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子銘
前 言
書法亦稱“字”“法”是中國文人研究本國文字書寫方法的專門學問。它的主要書寫工具是毛筆。毛筆的使用,在中國相傳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早在先秦時,毛筆就被廣泛使用。西漢時期,蔡倫發明紙張以后,更加促進了書法的發展,逐步演變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門獨特的藝術。
中國字,中國畫,就是到將來,也會被作為文化遺產而永久保持下來的。
中國人有句古話叫字如其人。練習中國書法,確實需要靜心而靜心,又是養精健腦的好方法,書法不僅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還能提高對藝術的鑒賞,修身養性,益壽延年。鄧小平弟弟鄧懇,離休后,每天堅持書法練習,免除了世事煩惱,心曠神怡,活到了106歲,無疾而終。
我學習書法,是因為我在讀書的時候,寫字不好,常常受到家長和老師的批評,于是我從七歲就開始練習毛筆字了,有時候還用樹枝在地上練習。為了賭一口氣,我練習了四十多年書法,認真研究、臨摹各種碑帖里的筆法,從章法到設計都積累了不少心德和體會,一日不練字,就覺得不舒服,我從磨練中,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獨創了一門書寫技法,我稱“隸變”顧名思議就是從隸書,在長期書寫過程中演變而成的新的書體,長而久達,被不少書法愛好者和專家喜愛,戲稱為“王子銘”書體,
隸變書體,它的母體是隸書、楷書、和篆書。在書寫時候更加自如和靈變,更有靈氣。隸變書體,是我長期書寫、臨摹過程中慢慢悟出來的書法方法。無論在結構和筆法上都有創新,更具有美感和藝術品味,成功書寫的一種書法新風格。
書法是一門藝術,藝術的精髓是靈變,不變的技法只能稱為工藝。每一個書寫愛好者都要在法古的過程中有所變化,否則書法就不會有所發展,僵化的書法就會演變成美術字體。我在編寫隸變書體的過程中,得到前輩和老師們的鼓勵、指導,使我更有信心和勇氣將這一工作進行下去,使之編輯成冊,隸變是我多年來的勞動成果,也是當今書法中獨樹一幟的一種新書體,變化多樣,自然靈活,端莊勻稱,飽滿厚重。由于這個新書體出現,也提高了學習書法的質量,給初學者以最為科學、正確的引導。在編寫本書過程中我們統一思想,統一格式,統一框架。使初學者在學習中相互對照、借鑒,本字帖主要側重于偏旁部首的訓練,目的是為初學者提供隸變入門上的捷徑,少走彎路。拳拳之心,祈盼學者指正。
隸變有九大特點;
1、“古樸端莊,剛勁有力”隸變是從小篆、隸書、楷書和行書中得出來的一種新書體,它有小篆秀美的線條;有隸書的字形扁方,藏頭護尾,粗細、傳承的變化;也有楷書端莊嚴謹的結構;還有行書收放結合,疏密得體的效果。隸變用筆時,有較好的力量和自然的節奏,從一個微小的動作中流露出筆意,也寫出它剛勁有力的效果。
2、逆入藏鋒或露鋒起、中鋒行、回鋒或出鋒收;寫法是逆入藏鋒或露鋒致首端,然后調筆鋒為中鋒行筆,(中鋒就是行筆過程中筆尖一直在筆鋒的當中,不使筆尖外露,力含其中,筆畫凝練勁挺,圓建美觀,視為書法中的主要用筆)行到末端調轉筆鋒回收或露鋒收筆。
3、“蠶頭雁尾,一波三折” 是隸變特有的一橫三波,寫波橫時先用逆鋒向左行筆,形狀蠶頭,然后調轉筆鋒再向右中鋒行筆,到尾端時筆鋒下按,在慢慢向右上角提起挑出,形成雁尾,露峰收筆,成波畫,這樣有動感,有生命力,筆意才舒展和諧自然。
4、“雁不雙飛,蠶無二設” 如一個字里有兩筆或兩筆以上的橫畫,只能把其中的主筆橫寫成波橫,其余的筆畫不能重復一樣,蠶無二設是指起筆時候蠶頭寫法基本相同,也要有點變化。
5、“上展下收、上收下展”上下結構的字有兩種不同寫法,一種字主體在上半部份的,要寫的緊湊舒展,筆畫穿插和諧有序,下半部要收縮自然,另一種是主體在下部份要寫的開放舒展,上部分要配合下部份收縮,達到字形完美。
6、“左緊右松,左松右緊” 左右結構的字是按照兩邊筆畫來決定疏密關系的,有兩種寫法,一左邊筆畫多的應該是左緊右松,二右邊筆畫多的是左松右緊,在書寫過程中要先寫左再寫右邊,這樣才能相互顧盼、呼應。
7、“內緊外松”包圍或半包圍的字,內要寫的緊湊而舒適,合理安排好每一筆畫,外要伸縮和諧自然。
8“重心穩健,筆勢連貫”隸變字字把握對稱性,上下連貫性,偏旁高低和每一筆畫的位置調節,使每一筆伸展和諧自然。
9“厚重秀美”隸變筆畫有八種;橫、豎、撇、捺、鉤、折、挑和點。他們的筆畫形成筆意顯著,粗細不一,傳承變化,重的筆畫要寫得飽滿厚重,輕的筆畫要寫得端莊秀氣。
【王子銘書法隸變范字】
隸變基本筆畫;
1、 尖點。有下尖和左右尖三種,寫法一樣,藏鋒逆入,然后不同方向行收,形成尾尖,呈三角形。
2、 左點。露鋒向左下行筆,然后向左上角回鋒收筆呈三角形。
3、 右點。露鋒向右下行筆,點尾輕頓,在向右上回峰收筆,呈三角形。
4、 平點。也叫橫點,藏鋒逆入,向右行輕收。
5、 雙豎點。兩點分別藏鋒逆入向下,前點略方,后點呈三角形。
6、 平組合點。藏鋒逆入,出鋒向右。
7、 豎組合點。前三點均露鋒起筆,左頓藏收,各有變化,后點藏鋒向右下頓,在向右上輕回收。另四點也可變化多。
8、 平橫。也叫短橫,逆鋒起筆,調轉中鋒向右行筆,要勻稱有力,收筆輕輕送出。
9、 曲橫。逆鋒起筆,調轉中鋒向右行筆,首尾兩端略下垂,中間向上凸起,整體拱形,收筆輕。
10、 長波橫,藏鋒逆入,調鋒向右中鋒行筆,成一弧形,收筆時筆肚向右下頓,在向右上角輕提收。
11、 短豎。藏鋒逆入,中鋒向下行,藏峰收筆,此點一般較粗。
12、 長豎。逆鋒起筆,調鋒向下中鋒行筆,然后藏鋒收筆。
13、 左右折彎豎。借篆書筆畫,左右寫法相同,形相反,圓轉要自然勻稱。
14、 上尖豎。露峰向下輕起,中鋒行筆漸重,收筆藏鋒。
15、 下尖豎。藏鋒起筆,調鋒向下中鋒行筆,漸輕,形成下尖。
16、 長撇,藏鋒逆入,略取側勢,中鋒行取逆勢,收筆時微頓向上提收。
17、 短撇。藏鋒逆入,略取側勢,中鋒行筆,收筆向下頓提輕回收。
18、 尖頭撇。露峰起筆,略取側勢,中鋒左下行筆,收筆向下頓提輕回收。
19、 尖尾撇。藏鋒逆入,略取側勢,中鋒左下行筆,尾端形成下尖。
20、 短鉤撇,藏鋒逆入,左下中鋒行筆成弧形,收筆輕頓,上提形成短尖。
21、 短捺。逆鋒起筆,轉筆向右下行,漸粗重,到捺尾時頓筆,輕輕提筆,形成捺尾后回鋒收筆。
22、 反捺。露鋒起筆,中鋒順勢右下行筆,漸重,尾端下頓回收。
23、 曲捺。逆鋒起筆,轉筆向右下行,漸粗重,到捺尾時頓筆在輕收,形成捺尾后回鋒收筆,整體略凹弧形。
24、 豎折捺。逆鋒起筆,轉筆向右中鋒下行,折處向右行、頓筆,形成捺尾。
25、 直捺。逆鋒起筆,轉筆向右下中鋒行筆,捺尾頓然后向右上輕收筆。
26、 橫折鉤。藏鋒起筆,向右中鋒筆畫粗壯,在轉折處向右上角提筆略細,鏈接在向下行,細畫要剛勁有力,收筆向左上鉤出。
27、 彎鉤。露鋒起筆,中鋒順勢右下行筆,弧形,然后向左上鉤出。
28、 圓轉折鉤。藏鋒起中鋒行筆,成弧形豎折,尾端向左上鉤出。
29、 橫折。藏鋒起中鋒行筆,轉折處輕,筆畫略細向下行、頓輕收。
30、 豎折。藏鋒起筆,向下行筆,轉折向右行,回峰收筆。
31、 撇尖折。短撇和平橫組成,中鋒一筆寫成,收筆輕輕向右出峰。
32、 橫折彎鉤。逆峰起筆,中鋒行成弧形,收筆漸粗,輕頓然后向右上鉤出。
33、 豎彎鉤。藏鋒向下行筆,轉折向右中鋒行,收筆頓向右上鉤出。
34、 豎折提。豎畫端正,折部向左輕頓,然后調峰向右上角形成提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