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A股市場上涉及不良資產處置業務,或與其存在股權關聯的上市公司高達13家。這些企業中,除了原本就涉足資產管理的多元金融企業,如越秀金控等之外,還有不少通過業務轉型、收購、重組等方式介入的公司。
一方面不良貸款規模攀升、地方債務逐漸增加,另一方面,大量國資AMC機構將收購的不良資產包進行對外轉移,讓眾多民營AMC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冒頭。
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處置不良資產初步統計高達2萬億,其中核銷9880億元,通過打包轉讓約4200億元,通過債轉股等方式處置數千億元。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2.37萬億元。
隨著行業政策環境變化、宏觀經濟增速下行、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不良資產規模攀升,民營AMC機構規模不斷壯大,并吸引了眾多資本入局。
“現在不良資產處置的生態圈不斷完善,已經形成了一個很成熟的產業鏈,包括前期盡調、評估、第三方服務、配資等業務越來越細分,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北京一家專門服務于不良資產管理公司的從業人士受訪指出。
同時專家還強調,在民間AMC興起的同時,不良資產的處置效率也在提升,這主要還是得益于不良資產處置第三方服務,以牛資管為例,牛資管系統可以做到一鍵估值、一鍵查地價、一鍵盡調、一鍵關聯分析、一鍵組包、一鍵報價、一鍵融資、一鍵查資料、一鍵計息、一鍵法律文書、一鍵訴訟提醒、一鍵回款溯源、一鍵回報分析等,這些一鍵就能完成的工作,節省了處置人員的大量時間成本,而且還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不管團隊規模是大還是小,都可以使用牛資管一鍵完成不良資產的管理。
大小MAC都非常看重數據的安全性,在使用第三方服務系統的時候,如何保證自己的數據不被人竊取,這非常考驗提供服務系統的企業。
牛資管在數據安全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如實時三方審計、實時攻擊防御、實時數據隔離、密鑰隱秘、安全傳輸、三級等保認證等。這些工作可以極大的保護數據的安全。
牛資管認為,未來隨著資產信息越來越透明,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依靠傳統的信息不對稱,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必須要依靠評估、處理等專業的集成服務手段,改造、盤活資產,才能獲得更多超額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