈之物、兩者相結合,讓人產生一種從其質到其神崇拜。玉觀音寓意美好,象征著吉祥如意,和睦美滿。并具有辟邪、護身、保平安等功效。

該件是觀音菩薩掛件,手端玉凈瓶,靜目微閉,低眉俯視,底部巧雕蓮花,整件雕工精湛,線條流暢,人物刻畫傳神。做工古樸,脂份極為美好,玉質細膩油潤,手感好,包漿古舊;雕工精絕,構圖嚴謹、刀法線條流暢、造型逼真。觀音心性柔和,儀態端莊,佩戴者可消彌暴戾,遠離是非,世事洞明,永保平安,消災解難,遠離禍害。
中國和田玉有著非常悠久歷史,名聲響譽中外,用和田白玉來制作成玉觀音或玉佛,其收藏價值相當高,廣受玉器收藏家們的追捧和青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