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前言
縱覽20世紀的中國美術史,關于傳統與革新、繼承與改良的思潮與論戰紛起,中國畫家不斷地找尋國畫未來的出路和方向,是鏡鑒西方繪畫還是繼續叩問古老的中國畫體系?時至今日,當代畫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當代畫壇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但無論如何有一點毋庸置疑,筆墨作為中國畫的獨有的表現形式,任何脫離了筆墨體系的作品無法稱為中國畫。
中國畫中的筆墨有相對穩定的法則和規范,這些法則和規范的建立有助于畫家進入這個有無比探索空間的藝術世界。但是筆墨系統的法則與規范,決不是要畫家墨守成規,而是容許和鼓勵他們有所探求和創新,須能“借古以開今”(石濤語)。縱觀畫史,自開新面而成大家者,必能窮究前賢血戰古人,又能參合時代精神在藝術上自我演進。借古開今的出發點則是“開今”而“借古”,意是站在當下,在不斷開拓、實驗的同時,把歷史作為參照、對話、挑戰和超越的對象,構成延伸與超越的關系。
本次展覽以“借古開今---當代中國畫筆墨60家線上學術觀摩展”為名,是為了將筆墨作為一個學術課題提出來,邀請當代名家展示他們的藝術風格和個性創造,以期引起學術界的關注,重新研究筆墨風格的意義和它的價值。相信參展的這60位個性筆墨風格鮮明的畫家在筆墨上的各自探索成果和他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不僅會對人們有啟發和借鑒的作用,而且會把畫界對筆墨風格的討論引向深入。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時代丹青文化傳媒
學術主持:王鏞
學術顧問:趙成民
展標題字:楊曉陽
參展畫家
參展畫家排序:按照姓氏筆畫排序
丁成坤 丁華雷 于航 王穎生 王生義 牛林森 鄧順成 劉二剛 劉宏偉 劉妍宏 劉文清 劉葵 劉永明 邢慶仁 江文湛 任惠中 孫正馨 杜滋齡 杜劍君 陳政明 陳永鏘 陳忠南 陳日新 何曦 何炳輝 吳奇峰 李多木 張立柱 張德剛 張積成 張海龍 張淼 趙寧安 趙建成 林容生 周榮生 段兼善 郎軍 賀榮敏 禹化興 袁武 聶鷗 唐允明 唐玉玲 郭石夫 賈廣健 徐寧 蓋茂森 龔文楨 曹香濱 梁占巖 梁時民 崔曉東 崔子強 謝志高 董書濤 竇申清 樊洲 樊峰
牛林森
參展畫家

牛林森,筆名五墨,1942年生,山西高平人,65年畢業于山西藝術學院。先后從事美術教育,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等工作。七十年代攻水彩,八十年代攻版畫,九十年代后攻水墨。至今,他在文化藝術領域已辛勤耕耘40個春秋。現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成員。中國美術家、中國版畫家、高級畫師。代表作品有《河邊》、》《十里坡》、《采油歌》等。作品多次參加國際、國內大型美展。并獲國際金獎,特別金獎等獎項。《十里坡》等作品先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內外機構收藏。他以為一個藝術家,時刻保持獨創性才是根本。在他的畫里,找不到某家某派的蹤跡。他注重傳統,不唯傳統,借鑒西方,不迷信西方,體驗生活,不照搬生活,學習大家,不沿襲大家。在他看來,生活中蘊含的哲理性,要比生活本身隱蔽的多,藝術家應用手中的畫筆去剖析、表述它的內函。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他艱難地探索著自己的路。逐步形成自己的畫風。他的畫常是心中來,超脫生活,超脫現實。他的畫新穎別致,獨樹一幟,意境深遠,耐人尋味,往往以優美的韻律與巧妙的構思取勝。他將現代形式美滲透到傳統的筆墨之中,既有實足的東方韻味,又有西方現代意韻。創造出了一個全新的視覺空間。
作品欣賞

冬韻

福祉盈門

觀瀑圖

紅飛綠涌

黃河邊

江南行

落葉知秋

難老泉

日出日落

十里坡

石板路

水鄉

天長地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