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正值馬云提出阿里三板斧十周年之際,阿里三板斧設計師、茅廬學堂創始人張山領攜手原阿里巴巴集團人力資源副總裁王民明、愛學習教育集團總裁李川直播論道。
在疫情影響和動蕩不安的經濟背景下,中國企業正面臨巨大的挑戰。值此阿里三板斧十周年之際,三板斧創始設計師&茅廬學堂創始人張山領攜手原阿里副總裁王民明,用實戰工具三板斧切實幫助企業解決企業組織管理難、企業發展緩慢、目標不明確、戰略不清晰等問題提出了真知灼見。
三板斧本就是為了應對困局而生
三板斧是馬云在2010年5月28日提出的,這是阿里內憂外患的一年。前有08年金融危機導致的老本行B2B事業部風光不再,后有野蠻生長下的支付寶的用戶口碑不斷滑坡,而京東等電商平臺正在虎視眈眈搶奪市場,那一年的“人才盤點大會”上,馬云發現基層和中層干部出現了大問題。
馬云一直認為,阿里巴巴最大的產品不是互聯網產品,而是干部,于是他火速組織了湖畔學院的專家們,開發了這套針對不同管理層的實戰工坊。而茅廬學堂的創始人張山領就是其中之一。
何為三板斧?這是一套脫胎自阿里巴巴文化的干部培養工具。構建真實場景、切入現實的業務問題、通過小組成員和導師的觀察,將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暴露出來,然后用阿里特有的“聞味道”、“照鏡子”、“揪頭發”等方法,現場精準指出管理意識和行為的偏差與局限、現場提升“拿結果“的思維方式,優化”拿結果“的執行手段。
三板斧:東方文化和西方辦法的交融
原阿里巴巴集團人力資源副總裁王民明在做了大量的東西方管理學比較研究后,表示:東方式哲學更強調集體主義,而西方更強調個人主義。從三板斧的精神上來看,它更強調的是每個人的都要有一種企業家精神,或者說創業精神,讓每一層的領導者都找到自己的主動性,找到創造性的解決方案,三板斧其實是一個鼓勵大家集體突破的場,而不是循規蹈矩的去完成原來設定的任務。
從這種創新精神來看,跟西方的管理哲學又是很相似的。創造力并不是企業CEO的專利,三板斧的精神就是希望組織中每個人都能迸發出自己的創造力,并且讓每個人不拘泥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要更有使命感和責任感。這和現代西方的管理制度也是不謀而合的。
助力企業修好內功 三板斧當仁不讓
王民明目前正在劍橋做企業家領導力的研究,他表示:組織在需要突破、需要創新的時候,最重要是整個團隊找到共識。這得益于整個團隊的基本功,日常企業文化做得好,關鍵時候才能爆破。
三板斧這門課程就是把平常一年、半年的工作壓縮到幾天里,把所有的矛盾、沖突爆發出來,能夠快速的讓大家上下一心,找到共識。
疫情當下,企業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從心臟(核心管理層)到毛細血管(基層)各個疏通,只要遇到合適的機會,就能快速爆發。通過三板斧的學習,能快速打通企業組織,快速響應。目前形勢下,企業很難去設定中長期的發展目標,不如先用三板斧練好內功,才能走得長遠。
遠超預期 市值百億企業家連上三堂三板斧
很多企業一把手都有這樣的困惑,找來口碑很好的講師給干部做培訓,上課的效果非常好,但是結束之后依然該干嘛干嘛。這其實是因為傳統的培訓是老師講,學員聽,聽進去多少很有限,落實到實踐就更少了。三板斧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
愛學習教育集團的總裁李川是茅廬學堂的客戶,目前公司市值在百億人民幣,他分享了自己體驗茅廬學堂三板斧的感受:自己創業十年,前九年都在做業務,管理上比較混亂,在感知了許多優秀企業的組織管理辦法后,發現三板斧最適合像愛學習這樣愿景與使命驅動型公司,最終選擇了和茅廬學堂開展了三次三板斧實戰訓練,并取得了遠超預期的成果。李川開玩笑的說,如果能早點遇到茅廬,說不定市值已經翻了一番。
什么才是純正的三板斧實戰訓練
作為阿里三板斧的設計師,大山表示,三板斧這套東西,如果學個皮毛并不難,現在市面上有許多體驗過幾次三板斧課程,就出來現學現賣的。但事實上,要做一場讓企業整體面貌出現改變的三板斧訓練,對于培訓機構的難度是很大的。如果沒有多年的管理經驗、實戰經驗,很難比企業家、管理者更高一層的看待企業面臨的痛點,也很難在實戰訓練中讓管理層真心跟著你的節奏。
大山在阿里從事組織文化工作11年,離開后,他也一直在跟中國企業家交流,認識到企業發展的掣肘往往就是組織文化和組織管理不到位。因此,他創建了茅廬學堂,并與其他數十位阿里十年陳以上的培訓師,通過三板斧這套被事實驗證非常有效的管理神器,助力中國企業家走得更長遠。
現在整個中國的經濟面正在朝向規范化、深耕化方向發展,不是過去野蠻生長,靠碰碰運氣,走走捷徑就能成功的年代。企業想要活得長久,必須要打造一個生態健康的組織。大山希望茅廬學堂這套三板斧實戰訓練,能夠更多地賦能中國企業,讓中國企業在危機中找到生機,在變革中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