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是歷史的浪潮,在全民全身心的投入到新基建的建設,創造智慧社會新高度的同時,在思考新基建將會帶來怎樣的新機遇之外,同樣重要的是解決“怎么建”的問題。9月23日,華為全聯接2020正式開幕。其中,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日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華為公司聯合主辦的“新基建新經濟高峰論壇”上,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魯勇發表了題為《厚積薄發,實干新基建》的主題演講,并分享了華為參與新基建的三點體會:

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魯勇
體會一:新基建要在產業合理分工的前提下把握“輕重緩急”。所謂“輕”,就是是輕數量,避免一哄而上的“運動式”新基建,只有通過產業拉動,新基建才能實現價值最大化;“重”是重視基礎設施的建設,新基建的重心在“基”,而“基”的內核是“聯接+計算”,新基建正是要讓聯接和計算無處不在;“緩”在于緩評價,新基建是長效工程,應當放眼長期利益,政府打好基礎,讓新場景自然孵化;“急”是指當務之急是統籌規劃,只有做好頂層設計、做好定位與分工,看準方向才能充分發揮新基建帶來的動能,建立差異化的經濟優勢。
體會二:適度前瞻布局創新技術,同時重視成果轉化。魯勇認為,技術惠民的前提是走向應用、走向市場,在這其中,政企對創新技術的布局要有前瞻性的考量。魯勇對前瞻性技術的預判體現在三個優先:優先發展和推廣先進的、集約化的云服務,這將是數字經濟的主流供給模式;基于算力已經成為一種全新的生產力,要優先發展新計算產業,開辟人工智能算力新賽道;第三要全面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確保基礎設施供應安全,優先發揮數據要素價值。伴隨著5G的階段性布局完成,接下來將進入5G紅利期觸動千行百業產業躍遷。
體會三:實干是態度,會干是關鍵。無論是如火如荼的起步,還是逐步歸復平靜的表象,魯勇認為,新基建最關鍵的是要實干。“知之非難,行之不易”,實干是態度,會干是關鍵。

新基建是新的時代機遇、新的發展引擎、新的轉型動能。面對全新的挑戰與機遇,政企需要審時度勢,把握“輕重緩急”;加速成果轉化,布局創新技術;埋頭苦干,讓新基建真正落地,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相信華為也將始終以客戶為中心,幫助政企客戶抓住新基建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