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醫藥 點贊我的國】建國70周年特別報道 和派圓針·何峙君:誓愿普求含靈苦,懸壺濟世暖杏林!
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文明幾千年傳承下來的瑰寶,為中國乃至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醫藥文化是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在新時代我們更要讓優秀中醫藥文化綻放光芒。為復興和傳承幾千年中醫藥文化,響應國家“健康中國”戰略號召,以及迎接建國70周年的到來,特別推出聚焦中醫藥·點贊我的國系列報道。
和派圓針創始人何峙君是中國中醫藥的傳承者,是復興中醫藥文化的堅定實踐者,作為本次活動報道中醫藥文化系列活動參與者之一, 何峙君一直以來帶頭倡導發掘好、傳承好、保護好中醫藥,承擔起中醫藥人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和責任。
神秘的東方國度,古老的東方傳說,千年歲月的砥礪,萬病回春的神奇,共同造就了中醫。何峙君,他用仁心仁術撫去了疾患的病痛,他用和派圓針帶來了康復的福音。草長鶯飛,奇葩綻放百草園。鳶飛魚躍,龍騰虎嘯杏林院。低調的華彩彰顯著永恒不變的魅力,盛放的瑰麗譜寫著一個又一個神奇。祖國醫學是世界醫學大家庭當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東方明珠。

何峙君人物形象照
何峙君,男,字梓僑,號和一,湖北黃岡人,主任醫師,教授。小圓針專利發明人,圓針療法創始人,中華杰出整脊手法專家,針刀醫學元老級功勛專家,古中醫掘藏者,整體醫學踐行者與推崇者。國民族醫藥協會特技聯盟副主席,中國民族醫藥協議圓針醫學專業委員會籌備組組長,中衛聯(北京)現代疼痛醫學研究院院長,北京新圓針中醫院院長,天道頤生(北京)中醫研究院院長,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深圳)臨床基地首席專家。中國漢醫科學院(香港)院長,中華圓針微創醫學會會長,中華脊柱健康學會會長。歷任中國中醫研究院(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針刀醫學培訓中心函授部、國內部、國際部主任,中華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科技中心主任。

何峙君與恩師朱漢章
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為更好的精研中醫之道,何峙君拜針刀創始人朱漢章為師。并跟隨恩師朱漢章教授參與了中國中醫研究院長城醫院,針刀醫學培訓中心,針刀醫學會的組建、成立及開院運營工作,主要從事針刀醫學的臨床教學與推廣普及工作。其中,何峙君成功組織并主持了針刀醫學初級班、提高班、師資班、針刀醫學手法班、針刀醫學解剖班;并創造了曾經一個班培訓學員達到141人的佳績,參與編寫了《針刀醫學培訓系列教材》及《朱漢章與針刀醫學》等,創造了針刀醫學培訓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何峙君與培訓學員合影
從醫20多年來,何峙君用初心戰勝了喧囂,發明了國家專利小圓針松解術,并將其應用于骨關節病及各種軟組織損傷(筋膜、肌肉、肌腱、韌帶、椎間盤)的治療。他始終秉承中醫“筋骨并重”治療骨傷科疾病的理念,強調先松筋后正骨整體辯證施治的治療原則,其中,小圓針針尖采用的水滴狀子彈頭形的鈍頭和圓弧形扁頭的設計,使得針具進入肌體組織內能有效地避開神經、血管等重要組織,既保證了中醫微創術的確切療效,又兼顧了中醫外科微創術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因小圓針的針具比其他針具略粗略長,可松解面積更大,不僅能做到對病灶點的治療,還能做到對一條線、一個面甚至是一個多層次立體式的整體松解,從而達到更加滿意的療效。讓許多要做關節置換的患者避免了手術的痛苦,節省了高昂的關節置換醫療費用。

何峙君為患者治療
一事精致,便成傳奇。從滿頭青絲到鬢發如霜,從名不見經傳的基層醫者修煉為一名大醫工匠。何峙君和派四位一體療法的創立,是中西醫結合治療頸肩腰腿關節疼痛的又一創新理念與思路。是中醫整體辯證施治思想的又一次升華,更是中西醫理論與治療方法的完美有機融合。首先植物神經治療學可以抑制導致疼痛的病;其二,中醫針法松解術可以解決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的粘連、結節、瘢痕、條索、痙攣等病理生理反應癥狀,恢復軟組織的力學平衡;其三,整脊正骨復位手法可以矯正脊柱及四肢關節的半脫位(小關節紊亂、脫位錯位、移位等),恢復脊柱的生物力學平衡,打通了人體的任督沖三脈及五臟六腑、十二經絡等;其四,綜合理療與康復功能鍛煉,既能祛除體內的風、寒、濕、痰、毒、瘀等六毒,又能通過針灸中藥等方法調理臟腑陰陽平衡。通過這四種方法結合起來整體辯證施治,可以行之有效地從根本上解決頸肩腰腿疼痛的各種病因和癥狀,是一套真正的祛除癥狀又治療病根的標本兼治的整體綜合技術。同時也為廣大醫務工作者開拓了一個新的治療思路和方法!

何峙君治療現場
“鐵桿”中醫迷的他,醉心于古中醫外治技術及民間特色特效醫術的挖掘、收集整理、培訓工作并親身驗證臨床療效。為求一方一術,他的足跡遍及祖國各地,甚至不惜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到國外華僑后人家中求方。從03年在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工作至今,他熱衷于中醫藥特色外治技術、小圓針微創專利技術、小針刀等特種針法、整脊正骨手法等技術的臨床、教學、科研工作。二十多年以來,直接帶教培養國內外各類臨床醫務人員數萬人,遍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匈牙利、西班牙、巴西、馬來西亞、埃及、新加坡、泰國、新西蘭、阿根廷、法國等近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僅為眾多華人華僑及國外友人力除沉疴,受到各國華人華僑及國外友人的一致歡迎與稱贊,也為中醫技術走向國外奠定了基礎。

何峙君與國際友人合影

何峙君與國際友人合影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可以說是橫在山區貧困人口脫貧道路上的一大阻礙。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健康中國”基本方略,進一步落實精準扶貧工作,打好脫貧攻堅戰。何峙君經常深入貧困邊遠地區,為基層百姓開展義診義治活動。2018年9月6日——15日何峙君去往西藏那曲、當雄、拉薩等地,頂著高原反應,身體承受著強大的不適,戴著氧氣為藏民同胞義診義治。此次活動的開展不僅為藏民同胞們提供了面對面、零距離的醫療服務,也增強了老百姓的健康保健意識,何峙君因此受到了自治區領導的親切接見與贊嘆。

何峙君義診現場
“平生不解名和利,只慕岐黃第一流”何峙君將自己一生奉獻給了中醫。多年來,在譜寫生命交響曲的這條路上,何峙君是一位富有工匠精神的藝術家,用卓越精湛的專業技術,從病魔手中挽回健康。他以勤奮務實的學風和任勞任怨的作風,贏得了患者的信任與社會各界的交口稱贊,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相信在未來,何峙君將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