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多糖真菌?
本網12月31日訊 說到真菌很多人會誤以為是細菌,真菌(學名:Fungus)是真核生物中的一大類群,包含酵母、霉菌之類的微生物以及為人熟知的菇類。真菌在地球上存在了多長時間還不清楚,對真菌的起源也沒有確切的結論。真菌的有些特點和植物相似,然而在某些方面又和動物有相似之處。二十世紀80~90年代,根據營養方式的比較研究,真菌不是植物也不是動物,而是一個獨立的生物類群——真菌界。
而廣為人知的真菌中包括有猴頭菇,灰樹花,靈芝,桑黃,巴西蘑菇(姬松茸)以及在俄羅斯比較流行的白樺茸等。在這些植物真菌中,根據用途不同,也被分為食用真菌與藥用真菌。
根據最新科學研究發現,在眾多植物真菌中,樺褐孔菌(又稱白樺茸、樺樹茸)的活性更高,據CCTV7欄目報道稱白樺茸所含的SOD等活性物質是靈芝的55倍之多。
被譽為“森林之鉆”的“西伯利亞靈芝”究竟是什么?
白樺茸 學名:樺褐孔菌 (Inotusobliquus) 最古老的名稱源自俄羅斯:白樺樹蘑菇/БЕРЁЗОВЫЙГРИБ 。俄羅斯白樺茸名稱:ЧАГА 國際英文名稱:CHAGA(根據俄語音譯)中國東北地區名稱:樺樹茸 中國東北地區土稱:樺樹淚
是生長于白樺樹上的珍稀藥用多孔真菌。,該真菌活性極強,會不斷吸取樺樹養分大約10~15年之后會把樺樹的精髓吸收殆盡,使白樺樹枯死。生長期在10-15年內才有藥效 。
白樺茸的主要成分為:白樺茸多糖 ,S.O.D超氧化物 ,生物復合成分 ,成分比列越高品質越高 ,西伯利亞地區可達 30%-60%是世界最高的產地。
目前研究發現為止,白樺茸化學成分有多糖、樺褐孔菌素、樺褐孔菌醇、多種氧化三萜類化合物、栓菌酸、多種羊毛甾醇型三萜類化合物、葉酸衍生物、芳香族的香草酸、丁香酸及γ羥基苯甲酸,還有報道稱已分離出單寧化合物、類固醇、生物堿類化合物、黑色素類、低分子多酚類及木質素類化合物等215多種物質。
平均2萬株白樺樹5年才有1株菌株 ,極其罕見,很難進行規模采集 ,被譽為真正意義的“森林之鉆” ,而頂級白樺茸只生長在西伯利亞 。頂級白樺茸的生長環境是極其苛刻的,符合頂級白樺茸要求的只有產自俄羅斯遠東寒冷環境中的貝加爾湖畔等地的白樺茸,原始森林純凈無污染,野生白樺茸生長期均在15年以上,該地區的白樺茸比溫帶(比如中國東北、日本北海道以及朝鮮等地)顏色更深沉、表層更硬實、肉更潤滑,更關鍵的一點是西伯利亞白樺茸生長極其緩慢,而溫帶的白樺茸幾年內急速變大,因此功效遠遠不如俄羅斯遠東白樺茸。 所以,全球頂級白樺茸只生長在西伯利亞的原始森林
年均銷售額已過億,造就的是食品還是藥品?
俄新社10月22日消息,西伯利亞樺樹茸日益成為俄羅斯對華出口的重要藥材之一,年均貿易額超過1億元人民幣。近5年來,西伯利亞樺樹茸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已達20%。
樺樹茸生于自然條件,無法人工種植。樺樹茸擁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其提取物可用于抗癌、治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西伯利亞被譽為“樺樹茸的搖籃”。
俄新社10月22日消息,西伯利亞樺樹茸日益成為俄羅斯對華出口的重要藥材之一,年均貿易額超過1億元人民幣。近5年來,西伯利亞樺樹茸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已達20%。
樺樹茸生于自然條件,無法人工種植。樺樹茸擁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其提取物可用于抗癌、治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西伯利亞被譽為“樺樹茸的搖籃”。
縱觀中國目前國民健康狀況國情,老齡化人口趨勢下,“三高”問題尤為突出,“三高”問題中“兩病”(高血壓與糖尿病)的病患人數比例也是一個十分嚴峻的健康問題。
而目前醫學體系中應對及治療“兩病”的核心還是以藥物控制為主要手段。而缺乏有效的預防療理于一體的應對方案。“兩病”藥物雖然已列入了醫保體系,但仍然會使醫保支出不斷加大。
由于“三高”人群長期受到疾病困擾,不斷尋醫問藥,終于在俄羅斯找到了一種比較行之有效的理療方案,主要是通過一種高活性天然真菌進行食療方式來改善“三高”的健康問題,而這一種高活性天然真菌就是西伯利亞白樺茸,據我國商務部新聞報道稱,白樺茸生于自然條件,無法人工種植。樺樹茸擁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其提取物可用于抗癌、治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但在我國對白樺茸的開發與研究明顯落后于俄羅斯等其他國家,國內白樺茸產品的落地時間是在2017年國內企業廣州滋得洛夫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制定出國內第一個白樺茸產品企業生產標準開始,且在同年產品得到量產上市。
根據《蘇聯國家藥典》《蘇聯藥用植物及其應用》《蘇聯藥用植物》《俄羅斯國家藥典》《白樺茸與100種疾病的治療》等前蘇聯及俄羅斯現代典籍記載,白樺茸含有白樺茸多糖、三萜類、樺褐孔菌酸等有效物質對于腫瘤、糖尿病、腸胃道疾病等有很好的幫助。
吉林省長春市吉林農業大學中藥材學院的論文報告指出樺褐孔菌胞外多糖對抗腫瘤有一定的作用。
目前為止,俄羅斯,美國,日本,加拿大,波蘭等國家已有白樺茸制成的降糖藥品上市。但在國內很多商家只能把白樺茸原料作為初級農產品售賣,這樣的食用方法不但在食品安全上存在隱患,還會使白樺茸成分不能完全析出而造成很大程度上的浪費。據數據顯示在國內生產研發白樺茸產品的企業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家。一是因為在國內還沒有把白樺茸劃入藥品類別,二是很多企業只能用食品類別作為銷售推廣,使得白樺茸的藥用價值得不到廣泛傳播。
食用白樺茸原料與白樺茸產品的區別
根據我國林業數據顯示,我國東北地區及大興安嶺地區等地出產的白樺茸大多屬于次生幼壯林,生長年限一般在3-5年,且存在微生物細菌,農藥殘留及重金屬污染可能性較大 。而生長在西伯利亞原始森林的野生白樺茸純凈無污染,色澤更深,表層硬實,肉質更潤滑,有效成分更高 。但是未經檢驗檢疫的白樺茸原料還是會存在很多食用安全隱患,且食用白樺茸原料會造成分析出少,人體吸收率低等浪費,所以,為了更加規范白樺茸產品保障食品安全,是很有必要制定出相關行業標準及制成深加工產品來推向市場。
我國企業已完成了三大系列白樺茸產品的企業生產標準編寫并獲得國家審批通過,這三大系列白樺茸產品系列分別是白樺茸養生茶(袋泡茶),白樺茸精粉(固體飲料),白樺茸精片(壓片糖果)。
下面是我國企業生產白樺茸精粉的生產過程
首先白樺茸選材上要嚴格按照該企業的8項臻選標準:
1、 俄羅斯森林認證原始森林出產
2、 地處北緯45°以上
3、 15年以上生長期
4、 平均氣溫在零下45°以下生長環境
5、 直徑不小于10cm
6、 多醣體含量不低于10%
7、 含水量低于14%
8、 干燥溫度低于60℃
原料還需要經過5層物理凈化,去除雜質,殺菌,粉碎,色選凈化等
凈化后的原料經過專利技術冷萃提純制成白樺茸精粉,使有效成分更及人體吸收率更高。
完成冷萃提取后,還需要經過28項食品安全檢測才能在GMP車間進行無菌封裝上市。
真菌時代真的是一個新的健康時代嗎?
2018年7月16日,首屆真菌多糖國際高峰論壇在杭州隆重舉行。本次大會大咖云集,包括政府領導、權威專家、行業精英等在內的近3000名與會人員齊聚一堂,旨在共同揭開真菌多糖的神秘面紗,共同交流真菌多糖養生領域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共謀真菌多糖養生的發展大計。
真菌多糖主題論壇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藥用菌學會主席李玉院士,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中藥保健品專業委員主任、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葉祖光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黃幸紓,中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國家食藥用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專家委員會委員陳若蕓教授,浙江工業大學海洋學院黨委書記、二級教授、中國營養學會理事孫培龍教授共同參與分享交流。五位權威專家暢抒己見,論壇精彩紛呈。
國工程院院士、國際藥用菌學會主席李玉院士特別提出食藥用真菌多糖以其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和安全無毒副作用而備受青睞未來將在更大程度上利用現有技術修飾和改造多糖,更大地發揮真菌多糖的功效。 標志著中國進入多糖真菌的健康新時代并正式開啟全民真菌多糖養生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