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寶元拍賣有限公司【藏.薦】欄為藏品強大的傳播效應向各位買家推薦經(jīng)國家一級鑒定專家甄選的藝術珍品,為藏家牽線搭橋,讓千百件藝術珍品價值被發(fā)掘與重視,在拍賣會上得以高價成交。
[Tibet. Recommendation] column for the strong dissemination effect of the collection to recommend to buyers the selected art treasures by experts at the first level of national appraisal, to bridge the gap for Tibetans, so that the value of thousands of art treasures are excavated and valued, and high-priced transactions can be concluded in the auction.

【名稱】:清代金佛
【類型】: 雜 項
【年代】: 清 代
【規(guī)格】: 高10.6cm 重量:426.5g
[name]: Golden Buddha in Qing Dynasty
【類型】: 瓷 器
[type]: Miscellaneous
【年代】: 清晚期
[time]: Qing Dai
[Specification]: Diameter: 10.6cm weight: 426.5g【規(guī)格】: 口徑:18.5mm 底徑:100mm 高度:185mm

佛教發(fā)源于印度,傳到中國后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互相影響、吸收,發(fā)展為中國的民族宗教之一,成為中國封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古代社會歷史,對哲學、文學、藝術等其他文化形態(tài),都發(fā)生了深遠的多方面的影響。在中國,佛教的傳入和發(fā)展大約在兩漢之際,佛教開始傳入漢地(約在公元紀元前后)。
據(jù)文獻記載,佛像可能與此同時傳入。但在中國西部的新疆地區(qū)(古代稱之為西域),佛教和佛教藝術的傳人則更要早一些。印度的佛教藝術,經(jīng)過中國的藝術家和民間工匠的吸收、融合和再創(chuàng)造,形成了更具中國特點的佛教藝術,從而更容易在中國社會流傳和發(fā)展。形形式式的佛像,主要是作為佛教徒供奉和禮拜的對象,因此佛像藝術的發(fā)展和流行,基本上是伴隨著中國佛教的興衰而興衰,兩者之間的密切關系是顯而易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