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風采
莊春明, 字皓宇,號希夷居主人,1979年生于河南汝州,現居北京。畢業于首都師范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導師甘中流教授,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
國禮書法家、書法評論家。全國先進文藝工作者,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新聞出版傳媒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楹聯學會書法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會員,中國書法教育在線主編,北京三希堂藝術院副院長。在《中華英才》《中華書畫家》《中國書法》《書法》《金融文化》《中華風采人物》等期刊雜志和《中國藝術報》《書法報》《書法導報》《青少年書法報》等報紙發表文章。書法臨習二王、魏碑、李邕、蘇東坡、王鐸等,于古拙中見雅致,注重書法的筆墨意趣和文人情懷。
作品作為國禮送給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等外國政要,并被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等機構收藏,被《歷代莊嚴書畫作品集》《莊嚴書畫名家作品集》收錄,個人被《中國消費者報》《青少年書法報》等主流紙媒整版(頭版)報道。現供職于開明出版社,《語文同步寫字課(小學1—6年級)》策劃、副主編,著作出版《如何看懂一幅字》。
春和景明展素箋——非著名書家莊春明先生
文/張 繼
春明是我的老鄉,首都師范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研究生畢業后,留京就業。工作之余,繼續修煉,讀書、寫字、作文,自得其樂。他虛心好學,為人誠懇,給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春明出生在農村,家里總是希望他將來能夠成為一個有文化的人。而他不負眾望,以優異的成績,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了今天。他對書法也熱愛有加,在過去緊張的功課之余,時時處處留意書法之美。
幼時的“杰作”,多為手書的春聯以及“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之類的條條。如果說道法自然,就是他親眼見識過“屋漏痕”,并在放學后牧羊的間隙,拿樹枝劃地(錐畫沙)記生字時,低頭偶見“驚蛇入草”,抬頭即是“夏云變幻”。這些日常生活,無形中都影響著他日后對書法的思考和學習。
參加工作之后,他更是勤奮。在這座大都市里,每當白天的喧鬧退去,進入夜深人靜之時,他總是挑燈奮戰,苦心追摹書法經典,不懈追隨文壇圣手。翌日如是,翌年如是。
春明十分重視理論和實踐的同修共進。這里的理論是一個大的概念,包括書法史論、技法理論、文字學、美學、詩詞韻律等,換言之,是他對于文化的尊崇。
他尤其喜歡中國哲學的思維方式,并在其書論中有所表達。大多數書論,比如唐代孫過庭的《書譜》等,闡述的不僅僅是技法和人物,更是一篇哲學論著。
春明也十分關注創作與欣賞的關系。曾深入思考審美能力和創作格調的關系,認為只有審美眼光上去了,才能真正理解書法藝術深層次之美,并且對創作格調的提升產生直接的影響。
當然,春明平時把更多的時間還是用在了讀書和作文上。在技法方面,他也一樣不敢有絲毫懈怠,畢竟書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藝術。他喜愛漢碑、魏碑,也癡迷李邕,還對宋四家、王鐸、趙之謙等多有學習,并卓有成效。
他曾賦詩道:春樹暮云獨憑欄,明窗淡墨展素箋。習之十二伯高意,字得初心始天然。
春明早已加入了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為了“國家隊”的一員,并被評為全國先進文藝工作者。他不怕晚,不怕慢,不急躁,不懈怠,有著良好的心態。他雖拙于言談,但善思善悟,在書法學習之路上,孜孜以求,執著向前。誠望他再接再厲,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績!
(張繼,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協理事,中書協隸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美術書法創作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