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命的奧秘自古以來都是覺悟者的使命,在覺悟中探索,在探索中覺悟,直到覺性圓滿。
進入探索生命奧秘之門,首先必須認識兩樣不是東西的東西——魂和魄。
大家都知道,人是有魂魄的,其實并不知道魂魄為何物,只是憑著想像產生出一個模糊的概念。并認為魂魄是一個區別于肉身之外的某個東西。
其實,魂魄并不是一個東西,是兩個東西,兩個不是東西的東西。同時也不是孤離地存在于人體之外的,它們之間相互依附和作用。
凡夫眾生的人格分裂成魂和魄,一個主管內在的“性”,一個主管外在的“命”。注意,是主管,而不是分管,主管的同時又是兼管的,尤其是魂,也兼管著命。魄即是業力所現,始終障礙著性,佛法叫業障,魄便成了命的主角,主導著命的演變,生死和輪回……
魂是性的能量,性指不生不滅的本性,又叫靈性——也就是我們所常說的靈魂。魂即靈,靈即魂。魂是支配性的能量,它主管著內在的心力,也是一個人靈感的源泉。
魄是命的能量,也就是維持肉體存在的能量,主管外在的命,決定著一個人的命運及這個身體的存亡,魄散則身亡,身亡則魄散。
所以,魂和魄實際上又不能算是個東西,都是屬于看不見又摸不著的,處于隱形中的內在能量。所以,魂魄實際上就是性命,一個主管心,一個主管身,它們又同時共同推動著生命的進程……
凡夫眾生自從生命出生以來,魂和魄都是分離的,導致身心分裂,不合一。但它們又不離不棄,始終依附在一起,共同推動著生命的輪回……
凡夫眾生魂的能量具有共通性,也就是說,凡夫眾生的性是平等的,具有同樣的功能,沒有什么區別。
相反,凡夫眾生的魄是有差別的,也就是說,凡夫眾生的命是不平等的,各有各的個性差異(命運和相貌不同),正因為魄的能量不同,才有了凡夫眾生肉身存在形式的差異化。差異有兩種,一種是大差異:六道眾生的生存條件差異;一種是小差異:同道眾生的面相及命運差異。
魂是沒有一個主宰的,它本身即是主宰,它本身就是所謂的上帝(佛門則叫佛性)。
魄是輪回,生滅的主因,它的能量隨著凡夫眾生業力的變化而變化,也就是說,凡眾生累生累世所造的業力形成了魄的能量,魄的能量又使凡夫眾生造下新的業,同時又推動著凡夫眾生的生死輪回……
所謂生死,只不過是魄的能量變更,從而導致肉身的變更,這就有了生死的幻像。其實,肉身本身就是魄的幻影。
所謂了脫生死,無非就是通過修行,修復或叫提升魄的能量,使其同魂的能量合一,同頻共振,身心合一,天地人合一,魂魄歸于大道,身體就不會再單純地受到魄的控制,在純粹的本性能量中永生不滅,得大自在,無處不在——這就是所謂的涅槃重生(成佛)。
俗話說,人死亡后魂飛魄散,恰好說明了魂與魄的區別。魂飛了,依然存在,魄散了,但那個魂還會把那散去的魄召回來,根據累生累世的業力重新構建一個生命體(肉身)。除非精進修行,業力空,魂魄合一,方可如如不動,不來不去,不生不滅,無處不在——佛法名為“如來”。
認識了魂和魄,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了解了它們存在的真相,才能初步認識到生命的真諦,從而進入探索生命奧秘之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