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共享汽車行業“百花齊放”,掀起陣陣熱潮,一時之間全國數百家分時租賃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行業前景可期。然而幾年后,各中小企業接連出局,這背后是傳統分時租賃模式成本控制環節過多,重資產、重運營的壓力不斷。經歷了行業洗牌仍然生存下來的企業正積極探索輕量化的商業模式,尋求轉型上岸的法則。
作為共享汽車的頭部企業,GoFun出行不斷深化內功,用革新魄力和破局智慧,顛覆共享汽車商業模式,擺脫重資產、重運營、盈利難的枷鎖,在行業轉型發展的趨勢下發揮先鋒作用。如今,共享汽車又將重新迎來暌違已久高光時刻,實現大象轉身。
重資產模式下,盈利是最大難題
2015-2017年,汽車分時租賃經歷井噴,共享汽車融資事件持續發生。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監測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末,共有190家共享經濟平臺獲得投資,投資金額高達1159.56億元。然而,在發展態勢正好的背景下,多家企業由于不堪資產和運營重壓陷入經營困境,資本熱潮隨之歸于沉寂。
據了解,共享汽車一直存在重資產、重運營的痛點,主要的成本來自于車輛和運維。其中,車輛成本包括車源補給、車輛升級等,運維成本包括車輛調度、維修、清洗等等。另外,由于用戶對非自持資產的車輛往往不夠愛惜,相比車輛在正常情況下自然損耗,額外的維修及事故處理成本也不菲。對于盈利方面,平臺收入方式較為單一,租金是最大的收入來源。
過高的運營成本和狹窄的盈利通道終將會拖垮賽道上的所有玩家,因此如何把重資產做輕、優化商業模式一直是行業亟待破解的頑疾。
GoFun出行推出創新之舉,共享汽車輕盈轉身
共享汽車依靠資產端和運營端雙核驅動的行業邏輯是不爭的事實,只有優化運營模式,化重為輕,才能延長企業的生命線,重新煥發共享汽車的活力與生機。
在中小參與者接連出局的情勢之下,頭部企業率先扛起拉動行業重啟增長的大旗。經過三年多的深耕和經營,GoFun出行提煉出一套輕量化轉型方法,賦能自身業務增長,并將共享汽車行業的前景描繪的更清晰。
在車源輕量化方面,GoFun出行鼓勵主機廠和經銷商入網,憑借“一城一策”的精細化運營和GoFun Connect SaaS體系,創新型推出同城多家運營,構筑全國專業化網絡管理體系,為平臺注入更多車源。同時,由于平臺為用戶提供長租、整租或者先租后買等多樣化的選擇,共享汽車與消費者之間存在親近性,能夠刺激消費者的潛在買車需求,進而幫助主機廠和經銷商盤活汽車資產。業務上的連接加速了汽車的流通,帶來雙向共贏局面。
此外,GoFun出行還針對個人車主推出托管業務,用戶可將自己的車輛進行閑置或閑時托管,“以車養車”賺取額外收益,讓“貶值”變為“增值”。而平臺則將閑置車輛納入自身共享汽車運營體系之中,補給平臺車源,進一步降低車輛成本。
在運維成本方面,GoFun出行推出了“眾包”服務,通過整合社會閑置勞動力,協助平臺進行車輛的運營和管理,盤活勞動力的同時,幫助個人實現收入增加,此舉也是當下零工經濟的典型。另外,GoFun出行還聯合保險公司在行業中創新性推出“分時險”,與用戶用車靈活掛鉤,減輕平臺負擔,保障用戶權益。
這些創新措施使GoFun出行的業態更加輕盈,打破負重前行的共享汽車行業魔咒。據了解,GoFun出行上線3年多以來,已覆蓋全國80個城市,其中近70%的自營和加盟城市已實現盈利,開創了共享出行行業的先河。
科技賦能,GoFun出行重塑汽車全產業鏈
作為共享汽車頭部企業,GoFun出行不僅在顛覆共享汽車傳統模式上發揮了先導作用,還立足于共享汽車行業的靈活性和協調性,不斷思考汽車產業鏈各要素的關鍵點,緩解汽車產業的臃腫體態。
資料顯示,在中國上億的私家車保有量中,至少有千萬的閑置車輛,目前汽車產業已經進入存量時代,而共享汽車的出現,對于加快重塑整個汽車產業鏈協同發展、盤活資產、實現利益的多元分配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意義。
據了解,GoFun出行則通過持續輸出科技實力和平臺化優勢,破解汽車產業的“中年危機”。去年10月,GoFun出行推出集硬件、軟件、運營管理能力于一體的商業系統GoFun Connect SaaS,希望與產業鏈共享共建。其中,智能硬件系統包括T-BOX、DMS和服務記錄儀,軟件系統通過大數據+AI、SaaS貫穿出行、個人車主和眾包車服三個應用端,而運營管理能力則是涵蓋GoFun多年來在出行行業的管理系統團隊、實踐、經驗和資源的運營系統。
借助于GoFun Connect平臺,一方面通過多種入網模式,經銷商可以輕松切換到移動出行賽道,傳統4S店依托于此能夠擴大銷量,提升運營效率。另一方面,為主機廠提供更精準的投放和有效的試乘試駕,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可以達到更好的車輛上市及展示效果,為銷售引流。此外,汽車金融公司、保險公司、二手車公司及車后市場服務商,則可以通過完成物權再分配,車輛資產保險,釋放閑置產能,從而獲得穩定、可靠、持續的收益,并實現收益最大化。
一直以來,以GoFun出行為代表的頭部企業,不斷創新發展邏輯,實現共享汽車的全新轉型,為行業“輕盈起舞”提供指導;同時,其著眼于整個汽車產業鏈的責任擔當和領先思維,也為汽車產業的更新與“瘦身”的注入活力。未來,共享出行與汽車產業將發揮共振效應,迎來更廣闊的發展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