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出現(xiàn)給人類文明增添了絢麗的一筆,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改善了人們生活條件、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在中國被譽為第五大發(fā)明。源遠流長的陶瓷文化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藝術悠久的傳統(tǒng)、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是人類物質(zhì)文明與精神文明相結(jié)合的典范,它在人類歷史上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從商代出現(xiàn)的萌芽原始瓷器到東漢時期真正意義上的瓷器燒成,經(jīng)歷了1000多年的探索和發(fā)展。瓷器的制作分工復雜,從東漢至宋,瓷器藝術主要還是釉色裝飾、刻花、印花、浮雕、雕塑造型等為主,直到元代成熟的青花原料出現(xiàn),瓷器繪畫藝術開始嶄露頭角并隨后涌現(xiàn)出一些杰出的藝術家,他們?yōu)樘沾伤囆g留下了寶貴的財富,給后來藝術家以借鑒和啟迪。
陳羿州,出生于江西省樟樹市,澳門科技大學美術學博士,高級工藝美術師,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沈陽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國輕工業(yè)陶瓷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羿州的作品曾得到了王錫良、周國楨、張道一等多位藝術界前輩的高度評價。
陳羿州
陳羿州作品《家園》 攝影 陳羿州
陳羿州作品《錦繡江南》 攝影 陳羿州
借鑒、吸收、轉(zhuǎn)化,這是藝術家陳羿州經(jīng)常說的幾個詞,借鑒大自然、借鑒古人先賢,把優(yōu)秀的東西吸收過來,通過他的理解與認識轉(zhuǎn)化出去。他的藝術涉及很廣,包括瓷繪、雕塑、國畫等,且作品獨步匠心。他認為藝術是寬度、廣度和厚度的積累,感受天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通過長年的累積和總結(jié),他認為好的瓷繪作品要具備“五美”,一是器型之美,二是瓷質(zhì)之美,三是工藝之美,四是裝飾之美,五是繪畫之美,且五美相得益彰。一件藝術作品在他看來得具備可觀、可看、可回味。遠觀有風格和個性,近看有細節(jié)回味,有情趣、意境和格調(diào)。當他人問及他喜歡什么樣的藝術作品時,他總是回答:“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短短的一席話道出了他對藝術的認知與理解。(文 曾強)
陳羿州作品《和美》 攝影 陳羿州
陳羿州作品《心扉》 攝影 陳羿州
陳羿州作品《飲》 攝影 陳羿州
陳羿州作品《風生水起》 攝影 陳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