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由于不確定性高、風險大,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發展高度依賴股權融資。一個制度健全、運行良好、發展完善的二級市場不僅有利于公司直接上市發行股票融資,同時也為VC、PE等早期私募股權投資的退出提供了重要渠道。但在我國現有制度下,由于準入門檻等方面的限制,許多高成長的企業選擇或被迫境外上市。因此,做好科創板注冊制試點,對化解中國股市結構性問題、完善中國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2019年1月30日,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發布了《科創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辦法(試行)》(下稱《監管辦法》),證監會發布了《關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隨后,上交所也發布了《關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明確了科創板改革的相關內容,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不同于以往,此次改革力度空前,表明了政府監管部門和交易所對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決心和信心。一些核心細則與現行上市制度有明顯不同,例如取消盈利上市門檻、允許境外注冊的中國公司上市、同股不同權的股權結構、交易機制的改革包括5天不設漲跌停、T+5后20%漲跌停等。對比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等已有市場,科創板在發行承銷、信息披露、交易機制和退市監管等方面均有重大制度突破,且充分體現了包括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課題組在內的前期研究成果和市場聲音。
盡管這一根本性的制度改革無法一蹴而就,但科創板設立的長期意圖和重要性顯而易見——中國通過人口紅利、加入全球貿易體系、信用擴張而快速發展的階段已經過去,經濟已經到達新舊動能轉換的時刻,需要境內資本市場扶持創新企業的發展;科創企業又有非常獨特的發展特征和融資需求,因此科創板可以通過設立一系列相關的包容性的制度安排,來提升科創企業融資的便利性,破解融資困局;同時,對于散戶眾多的中國資本市場而言,一夜之間普及注冊制面臨較大風險,因此科創板將作為注冊制的試驗田。
對中國資本市場而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不僅是金融扶持科創企業的重要舉措,更是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落子”。目前,中國股市面臨的一個最為核心的問題是結構性失調,尤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以成熟行業的大企業居多,缺乏新興行業和創新企業,這也部分造成了中國股市和經濟增長脫節的結構性失調,而科創板注冊制的實施則有望徹底改變這一不利局面。
基于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在科創板注冊制領域的強大科研能力和影響力,復旦大學未來科技創投營課程將于2020年9月(擬)上線。國際頂級金融學教授、科創板政策制定與實踐者聯袂授課,面向科技企業高管創始人和投資人、金融機構科技產業投資人、大型企業數字化轉型負責人,匯聚復旦科技力量,解決企業實際問題,金融科技融會貫通,探索科技企業不同階段瓶頸問題的解決方案,關注新舊更迭下的注冊制機遇,360度護航科創企業逐鹿資本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