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寅仙六方執壺

一把泥土,一名藝術家,一件作品,于火成陶,胡玉胡金,或實用或欣賞,成為了中國的符號。紫砂是陶之精華,丹青寫厚德,書畫可載物,與傳統文化一路同行,修得君子般溫潤品行,置用清賞世間為首,天下文人寵愛有佳。

汪寅仙認為:“紫砂壺是有靈性、有生命的,它能折射出作者的心胸、氣度、才思、情懷,先要做好人,才能做好壺。做紫砂壺工藝到了一定水平,看的就是文化,就是人品。
汪寅仙大師善于從自然界中取材,把自然界的美好果實通過藝術的加工、提煉和濃縮,運用到紫砂壺的創作中。珍貴的泥料經過大師的雙手,化為姿態優美、韻味悠然的紫砂壺。

此壺,口徑6.0cm,底徑8.4cm,高10.6cm,底刻“汪寅仙”纂刻,壺呈六方形,造型挺拔,線面清爽,棱角分明。六棱流直而上翹,方中帶曲。蓋圓形嵌入式,以六方立體形蓋鈕為中心點,通貫六棱,直達壺底。整器造型嚴謹,制作精細。

其次分別使用底槽清和段泥兩種不同顏色的泥料泥料疊放在一起,控制泥料的厚薄和絞扭手法,讓兩種泥料相互柔和、擠壓形成自然木紋,使壺身表面更有視覺沖擊力。這種傳統紫砂制壺工藝結合與創新,不僅增加了紫砂壺的工藝難度,更增加了紫砂壺藝術的觀賞性,是我國紫砂壺藝術中的瑰寶。

本件藏品名為“汪寅仙六方執壺”,將現身于2020年1月份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主場拍賣會,有意者可咨詢廣州國通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