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作為人類最古老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是一個包含雙重意義的名詞,更是一個既古老又現代的名詞。陶瓷藝術隨制陶術而生,蘊含著先民淳樸的腳步以及時代的印記,更是成為了精神的物化和藝術旨趣的載體。
陶藝的發展與繪畫、雕塑、設計以及其他工藝美術和藝術形式都有著無法割舍的聯系。進入現代之后,因當代藝術的進入,陶藝也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從簡單建立在工藝美術基礎上的形式轉變成為了精神和理念的表現形式。
現如今,陶藝的發展已經告別了工藝美術的束縛,從日常生活當中脫離了出來,步入了純粹藝術門類的范疇,加上對藝術理念的融合,其可以說是中西文化的融合與碰撞、傳統與現代沖突與結合的產物。
陶瓷的發展記錄著人類文明的腳步,凝結著人類的智慧。青年藝術家陳羿州說:“陶瓷是自然與人性的抒發,陶瓷原料源自于自然的泥土,陶瓷制作產生于手的創造,在手與泥土觸碰的那一剎那,就已經賦予了泥土生命,就在其中添加了人的情感。”他認為,藝術的本質是人性的溫暖,人類賦予了藝術生命,藝術包含著性格,無論是石窟壁畫還是原始陶藝,它都是人類精神文明的創造,是人類寄托的載體。
陳羿州
陳羿州,出生于江西省樟樹市,是澳門科技大學美術學博士,高級工藝美術師,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深圳地方級領軍人才,沈陽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國輕工業陶瓷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羿州的作品曾得到了王錫良、周國楨、張道一等多位藝術界前輩的高度評價。
陳羿州作品
陳羿州作品
在與泥土打了幾十年交道的陳羿州心里,陶藝經歷了上萬年的發展,其歷史意味蘊含其中。土源于自然,自然的淳樸在不經意間于心靈相融,與自然相共,與窯火相舞,與靈魂相伴。手藝人在制作陶藝時飽含著靈感的抒發,自然的頓悟,思想的傳達,這是陳羿州的陶藝理念,更是他獨辟蹊徑的藝術之路。(文 曾強 圖 陳羿州)
陳羿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