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漢杰
雞被稱為德禽,源自《韓詩外傳》一段著名的話:“頭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敵在前敢斗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時(shí)不失者,信也。”文、武、勇、仁、信五種德行俱備,對(duì)于一個(gè)人來說大概可稱為足赤之金一般的完人了。

吳漢杰《吉利》68x68cm
著《韓詩外傳》的漢代人韓嬰說雞有此五德。他把雞的形貌特性一條條拿來做比附.卻也入情入理。由此雞有了德禽的稱譽(yù)。

吳漢杰《五德》 180x97cm 具體解釋,就是:雞頭頂有冠,很像古代男子成人禮之后頭上戴的那種帽子,所以,首先,雞其實(shí)文質(zhì)彬彬,很有“文”德!其次,大家知道雞好斗,從古至今,不乏斗雞者,它們的爪子后面那個(gè)支起來的叉很像古代的一種兵器,所以雞具有的第二德就是“武”德!而與武德相關(guān)的就是“勇”德,因?yàn)殡u不但好斗,而且還很勇敢,很多古代人一直戴雞冠狀的帽子,也是為了說明自己是個(gè)勇士。接著,養(yǎng)過雞的人可能比較了解,那就是雞不吃獨(dú)食,主人拋灑食物之后它們總是互相喊叫招呼,一起去吃,這種講究仁義道德的行為稱為“仁”德!

吳漢杰《公雞和兩只小雞》扇面畫

吳漢杰《三只小雞》扇面畫

吳漢杰《和》扇面畫

吳漢杰《羨慕》68x68cm

吳漢杰《錦雞》30x30cm

吳漢杰 《荔枝成熟了 俺也該努力了》 180*97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