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簡歷
林錦河,號云山木仁,筆名江山春月,于1953年出生于廣東潮汕。小時隨父在校,因父親熱愛書法寫作,耳濡目染之下便與書法藝術結(jié)緣。少時常到河邊小竹林玩耍時,用小竹枝在沙灘上練習寫字、畫竹,后由于對藝術的熱愛,又求師中國書畫名家陳澤鎬教授學藝。在藝術探索過程常與中國書法大師秦大我老師請教,也曾拜師南開大學齊善鴻教授學習道家文化,增進健康智慧,還得廬山道長云中鶴技法真?zhèn)?。就業(yè)曾任職揭西中專技術學校教員、廣東港深沙合資裕發(fā)集團公司技術部長、廣州中恒源博物館從事技術、藝術等職務工作。林老師長期對史上書圣前賢藝術求索,研學李斯小篆、王羲之行書、唐楷歐顏柳三大家、永字八法以及近代于右任草書規(guī)范、毛澤東詩詞手稿等,累積書法藝術的智慧。

林老師現(xiàn):為中國書畫家協(xié)會會員,被聘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廣東辦事處書法藝術顧問、廣州市南沙天后文化學會會員。后為致力書畫藝術創(chuàng)作及傳承,在一九九六年,林老師在廣州白云機場生活區(qū)創(chuàng)辦錦繡河山書藝研究工作室,現(xiàn)后遷移至白云山北邊永泰,創(chuàng)立錦繡河山書畫院。在人生道路上,林老師確立了仁善為本的人生觀,做事務實,勤精鉆研藝術。一貫以低調(diào)生活、淡泊名利的生活態(tài)度,作品不潤格作為商品上市交易,皆以朋友結(jié)緣服務喜愛藝術的國內(nèi)外友人,也得到很多收藏家收藏。有作品參加全國“廬山杯”書畫大展賽,其“德治”篆書化太極陰陽圖在“廬山杯”大賽中榮獲金獎,書李白“望廬山瀑布”行草書作品得銀獎,并被授予優(yōu)秀藝術家稱號,錄入中國書畫名家大典之四卷。在長期學習與實踐過程中,林老師找出了很多問號。

為什么:
歷史記載中總結(jié)出“書法家”長壽?
古人寫字能“入木三分”?
中華書法成國粹之首?
常言道書法是無形的太極?
中醫(yī)學認為書法是最好的養(yǎng)生?
等等皆在林老師腦海中滾動著。

十年磨一劍,林老師辭去一切社會職務,減少閑雜的各種活動,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事:鉆研書法藝術與人的生命健康關系。結(jié)晶“書法功”健康書道多篇論文,有“解讀書法家長壽秘訣”、“永字八法是楷書綱領”、“書法功藝體雙修”、“書法功靜態(tài)運動三大功法”、“書法功藝術作品”等著作和作品,經(jīng)國家版權局審核登記,受法律保護。

“書法功”藝體雙修功法,是以中華國粹之首三項(書法、武術、中醫(yī))文化熔鑄而成,進行藝、技、體練功,書法藝術是主題。
整個練功過程是以大腦產(chǎn)生書法意念,導引帶動身體運動,構成勢態(tài),使之深刻地感悟書法藝術的筆畫產(chǎn)生線條美、字勢美的技法精粹,提高用力的穩(wěn)定性和靈活性,進一步提高筆力、氣韻、神韻等。在練功運動中身體的筋骨肌絡得到鍛煉,體內(nèi)氣血暢通,有時也按摩保健穴位,能強身健體,另者對于亞健康人群有調(diào)理功效。在用筆方面,經(jīng)過筆法實踐練習后,達到藝體雙修。

林老師以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tǒng)藝術文化為宗旨,引導帶領書畫院全體藝術人才、老師,以“書法功”健康書道為核心,以“筆筆皆活、字字有勢、氣韻自然、沉著痛快”技法為指導方向,訓導育才。并在林老師的翰墨屋工作室以師帶徒,培養(yǎng)藝術優(yōu)秀教育人才,投身社會從事藝術教育等工作。

在健康方面以書法修身要訣“意守技法、開竅調(diào)形、練氣修身”,讓習書者達到對身體的鍛煉和藝術素養(yǎng)的提高。“書法功” 健康書道將在林錦河導師的努力下成為書法藝術的一支藝體雙修新秀,增添藝壇光彩,同時給習書者帶來健康身體。
作品欣賞

翰墨屋

國家興旺我的責任

功崇德鉅誠至金開

惠風和暢

書法功

集賢廣思合創(chuàng)高遠

月圓會

李世民百字箴言

對聯(lián)

雅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