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創新”走向世界
《醫師報》融媒體記者 裘佳
摘要:第29屆蒙古國眼科年會暨第2屆亞太眼科學會中,中國眼科創新故事登臺亮相。
“中國眼科醫生的知識和技能正在快速發展,為國民的眼病治療和眼保健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服務和保障。蒙古眼科醫生強烈希望與中國眼科界開展積極的交流與合作。”8月9日,在蒙古烏蘭巴托舉行的“一帶一路”中蒙眼科學術交流暨第29屆蒙古眼科學會年會上,蒙古國眼科協會(MOS)主席Chimgee Chuluunkhuu教授對“一帶一路”中蒙眼科學術交流活動以及中國眼科的發展表達了高度評價。
大會由亞太眼科學會聯合蒙古眼科協會共同舉辦,旨在加強兩國眼科學者對國際眼科前沿學術動態、藥物研發在臨床應用現狀的進一步交流,促進兩國眼科領域的交流及合作,康弘藥業首次代表中國企業參會。
會上,中國眼科專家們帶來了“從中國到世界——wAMD抗VEGF的中國方案”、“CLASS手術系統和臨床治療方案介紹”主題分享,引起在場專家的極大興趣與熱烈討論。
“一帶一路”中蒙眼科學術交流推動亞太眼科進一步的交流與合作
近年來,我國眼科醫師隊伍數量不斷壯大,眼科學術水平不斷提高,在世界眼科領域中產生更大的影響力,中國眼科界也在積極向世界展示專業實力與能力,召開多次國際眼科學術會議,推動了中國眼科界的國際化進程。2019年3月,中國眼科專家王寧利教授接任亞太眼科年會主席,這標志著國際性眼科學術組織對中國眼科團隊的肯定,也是中國眼科對國際性眼科學術組織、尤其是對亞太地區的眼科發展作出貢獻的重要認可。
今年是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第六年,康弘藥業作為“一帶一路”眼科聯盟成員,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助力中國眼科對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專業合作及交流,向世界傳遞中國企業的創新力量。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候任主委、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孫興懷教授此次受邀在大會開場致辭,孫教授表示,“一帶一路”中蒙眼科學術交流活動積極響應了國家戰略號召,在眼科領域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蒙古國眼科疾病較多,但醫生較少,醫護人員的專業技術和學術水平也需要進一步提高。通過本次中蒙眼科交流會議,我們將中國的好技術及好產品更好地推向世界。”
民族創新為我國眼科行業發展提供助力
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是常見的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之一,可導致患者中心視力下降,嚴重者可導致重度視力損害或失明。“抗VEGF藥物目前被廣泛認為是治療DME的一線治療方案,康柏西普就是其中的一款代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曲進鋒教授介紹。康柏西普是全新一代抗VEGF融合蛋白內藥物,是康弘自主研發的國家原創I類生物新藥,主要用于治療新生血管性(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nAMD)、繼發于病理性近視的脈絡膜新生血管(pmCNV)引起的視力損傷和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引起的視力損害等。
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商品名朗沐)上市五年時間累計注射已超過60萬人次,其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獲得了中國眼科醫生及患者的廣泛認可。更重要的是,朗沐填補了眼底新生血管相關疾病藥物治療的國內空白,打破了高價進口藥對中國眼底病市場的壟斷地位,目前其國際多中心III期研究正在全球多個國家開展,病例入組已過半,充分展示了其國際市場的廣闊前景。
青光眼疾病,目前也是中國眼科領域的重點發展方向,中國患者目前約有1800萬,“CLASS手術在治療青光眼中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前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王凱軍教授介紹,CLASS手術是一個非穿透性青光眼手術,采用CO2激光進行深層鞏膜切除術,較傳統手術,具有并發癥更少,術后效果也更穩定,手術操作簡便等特點。目前在開角型青光眼、剝脫綜合征和青光眼白內障聯合手術方面,CLASS手術都顯示出良好的優勢。“近年來,CLASS手術在中國的應用越來越多,很多青光眼醫生都希望去了解和嘗試開展這個手術。相信隨著手術流程的不斷完善,臨床醫生對CLASS手術經驗不斷的積累和豐富,CLASS手術將在臨床中越來越廣泛地開展。”
孫興懷教授表示,如今,中國的民族企業得到了國家科技政策的大力支持,在眼科領域,中國已經出現了非常優秀的原創產品,甚至可以媲美歐美老牌醫藥公司研發的產品走向國際,這都為實現“一帶一路”的發展與合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未來,項目也將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眼科醫生開展豐富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帶動當地醫療機構眼科疾病診治水平,從而治愈更多的眼科疾病患者,為患者送去光明。同時,也借此機會將中國自主研發的創新產品推向更廣闊的世界舞臺,有機會讓沿線國家的眼病患者共享“中國創造”的醫療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